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王曉波教授:臺灣保釣運動與臺灣大學哲學系事件
本文關(guān)鍵詞:訪王曉波教授:臺灣保釣運動與臺灣大學哲學系事件 出處:《天府新論》2016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哲學系 臺灣大學 王曉波 哲學學科 訪談對象 春松 中華雜志 高壓政策 陳鼓應 臺灣民眾
【摘要】:1970年代的臺灣在國際舞臺上的活動空間日趨逼仄,而島內(nèi)又因奉行“戒嚴”時期鉗制言論、打壓結(jié)社的高壓政策而暗流涌動。1970年10月,因臺大哲學系研究生王曉波在《中華雜志》上發(fā)表了《保衛(wèi)釣魚臺》的檄文,而催生了一場聲勢浩大的保釣運動。1972年底,臺大舉行“民族主義座談會”,在校園里首次開展關(guān)于統(tǒng)、“獨”的論戰(zhàn),后因政治勢力的介入逮捕王曉波、陳鼓應等多位臺大師生而結(jié)束,人稱“臺大哲學系事件”。本期訪談對象王曉波教授是臺灣保釣運動的推動者和“臺大哲學系事件”的受害者,他對兩次事件的背景和始末的口述,不僅展現(xiàn)了臺灣高層的政治斗爭和臺大哲學系的學術(shù)流派紛爭,也揭示了兩次事件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及其對臺灣哲學學科發(fā)展乃至學術(shù)發(fā)展的深遠影響。通過這篇訪談,我們可以管窺臺灣民眾在民主化進程中愛國意識、民族意識和權(quán)利意識的覺醒,以及臺灣社會轉(zhuǎn)型時期政治干預學術(shù)、學術(shù)影響政治的雙向關(guān)系。
【作者單位】: 世新大學;北京大學哲學系;北京大學儒學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
【正文快照】: 受訪者:王曉波,男,1943年生,1963年考入臺灣大學哲學系,1971年獲碩士學位,任教于臺灣大學哲學系。因卷入“臺大哲學系事件”,1973年2月曾被臺灣當局逮捕,1974年6月被臺灣大學不續(xù)聘。后任教于世新大學。1997年“臺大哲學系事件”平反,復職重回臺灣大學哲學系授課。2009年退休
【相似文獻】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董志鐵;;澳大利亞各大學哲學系開設邏輯情況簡介[A];1995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5年
2 ;編后記[A];邏輯、語言與思維——周禮全先生八十壽辰紀念文集[C];2001年
3 ;中國邏輯學會第九屆會員名錄[A];改革開放以來邏輯的歷程——中國邏輯學會成立30周年紀念文集(下卷)[C];2009年
4 王玉j;;序[A];理想·信念·信仰與價值觀——全國理想信念與價值觀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2000年
5 ;“馬克思與浪漫主義傳統(tǒng)”學術(shù)研討會通訊錄[A];“馬克思與浪漫主義傳統(tǒng)”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6 ;會員通訊錄[A];邏輯今探——中國邏輯學會第五次代表大會暨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1996年
7 ;簡訊[A];2001年邏輯研究專輯[C];200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世英;北大哲學系的100年[N];中華讀書報;2012年
2 見習記者 羅容海;北大哲學系百年慶學術(shù)味兒濃[N];光明日報;2012年
3 史軒;大師云集碩果累累的哲學系[N];新清華;2006年
4 沈高超;英國:哲學系畢業(yè)生正在走紅[N];中國社會報;2008年
5 記者陳欣然 通訊員平揚;南開大學哲學系晉級學院[N];天津教育報;2011年
6 楊學功 趙峰;韓國哲學的現(xiàn)狀、問題和前景[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7 郭世平;養(yǎng)天地正氣 育哲學華章[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8 記者 趙暉 通訊員 平揚;南大哲學系晉級學院[N];天津日報;2011年
9 栗文;守正創(chuàng)新礪賢哲[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10 ;北京大學哲學系建系90周年[N];光明日報;2004年
,本文編號:13133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guanxi/1313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