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人口分布與戶籍制度改革探討
本文選題:外來人口 + 戶籍制度 ; 參考:《市場與人口分析》2003年04期
【摘要】:198 2 - 2 0 0 0年間外來人口的分布發(fā)生明顯改變 ,目前外來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國東南部沿海地區(qū)和內陸地區(qū)的省會、首府城市。影響外來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經(jīng)濟發(fā)展的區(qū)域差距和經(jīng)濟結構。外來人口聚集地區(qū)是當前戶籍制度改革的難點 ,在這些地區(qū)進行改革要充分注意到今后因經(jīng)濟發(fā)展和產業(yè)結構調整而帶來的外來人口分布改變問題
[Abstract]:The distribution of foreign population has changed obviously during the 1982-2000 years. The foreign population i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capital cities of the coastal areas and inland areas of Southeast China.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foreign population are the regional gap and economic structure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area of the population gathering is the reform of the current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It is difficult to reform in these areas. We should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change of the distribution of foreign population due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作者單位】: 中山大學人口研究所
【分類號】:D63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顧朝林,陳金永;大城市戶籍應該逐步放開[J];城市發(fā)展研究;2001年06期
2 李若建;流遷人口研究[J];人口研究;1994年04期
3 李若建;城鎮(zhèn)戶籍價值的顯化與淡化過程分析[J];社會科學;2001年09期
4 李若建;外來勞動力聚集地區(qū)的戶籍與勞動管理體制改革問題[J];南方人口;2002年02期
5 袁政;市場能否合理調節(jié)人口的區(qū)域再分布──中國未來戶籍政策選擇分析[J];中國人口科學;2001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姚秀蘭;論中國戶籍制度的演變與改革[J];法學;2004年05期
2 李若建;戶籍制度改革對深圳市人口管理的影響與對策[J];廣東社會科學;2002年05期
3 馬婕;關于深化深圳戶籍制度改革的思考[J];湖北工業(yè)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4 朱芳;加強高校戶籍制度改革以促進人才流動[J];杭州電子工業(yè)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5 段成榮;我國的“流動人口”[J];南方人口;1999年01期
6 李若建;外來勞動力聚集地區(qū)的戶籍與勞動管理體制改革問題[J];南方人口;2002年02期
7 李若建;結構缺陷與特大城市的外來人口[J];人口與經(jīng)濟;1996年04期
8 王德,葉暉;1990年以后的中國人口遷移研究綜述[J];人口學刊;2004年01期
9 段成榮;流動人口對城鄉(xiāng)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影響[J];人口研究;1998年04期
10 段成榮;關于當前人口流動和人口流動研究的幾個問題[J];人口研究;1999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馬婕;;關于深化深圳戶籍制度改革的思考[A];2005年十二省區(qū)市機械工程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湖北專集)[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周維富;中國工業(yè)化與城市化協(xié)調發(fā)展論[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俞路;20世紀90年代中國遷移人口分布格局及其空間極化效應[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蘇永軍;中國地方政府收入行為與地方收入制度優(yōu)化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4 逄錦波;青島市人口遷移的經(jīng)濟社會影響及對策研究[D];青島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馮娟;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的城鄉(xiāng)關系[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2 李竹青;二元戶籍制度研究——一個法律社會學的分析[D];吉林大學;2004年
3 顧軍廷;小城鎮(zhèn)戶籍制度改革和農村人口城鎮(zhèn)化[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4 王麗麗;沿海地區(qū)縣域人口遷移機制及其空間特征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5年
5 沈敬桃;當代中國戶籍管理制度改革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6 李文慧;江西省人口空間動態(tài)特征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6年
7 張丹華;生態(tài)城市建設與管理的政策設計[D];同濟大學;2007年
8 湯麗麗;深化我國城鎮(zhèn)戶籍制度改革的政策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9 陳延濤;論遷徙自由權[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李若建;利益群體、組織、制度和產權對城市人口管理的影響[J];南方人口;2001年01期
2 李若建;城鎮(zhèn)戶籍價值的顯化與淡化過程分析[J];社會科學;2001年09期
3 李若建;中國農村勞動力外流的結構性因素[J];社會學研究;1991年05期
4 左鵬,周菁;戶口買賣與戶籍制度改革──來自P市的調查[J];中國人口科學;2000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喬曉春;;北京市人戶分離人口狀況分析及戶籍制度改革的設想[J];人口與發(fā)展;2008年02期
2 錢醇宇!上海,唐建平!上海;抓住“集中”二字做文章──強化對外來人口的管理[J];社會;1996年10期
3 徐軍;古敏;;上虞百官所積極探索外來人口管理新模式[J];公安學刊(浙江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3期
4 孫建偉;新區(qū),外來人口在“行動”[J];檢察風云;1994年03期
5 高雪梅;外來人口違法犯罪之管見[J];山東省農業(yè)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6 楊黎源;;寧波市外來人口權利考察——寧波調查之一[J];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2006年01期
7 徐微;丘勇;;淺析外來人口犯罪的原因與對策——以廣東省G市為例[J];法制與社會;2010年18期
8 俞朝輝;周吉;;外來人口犯罪遏制對策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0年23期
9 鄭成功;李益明;;城市化進程中的外來人口犯罪問題研究[J];云南電大學報;2011年02期
10 金明;;石橋鄉(xiāng):把私房出租管起來[J];今日浙江;1996年2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蔣憲平;;關于預防外來人口新生代違法犯罪問題的思考[A];中國犯罪學學會第十七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2 張淼;王志遠;;外來人口犯罪趨勢與原因分析——以寧波地區(qū)為樣本的分析與考察[A];中國犯罪學學會第十七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3 郭慶;鐘仁耀;;上海外來常住人口本地化基本思路及條件指標研究[A];中國的立場 現(xiàn)代化與社會主義: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青年學者文集[C];2009年
4 張應立;陳學光;;196個青少年犯罪團伙的調查與分析[A];中國犯罪學學會第十八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5 陳麗君;;珠江三角洲流動人口與社會治安[A];提升珠江三角洲競爭力——社會、經(jīng)濟與基礎設施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6 桑濤;;流動人口青少年犯罪問題新視角——流動人口青少年犯罪問題社會、文化對策研究[A];中國犯罪學學會第十八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冊)[C];2009年
7 余佳;余佶;;中國戶籍制度變遷的過去與未來:政策效應、改革取向與步驟選擇[A];社會主義與中國現(xiàn)代化 政治·法律與社會: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C];2009年
8 汪聞鋒;;長三角地區(qū)沿?h級市青少年犯罪的特點、成因和預防——以浙江奉化市為例[A];中國犯罪學學會第十八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9 王學成;;關愛青少年健康成長 預防和減少青少年犯罪[A];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會議材料匯編[C];2006年
10 王景麗;;北京市外來未成年流動人口犯罪案件分析[A];中國犯罪學學會第十八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侯永鋒;讓外來人口獲得尊嚴[N];遼寧日報;2003年
2 韓涵;犯罪率不能成為城市準入的借口[N];甘肅法制報;2006年
3 秦千橋邋張駿;真情奏出和諧曲[N];人民公安報;2008年
4 本報記者 任琦;石橋之變[N];浙江日報;2003年
5 記者 龔永泉;無錫幫助“新市民”安居樂業(yè)[N];人民日報;2005年
6 黃國!】撞 彭江 陳施君;孩子大批失蹤,家長懸賞千萬尋找[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7 記者 王四新 通訊員 孫偉 余志浩;“保護服務”替換“清查整頓”[N];工人日報;2005年
8 王新友;從管理轉向服務:善待外來人口 提升執(zhí)政能力[N];檢察日報;2005年
9 ;“雙水模式”:破解外來人口治安難題[N];人民公安報;2003年
10 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楊泰安;堅持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 做好外來人口和租房屋綜合管理工作[N];秦皇島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瑋;城市戶籍制度改革的地方實踐[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慶;上海外來人口本地化現(xiàn)狀、反思及發(fā)展趨勢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周萍;廣州市海珠區(qū)外來人口管理模式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3 薛嘯;蘇州市城市化過程中外來人口犯罪現(xiàn)狀及治理對策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5年
4 楊濤;濱城區(qū)外來人口犯罪及其預防[D];天津大學;2004年
5 肖偉;公共服務均等化視角下的流動人口管理制度創(chuàng)新[D];復旦大學;2008年
6 王建玲;基于上海戶籍新政的外來人口戶籍準入政策分析[D];復旦大學;2010年
7 嵇永春;上海外來流動人口管理的分析與對策[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8 范麗琴;上海市流動人口政策演變研究[D];同濟大學;2008年
9 徐建役;城市化快速發(fā)展時期的流動人口管理服務對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10 李思稹;深圳城中村治安問題研究[D];暨南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9463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ongan/1946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