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下理想轉向新世界主義
[Abstract]: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oday's world order, and this is our common feeling. This order is largely a consequence of modernity. Modernity brings great achievements, whether it is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diversity of life and so on, but it also brings a lot of problems. When we encounter difficulties in an era, we always want to seek the resources of thought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change. It is quite natural to return to one's own tradition and tap beneficial ideological resources from it. Chinese traditional "world" concept may have many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but I
【作者單位】: 華東師范大學;
【分類號】:D8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尉利工;;現(xiàn)代性、后現(xiàn)代性與中國的現(xiàn)代化[J];臨沂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2 王逢振;謝少波;;“我們的現(xiàn)代性”和后社會主義中國的新社會主義[J];黑龍江社會科學;2006年05期
3 魏波;;以“平等”看待社會主義——現(xiàn)代性與平等的內在張力與克服[J];社會主義研究;2009年02期
4 于建星;;現(xiàn)代性視域中的公民及其公民意識[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5 陳雪虎;歷史與人學視野的交融——讀沈湘平博士所著《全球化與現(xiàn)代性》[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4年11期
6 成伯清;全球化與現(xiàn)代性的關系之辨——從地方性的角度看[J];浙江學刊;2005年02期
7 張?zhí)煊?;論現(xiàn)代性與全球化的關系[J];新疆財經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8 申存慧;;流動農民與非流動農民的現(xiàn)代性比較研究——對豫北一個村落的調查[J];中國青年研究;2006年06期
9 石之瑜;吳昀展;;進出現(xiàn)代性:亞洲立場的有與無[J];世界經濟與政治;2007年02期
10 武夷樵;;現(xiàn)代性成長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J];青海師專學報;2009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姜義華;;挑戰(zhàn)中國:現(xiàn)代性三重奏[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哲學·歷史·人文學科卷)[C];2007年
2 楊成波;;現(xiàn)代性與中國現(xiàn)代化[A];第六期中國現(xiàn)代化研究論壇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陳龍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和庸”現(xiàn)代性:中國現(xiàn)代化的思想基礎[N];中國經濟時報;2014年
2 本報記者 陳菁霞;中國,一種新的現(xiàn)代性[N];中華讀書報;2011年
3 袁長庚;負心漢與流浪兒:流動現(xiàn)代性與“家”的危機[N];中國民族報;2012年
4 上海社科院 陳祥勤;擴展現(xiàn)代性文明生態(tài)的多樣發(fā)展空間[N];社會科學報;2013年
5 演講人 杜維明;中國的崛起向世界傳達的信息[N];經濟觀察報;2007年
6 本報評論員 陳斌;伸張精神價值才能驅走心靈之霾[N];南方周末;2010年
7 天津師范大學政治文化與政治文明建設研究院 馬德普;啟蒙及其在中國現(xiàn)代化中的命運[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8 華東師大 趙修義;現(xiàn)代化是一個情景化的形成過程[N];社會科學報;2014年
9 鄭杭生;社會學視角中的和諧社會[N];浙江日報;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李世敏;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村社區(qū)認同的變遷[D];華中師范大學;2010年
2 楊瀟;立憲與個人-國家關系的現(xiàn)代性建構[D];外交學院;2014年
,本文編號:22550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guanxi/2255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