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科舉經(jīng)費與科場供應管理制度探析
本文選題:清代 + 科舉經(jīng)費; 參考:《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02期
【摘要】:科舉經(jīng)費與科場供應對科舉考試意義重大。清代科舉經(jīng)費名目繁多,科場供應事務紛雜。為了有效管理,清廷對科舉經(jīng)費制定了相應的核銷、監(jiān)管、稽查和處罰制度,并要求厲行節(jié)省,因時投入;對科場供應要求由專門機構與人員負責,妥善保管所供物資并例行檢查,在供應方式上要求統(tǒng)一供應,并根據(jù)實際情況適時作出調整。清代科舉經(jīng)費與科場供應管理制度兼具規(guī)范性和靈活性,目的是為了保障科舉考試的順利進行和科舉制度的有效運作。
[Abstract]:The funds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and the supply of field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examination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The Qing Dynasty imperial examination funds are numerous, the branch farm supply affairs are various. In order to manage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funds effectively, the Qing government formulated a corresponding system of write-off, supervision, inspection and punishment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funds, and demanded strict savings, because of the time input; the specialized agencies and personnel were responsible for the demand for the supply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funds. Proper storage of supplies and routine inspection, in the mode of supply requirements unified supply, and timely adjustment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funds and the supply management system were both normative and flexible,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and the effective operation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作者單位】: 天津大學教育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中國科舉通史”(13JJD880010)
【分類號】:D691.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鵬;;論清代科舉的利弊[J];科技致富向導;2012年17期
2 葉曉川;;清代科舉立法中制裁制度的特色[J];理論界;2008年01期
3 陳小錦;;科舉家族的考試情結——評張杰《清代科舉家族》[J];中國圖書評論;2006年06期
4 陶易;;清代科舉命題之怪現(xiàn)象[J];尋根;2013年06期
5 李世愉;;清代科舉與閩都文化[J];閩江學院學報;2013年03期
6 陳光;;論清代科舉的復試制度[J];法制與社會;2008年18期
7 伏濤;;從趙翼的場屋經(jīng)歷管窺清代科舉的原生態(tài)[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8 康亞華;;論清代科舉考試的和諧意蘊[J];教育與考試;2009年03期
9 左桂秋;;清代科舉人才與地方社會關系之探析——以清代《郯城縣志》為視角的考察[J];臨沂大學學報;2012年04期
10 劉希偉;;試論清代科舉制的分區(qū)定額原則[J];教育與考試;2012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張杰;;清代科舉家族[A];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獲獎成果匯編(2003—2004年度)[C];2003年
2 丁海斌;陳凡;;論清代科舉與“官科技”[A];“青年科學家創(chuàng)新與社會條件支持系統(tǒng)”課題研究論文集[C];2006年
3 丁海斌;陳凡;;論清代科舉與“官科技”[A];全球化視閾中的科技與社會——全國科技與社會(STS)學術年會(2007)論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郁文生 李美娟;江西安福 發(fā)現(xiàn)清代科舉應試范本[N];新華每日電訊;2003年
2 通訊員 劉麗強、郁文生 記者 王紹雄;江西安福發(fā)現(xiàn)清代科舉應試范本[N];光明日報;2003年
3 本報記者 張貴;清代科舉在吉林[N];吉林日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葉曉川;清代科舉法律文化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2 夏衛(wèi)東;清代科舉制度的若干問題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張三保;清代科舉的衰亡與啟示[D];東南大學;2005年
2 郭海洋;清代科舉與歷史教育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4年
3 徐彩霞;清代科舉制度對士子學風的影響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9624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guanxi/1962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