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本土主義思潮對香港青年社會運動影響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4-13 19:53
本文選題:青年 + 社會運動; 參考:《深圳大學(xué)》2017年碩士論文
【摘要】:殖民統(tǒng)治在香港開始后,由于失去祖國的保護,又無法認同殖民政府,香港人在身份上經(jīng)歷了一段迷茫期。20世紀中后期,香港經(jīng)濟騰飛,港人在這一時期經(jīng)歷了各種各樣的社會抗?fàn)?建立了主體意識。在這之后,主體意識在后來的經(jīng)濟壓力、“殖民主義”、“一國兩制”和文化“無根”的同時作用之下轉(zhuǎn)變成了香港本土主義思潮。在一些人的利用之下,香港青年受到煽動,他們以香港本土主義思潮為理論基礎(chǔ),建立社會組織與社團,并走向街頭進行游行、集會等,向香港政府與中央政府表達意愿。同時,青年的“上街”運動也反作用于香港本土主義思潮的發(fā)展。由于青年對網(wǎng)絡(luò)的使用,香港本土主義思潮傳播速度更快,輻射范圍更廣,并開始往極端非理性的方向發(fā)展。本文在這樣的邏輯關(guān)系基礎(chǔ)上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對香港本土主義思潮變化的三個階段進行梳理:在從自由往來到港英政府步步封閉這一階段,港英政府的政策是香港本土主義思潮的形成和港人身份認同危機產(chǎn)生的誘因,還是香港青年運動產(chǎn)生的歷史根源;在徘徊迷茫到主體意識萌芽的階段,港人從“失落”開始,在不斷搜尋記憶中摸索自己的身份認同,此時香港主體意識開始萌芽,香港本土主義思潮的雛形初現(xiàn),并為香港青年社會運動埋下了伏筆;在從香港本土主義思潮興起到“占中”的階段,香港青年受到香港本土主義思潮的影響,開始進行社會運動。香港本土主義思潮也在社會運動中日趨體系化,“香港與大陸相異”“香港民族論”等思想觀點愈演愈烈,“民族認同”這一借口使香港青年社會運動的主體更加奮不顧身。香港青年社會運動中“以武制暴”的情況也越來越多。第二部分探求香港本土主義思潮形成的原因:本文于這一部分引入馬克思的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理論,香港的社會狀態(tài)催生出香港本土主義思潮。同時,基于馬克思的社會變遷思想,本文認為,在經(jīng)濟衰退后的壓力、政治矛盾的刺激和文化“無根”的不安之中,香港本土主義思潮得以形成。第三部分將香港青年運動與香港本土思潮放在一起分析,通過香港青年運動的變化來研究香港本土主義思潮對其的影響。這一部分首先對香港青年運動的演變進行梳理,總結(jié)其變化,即從民族情意結(jié)運動轉(zhuǎn)變?yōu)楦郦氝\動,且暴力事件越來越多。其次,引入馬克思主義中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先進性的理論,本文認為香港本土主義思潮對香港青年社會運動提供理論指導(dǎo),并為其走上街頭的行徑推波助瀾。最后,引入馬克思主義中理論來源于實踐的理論,并闡述青年運動的愈演愈烈在傳播方式上為香港本土主義思潮提供了新的擴散途徑,并促使思潮變的極端非理性化。最后,本文還引入了馬克思主義的國家理論,強調(diào)我們要在“一國”的語境下對香港青年進行引導(dǎo),明確我國在香港問題上的法律界限,強化“一國”建構(gòu);從殖民地文化特點入手,從引領(lǐng)港人建立正確的國家觀切入,強調(diào)以尊重為前提統(tǒng)一溝通語境,積極引導(dǎo)香港青年正確認識國情,從文化上引導(dǎo)香港青年的國家認同觀;并把香港放在世界大背景中去分析,與其他國家的分離主義對比。本文以馬克思主義的社會變遷的理論、意識形態(tài)理論和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guān)系為理論基點,基于個人實地調(diào)研與文獻考察基礎(chǔ)之上,從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觀出發(fā),對香港近年社運再現(xiàn)動因、主體年輕化特點與化解策略進行思考。本研究認為,香港青年社會運動的再次發(fā)生,與香港本土主義思潮對其主體的影響是分不開的。
[Abstract]:In the middle and late stages of the 20th century , Hong Kong ' s economic pressure , colonialism , " one country , two systems " and culture " rootless " have been transformed into the ideological trend of Hong Kong .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volution of Hong Kong ' s youth movement in the context of " one country " , and points out that we should guide Hong Kong ' s youth in the context of " one country " .
【學(xué)位授予單位】:深圳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D676.58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余少祥;;中國本土主義的權(quán)利理論建構(gòu)——評夏勇《中國民權(quán)哲學(xué)》[J];江淮論壇;2014年03期
2 ;[J];;年期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4條
1 劉世偉;回歸以來香港本土主義思潮中的分離主義研究[D];深圳大學(xué);2017年
2 朱夢菲;香港本土主義思潮對香港青年社會運動影響研究[D];深圳大學(xué);2017年
3 閻玉瓊;約翰·海厄姆史學(xué)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xué);2014年
4 王越;黑色悲歌[D];西北大學(xué);2009年
,本文編號:174596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guanxi/174596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