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dāng)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國際關(guān)系論文 >

被殖民的“帝國”與半殖民地的殖民意愿

發(fā)布時(shí)間:2019-05-15 08:48
【摘要】:"殖民"不是一個靜態(tài)、中性的概念,任何從本質(zhì)主義、絕對價(jià)值、整體觀念出發(fā),對中國半殖民地歷史所做的解說,都屬于以偏概全。近代中國的半殖民觀念,需要進(jìn)入中國的"內(nèi)部歷史",歷史地、辯證地來看待。近代中國處于被殖民與向外拓殖的雙重境遇,知識分子懷有殖民地與帝國的雙重心態(tài),這恰是中國的半殖民地境遇和心態(tài)的反映。近代中國的殖民意愿,一則基于"天朝上國"的遺留心態(tài);二則受到西方帝國的觀念影響,這種觀念認(rèn)為擁有殖民地是現(xiàn)代民族國家和文明種族的表征;三則由于在世界文明、種族優(yōu)劣格局中的自我民族定位,居于殖民地與帝國之間。不過,近代中國的拓殖事業(yè)與意愿,與列強(qiáng)的殖民活動和觀念相比,主要為經(jīng)濟(jì)的而非政治的、個人的而非國家的、被動應(yīng)對型而非主動出擊型、民族自強(qiáng)型而非征服外族型、世界大同型而非帝國霸權(quán)型,故其殖民事業(yè)與殖民觀念帶有"半""附庸"的屬性,只能勉強(qiáng)算是"半"殖民性質(zhì)。被殖民與殖民、半殖民地與"殖民附庸者"的混雜,正是半殖民地中國的歷史寫照。
[Abstract]:"colonization" is not a static and neutral concept. Any explanation of Chinese semi-colonial histor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essentialism, absolute value and the whole concept belongs to the generality. The semi-colonial concept of modern China needs to be viewed dialectically in the internal history of China. Modern China is in the dual situation of colonization and colonization, and intellectuals have the dual mentality of colony and empire, which is the reflection of China's semi-colonial situation and mentality. The colonial will of modern China is one based on the legacy mentality of "heaven and the upper kingdom", the other is influenced by the concept of western empire, which holds that the possession of colonies is the symbol of modern nation-state and civilized race. Third, due to the self-national position in the pattern of world civilization and race, it lives between colonies and empires. However, compared with the colonial activities and ideas of the great powers, the colonization cause and will of modern China are mainly economic rather than political, individual rather than state, passive coping type rather than active attack type, national self-improvement type rather than conquering alien type. Because the colonial cause and colonial concept have the attribute of "half" and "vassal", they can only be regarded as "half" colonial nature. The mixture of colonization and colonization, semi-colony and colonial vassal is the historical portrayal of semi-colonial China.
【作者單位】: 西南大學(xué)文學(xué)院;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xiàng)目“民國城市的文學(xué)想象與民族國家觀念的建構(gòu)研究”(項(xiàng)目編號:14BZW115) 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wù)費(fèi)專項(xiàng)資金項(xiàng)目“半殖民語境下的民國文學(xué)研究”(項(xiàng)目編號:SWU1509109)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D691

【相似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程美東;;近代中國各類不同人群的夢想[J];人民論壇;2013年10期

2 富蘭克;;三個中國人和三個日本人[J];南風(fēng)窗;1985年01期

3 方汝芹;;近代中國國情問題探討[J];甘肅理論學(xué)刊;1988年06期

4 胡繩;;關(guān)于近代中國與世界的幾個問題[J];中共黨史研究;1990年06期

5 胡維革;天朝意識與近代中國學(xué)習(xí)西方的坎坷歷程[J];長白學(xué)刊;1993年01期

6 郭漢民;不平等條約研究的新拓展──評《近代中國的條約制度》[J];湖南師范大學(xué)社會科學(xué)學(xué)報(bào);1996年02期

7 孫瑜鑫;;從“朝貢體系”到“條約體系”看近代中國外交的轉(zhuǎn)型[J];寶雞文理學(xué)院學(xué)報(bào)(社會科學(xué)版);2013年06期

8 李學(xué)昌;;近代中國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J];歷史教學(xué)問題;1988年01期

9 齊萬良,安悅君;中國共產(chǎn)黨誕生是近代中國文化演進(jìn)的必然[J];新疆社會經(jīng)濟(jì);2000年05期

10 ;近代中國最早的離婚案[J];上海人大月刊;2000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近代中國》第2輯要目[A];近代中國(第三輯)[C];1993年

2 ;《近代中國》稿約[A];近代中國(第三輯)[C];1993年

3 ;《近代中國》編委會[A];近代中國(第六輯)[C];1996年

4 ;《近代中國》第3輯要目[A];近代中國(第五輯)[C];1995年

5 ;《近代中國》第4輯要目[A];近代中國(第五輯)[C];1995年

6 ;《近代中國》第1輯要目[A];近代中國(第三輯)[C];1993年

7 ;《近代中國》第3輯要目[A];近代中國(第四輯)[C];1994年

8 ;《近代中國》稿約[A];近代中國(第二輯)[C];1991年

9 ;《近代中國》編委會[A];近代中國(第一輯)[C];1991年

10 劉廣京;;劉廣京教授致本刊副主編陳絳教授函[A];近代中國(第十輯)[C];200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bào)紙文章 前10條

1 朱英;近代中國商會加入國際商會的歷程與表現(xiàn)[N];光明日報(bào);2005年

2 黃興濤;探究近代中國的時(shí)間之史[N];中華讀書報(bào);2013年

3 王中江;近代中國思維方式演變的一個思考[N];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院報(bào);2005年

4 季榮臣;近代中國的反現(xiàn)代化思潮淺論[N];光明日報(bào);2004年

5 朱英;近代中國同業(yè)公會研究亟待加強(qiáng)[N];光明日報(bào);2004年

6 金石;近代中國與世界關(guān)系的曲折演變[N];人民日報(bào);2000年

7 高中華;近代中國救災(zāi)體制的重要特點(diǎn)[N];人民日報(bào);2010年

8 王中江 清華大學(xué)哲學(xué)系;近代中國的“自強(qiáng)主義思維”[N];中國社會科學(xué)報(bào);2010年

9 馬勇;如何讀懂近代中國[N];南方周末;2012年

10 梁展;族群轉(zhuǎn)向與近代中國的國家認(rèn)同[N];中華讀書報(bào);201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蔡云輝;戰(zhàn)爭與近代中國衰落城市研究[D];四川大學(xué);2004年

2 劉訓(xùn)華;清末浙江學(xué)生群體與近代中國[D];上海大學(xué);2010年

3 盧征良;近代中國市場之傾銷與反傾銷研究[D];復(fù)旦大學(xué);2009年

4 謝輝;陳琪與近代中國博覽會事業(yè)[D];浙江大學(xué);2005年

5 羅靖;近代中國與世博會[D];湖南師范大學(xué);2009年

6 龔詠梅;“脫胎換骨”的近代中國[D];華東師范大學(xué);2004年

7 江遠(yuǎn)山;近代中國地域政治化研究[D];復(fù)旦大學(xué);2008年

8 吳靜;近代中國民辦企業(yè)的技術(shù)引進(jìn)[D];廈門大學(xué);2009年

9 岳宗福;理念的嬗變 制度的初創(chuàng)[D];浙江大學(xué);2005年

10 卜志勇;近代中國社會團(tuán)體法律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xué);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章亞希;近代中國女教師的興起(19世紀(jì)末至1937年)[D];華東師范大學(xué);2016年

2 周潔;對近代中國公司立法的探究[D];新疆大學(xué);2016年

3 金陽;近代中國教會學(xué)校英語教育的宗教意涵[D];上海社會科學(xué)院;2016年

4 劉芳;梁啟超民族觀研究[D];西南民族大學(xué);2015年

5 梁柳湘;晚清報(bào)人與現(xiàn)代民族主義的孕育(1840-1895)[D];華南理工大學(xué);2016年

6 鄔春紅;李鴻章教案辦理研究[D];安徽大學(xué);2017年

7 郭維剛;近代中國錯失現(xiàn)代化機(jī)遇的原因及啟示[D];陜西師范大學(xué);2008年

8 王波;近代中國市場經(jīng)濟(jì)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00年

9 王洪濤;成長與遲滯:近代中國華商保險(xiǎn)業(yè)發(fā)展歷程的歷史考察(1865-1945)[D];廈門大學(xué);2006年

10 周萍萍;清末留日女學(xué)生與近代中國女子教育[D];江西師范大學(xué);2008年

,

本文編號:247737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guanxi/247737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3977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