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型青少年犯罪及其政府治理
發(fā)布時間:2017-08-21 21:02
本文關鍵詞:網絡型青少年犯罪及其政府治理
【摘要】:青少年犯罪已被列為吸毒販毒,環(huán)境污染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社會公害。從今年我國青少年犯罪問題調查報告數(shù)據(jù)來看,雖然青少年犯罪數(shù)量整體上有所下降,但在犯罪人員總體比例仍然很高,我國青少年犯罪問題仍是一個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 互聯(lián)網是20世紀人類的偉大發(fā)明,網絡已經成為人類發(fā)展進步的基礎設施,網絡經濟,網絡社會,網絡文化突飛猛進,極大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同時青少年一直是網絡的最大使用群體,網絡作為一種新的傳播媒介逐漸融入青少年的生活,它特有的傳播性,匿名性,虛擬性,智能性等等特點對社會化過程中的青少年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價值觀人生觀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消極網絡信息,網絡文化加上網絡的傳播方式和虛擬社會的交往方式給青少年犯罪問題帶來新的特點和重大影響,挑戰(zhàn)青少年的社會道德法律底線。因此亟需探索網絡環(huán)境下青少年犯罪問題的新規(guī)律,減少網絡給青少年帶來的負面影響,發(fā)揮正面優(yōu)勢,從而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本文在研究當前青少年網絡型犯罪現(xiàn)狀的基礎上,分析了網絡型青少年犯罪的現(xiàn)狀、特點、類型及其表現(xiàn)形式,并進一步分析網絡型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最后從政府治理角度提出了網絡對青少年犯罪影響的治理策略。關于網絡和青少年犯罪的調查普遍顯示,網絡已經成為影響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包括網絡不良信息文化對青少年的侵害和腐化、網絡成癮以及網絡不良交往方式交互影響卞導致的青少年犯罪行為。更進一步來看,網絡的負面因素影響青少年社會化的正常進行,導致他們角色認定危機、人際交往障礙以及道德情感的缺失,進而誘發(fā)青少年犯罪行為。最后依據(jù)以上提出的青少年犯罪的網絡影響因素和網絡對青少年社會化的阻斷原因,提出政府需要加強社會精神文明建設,創(chuàng)建良好社會環(huán)境;加強網絡法制化建設,規(guī)范網絡行為;完善國家職能,規(guī)范網絡管理;加大資金投入,發(fā)展青少年專門網站;加強政府指導,完善行業(yè)自律從而為青少年營造一個健康積極的網絡環(huán)境,減少網絡不良因素對青少年的消極影響,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青少年 網絡型犯罪 政府治理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C913.5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緒論11-22
- 1.1 研究緣起11-13
- 1.1.1 選題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義12-13
- 1.2 研究現(xiàn)狀與趨勢述評13-17
- 1.2.1 網絡成癮研究14-15
- 1.2.2 青少年網絡犯罪研究15
- 1.2.3 青少年網絡倫理研究15-16
- 1.2.4 青少年網絡立法研究16
- 1.2.5 研究評述與展望16-17
- 1.3 概念界定17-20
- 1.3.1 青少年17
- 1.3.2 青少年犯罪17-18
- 1.3.3 網絡犯罪與青少年網絡型犯罪18-19
- 1.3.4 政府治理19
- 1.3.5 社會化阻斷19-20
- 1.4 治理與政府治理理論20-21
- 1.5 研究方法21-22
- 1.6 研究難點22
- 第2章 網絡型青少年犯罪現(xiàn)狀與特點22-32
- 2.1 網絡型青少年犯罪現(xiàn)狀23-24
- 2.2 網絡型青少年犯罪特點24-26
- 2.2.1 犯罪主體低齡化24-26
- 2.2.2 犯罪手段智能化26
- 2.2.3 犯罪后果隱蔽性26
- 2.3 網絡型青少年犯罪類型26-28
- 2.3.1 自我表現(xiàn)型26-27
- 2.3.2 憤怒與抗議型27
- 2.3.3 怨恨報復型27-28
- 2.3.4 經濟利益驅使型28
- 2.4 網絡型青少年犯罪表現(xiàn)形式28-32
- 2.4.1 以網絡為工具實施犯罪行為28-29
- 2.4.2 以網絡為目標的犯罪行為29-30
- 2.4.3 網絡影響的犯罪行為30
- 2.4.4 網絡不良交際導致犯罪30-32
- 第3章 網絡型青少年犯罪原因分析32-49
- 3.1 青少年社會化阻斷32-39
- 3.1.1 角色認同危機33-34
- 3.1.2 人際交往障礙34-37
- 3.1.3 道德情感缺失37-39
- 3.2 家庭、學校網絡教育缺失39-42
- 3.2.1 家庭教育與網絡型青少年犯罪39-41
- 3.2.2 學校教育與網絡型青少年犯罪41-42
- 3.3 消極的網絡文化環(huán)境42-46
- 3.3.1 網絡暴力文化42-43
- 3.3.2 網絡色情文化43-45
- 3.3.3 網絡不良交往方式45-46
- 3.4 網絡政策法規(guī)不健全46-49
- 3.4.1 網絡型青少年犯罪政策法規(guī)不健全47-48
- 3.4.2 網絡建設與網絡行為規(guī)范制度體系不健全48
- 3.4.3 網絡不良信息治理瓶頸48-49
- 第4章 網絡型青少年犯罪政府治理現(xiàn)狀與問題49-55
- 4.1 網絡型青少年犯罪政府治理概述50-51
- 4.1.1 "治理"新含義與政府治理50-51
- 4.1.2 網絡型青少年犯罪政府治理51
- 4.2 網絡型青少年犯罪政府治理現(xiàn)狀51-53
- 4.2.1 政策法規(guī)51-52
- 4.2.2 機構設置52-53
- 4.2.3 網絡環(huán)境專項整治活動53
- 4.3 網絡型青少年犯罪政府治理存在的問題53-55
- 4.3.1 網絡立法不完善53-54
- 4.3.2 政府行政職能不完善54
- 4.3.3 政府引導行業(yè)自律效果不佳54-55
- 4.3.4 社會監(jiān)督力量薄弱55
- 第5章 網絡型青少年犯罪的政府治理對策55-60
- 5.1 加強網絡法制化建設,規(guī)范網絡行為56
- 5.2 完善國家職能,規(guī)范網絡管理56-57
- 5.3 加強政府指導,完善行業(yè)自律57-58
- 5.4 加大資金投入,發(fā)展青少年專門網站58-59
- 5.5 加強社會精神文明建設,創(chuàng)建健康良好的現(xiàn)實和虛擬社會環(huán)境59-60
- 結語60-61
- 參考文獻61-63
- 致謝63-64
- 卷內備考表6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小龍;劉豐杰;;青少年網絡犯罪法律成因及其規(guī)制[J];成都行政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2 張文成;德國學者邁爾談西歐社會民主主義的新變化與“公民社會模式”[J];國外理論動態(tài);2000年07期
3 韓錚;;青少年網絡犯罪的因素分析[J];河南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6期
4 張海青;;青少年網絡成癮原因及對策[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0年04期
5 包麗萍;;對如何加強青少年網絡道德建設的幾點建議[J];警官文苑;2007年01期
6 張華強;;不良網絡文化影響下的青少年犯罪[J];青少年研究(山東省團校學報);2008年01期
7 趙曉冬;;大學生網絡成癮的心理因素分析及對策[J];中國市場;2007年40期
8 葉慧娟,劉守芬;青少年網絡被害問題研究[J];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9 王金山;;網絡倫理本土化發(fā)展的兩大維度[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2007年04期
10 崔麗娟,劉琳;互聯(lián)網對大學生社會性發(fā)展的影響[J];心理科學;2003年01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江蘇贛榆中英文學校德育處 房建;[N];中國教育報;2005年
,本文編號:7150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ongan/715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