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回族社團與中阿文化交流述論
本文關鍵詞:近代回族社團與中阿文化交流述論
【摘要】:近代回族新知識群體以救國、救族、教教為己任,對國家的貧弱、民族的衰頹、宗教的閉守深為憂慮,創(chuàng)辦各類新式社團,組織學生游學于阿拉伯國家,宣傳進步思想,抵制外來侵略,開辦新式學堂,普及新式教育,改革經(jīng)堂教育,力主宗教革新,翻開了中國近代的回族文化覺醒和社會革新的新篇章,也為中阿交流寫下了新的一頁。
【作者單位】: 寧夏大學人文學院;
【關鍵詞】: 近代 回族社團 中阿文化交流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美國哈佛大學藏晚清民國時期外文回族文獻譯介與研究”(項目編號:14XMZ005)
【分類號】:C95;D822.337.1
【正文快照】: 回族是由外來民族與本土民族結合并經(jīng)過數(shù)百年的交融后,于明朝中后葉形成的少數(shù)民族。由于“許多回族先民來自世界文明發(fā)祥地之一的阿拉伯、波斯地區(qū),這里早就有發(fā)達的農(nóng)業(yè)、手工業(yè)和科學技術,是東西方文明的交匯點。自從伊斯蘭教在阿拉伯興起后,伊斯蘭宗教文化和阿拉伯世俗文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樹哲;;以文化交流促共同發(fā)展[J];政協(xié)天地;2007年07期
2 賀曉軍;楊華真;;對新形勢下榕臺文化交流的思考與建議[J];福建理論學習;2009年05期
3 王立霞;;從歷史關注未來——中日茶文化交流與發(fā)展學術研討會綜述[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9年03期
4 孫冬雪;;蔡武訪臺 文化交流譜新篇[J];兩岸關系;2010年09期
5 李濤;;加強中印文化交流 促進亞洲和諧發(fā)展——“第三屆中國-南亞國際文化論壇”綜述[J];南亞研究季刊;2011年04期
6 許爾才;;略論中國與中亞的文化交流[J];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7 余思黎;;回憶歷史 增進友誼[J];世界知識;1986年04期
8 曉章;;“中意文化交流”座談會紀要[J];歐洲;1993年03期
9 劉進賢;穗澳文化交流的歷史與前景[J];廣州大學學報(綜合版);2000年01期
10 ;讀·作·編[J];世界知識;2000年2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孝祺;洪捷;;拓展榕臺文化交流 推進文化強市建設[A];閩臺文化研究[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丁剛 張衛(wèi)中 顏歡 王海林 侯露露 范劍青 吳志華 李強 姜波;文化交流讓中拉關系更親近[N];人民日報;2014年
2 記者 李幸 實習生 王見群;抓好對接落實 促進渝臺文化交流[N];重慶日報;2014年
3 路強 顧書亮;文化交流讓兩岸心連心[N];人民政協(xié)報;2014年
4 本報記者 劉亞媚;探索澳陜文化交流合作新機制[N];寶雞日報;2014年
5 文化部副部長 趙少華;促文化交流謀和平發(fā)展[N];人民日報;2011年
6 記者 黃元章;鄭新聰會見馬來西亞文化交流訪問團[N];閩東日報;2012年
7 石紫;濟南與韓國仁川開展老年文化交流[N];中國老年報;2008年
8 通訊員 劉英劍 方津鳳 宋林峰;兩岸屈原文化交流及詩會在臺舉行[N];三峽日報;2013年
9 記者 李淵;李長春會見澳大利亞環(huán)境、遺產(chǎn)與藝術部長[N];人民日報;2009年
10 記者 劉春;就開展文化交流合作舉行會談[N];內(nèi)蒙古日報(漢);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張潔;對臺“文化統(tǒng)戰(zhàn)”研究[D];鄭州大學;2006年
2 黃咪咪;揚州—奈良佛教文化交流與中日關系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4年
3 鋼珠拉;冷戰(zhàn)后蒙中關系發(fā)展研究[D];山東大學;2014年
4 王雪景;冷戰(zhàn)后中俄文化交流及其對兩國關系的影響[D];鄭州大學;2011年
5 孫學文;蘇聯(lián)解體后的中俄人文外交[D];黑龍江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1164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guanxi/1116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