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學的歸宿
本文關鍵詞:犯罪學的歸宿
更多相關文章: 中國犯罪學 刑法學 學科定位 學科設置 暴力傾向 方法論 刑事法律 精致化 刑罰 世界
【摘要】:正茶樓開張后的第三期與諸位見面了。當初起意興辦此茶樓之初衷,當然是為與"法學家茶座"相區(qū)別而命名的。雖然不是要與刑法學分庭抗禮,但無須掩飾,此舉多少也可被看作是犯罪學力圖跳出刑法學樊籬的一次嘗試。聞悉此言定會有人覺得不甚妥貼。大路朝天。各走半邊,公平競爭,不存在誰限制誰的
【作者單位】: 中國政法大學;
【關鍵詞】: 中國犯罪學 刑法學 學科定位 學科設置 暴力傾向 方法論 刑事法律 精致化 刑罰 世界
【分類號】:D917
【正文快照】: 茶樓開張后的第三期與諸位見面了。當初起意興辦此茶樓之初衷,當然是為與“法學家茶座”相區(qū)別而命名的。雖然不是要與刑法學分庭抗禮,但無須掩飾,此舉多少也可被看作是犯罪學力圖跳出刑法學樊籬的一次嘗試。聞悉此言定會有人覺得不甚妥貼。大路朝天。各走半邊,,公平競爭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靳高風;;思考與展望:犯罪學發(fā)展路徑的選擇[J];刑事法評論;2008年01期
2 靳高風;;中國犯罪學學科建設和發(fā)展方向探討[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3 王教生;;敢向拓荒終不悔 化作紅燭照后人[J];犯罪研究;2011年04期
4 ;中國犯罪學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在深圳召開[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1998年03期
5 ;中國犯罪學學會犯罪對策專業(yè)委員會第六次學術研討會簡況[J];新疆警官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4期
6 野科;;中國犯罪學研究會在京成立[J];法治論叢;1992年03期
7 白莉;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屆年會暨“西部大開發(fā)與犯罪預防”理論研討會在新疆烏魯木齊召開[J];新疆警官高等?茖W校學報;2001年04期
8 張建明;論中國犯罪學的學科價值[J];福建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1999年03期
9 康樹華;21世紀中國犯罪學研究前瞻[J];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0年04期
10 澍化;中國犯罪學第四次學術討論會綜述[J];法學雜志;1995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岳平;;社會轉型時期我國犯罪學的本體性研究——一種知識社會學的視角[A];中國犯罪學學會第十八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2 皮藝軍;;犯罪學研究在中國刑事學科構建中的功能與貢獻[A];中國犯罪學學會第十七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3 王鈞;;應然犯罪概念辨析——“黑社會有組織犯罪”的犯罪學詮釋[A];犯罪學論叢(第二卷)[C];2004年
4 王鈞;;應然犯罪概念辨析——“黑社會有組織犯罪”的犯罪學詮釋[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二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5 莫洪憲;葉小琴;;研究成果的轉化 犯罪學發(fā)展的生命線——以犯罪學的學科地位為切入[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四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5年
6 皮藝軍;;犯罪學研究在刑事一體化中的功能與貢獻[A];犯罪學論叢(第七卷)[C];2009年
7 嚴勵;;再論犯罪學研究的路徑選擇——以中國犯罪學研究為視角[A];犯罪學論叢(第六卷)[C];2008年
8 夏吉先;;關于犯罪學與刑法學研究的學科領地問題[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四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5年
9 皮藝軍;;刑事一體化的方法論解析——對一個注釋范本的檢視[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六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7年
10 ;前言[A];犯罪學論叢(第五卷)[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奎福;中國犯罪學學會第十七屆學術研討會在我市召開[N];遼源日報;2008年
2 記者 羅欣;重視企業(yè)犯罪的社會治理[N];檢察日報;2009年
3 記者 劉金林;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研討會在武漢召開[N];檢察日報;2009年
4 羅欣邋周慶峰;社會分層與多元化背景下的犯罪控制[N];檢察日報;2008年
5 中國犯罪學學會會長,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王牧;回顧:與改革開放同步發(fā)展[N];檢察日報;2008年
6 本報記者 羅欣;從實然到應然:本體犯罪學VS規(guī)范刑法學[N];檢察日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徐偉 本報實習生 胡曉菲;打黑與反暴力反腐結合應推廣[N];法制日報;2010年
8 本報記者 王星 實習生 趙征南;網(wǎng)絡賭球“賭了都知道不可能贏”[N];文匯報;2010年
9 本報記者翟惠敏;“嚴打”整治:刑事政策的進步[N];法制日報;2003年
10 劉一;公大獲準設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N];人民公安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張波;罪過基本問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2 靳高風;論犯罪學的基本問題[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3 馬皚;對犯罪人本質特征的思考[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譚遠宏;犯罪學視野下的犯罪概念探析[D];吉林大學;2007年
2 黃新民;職務犯罪期待可能性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3 陳靜;論網(wǎng)絡犯罪[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4 戰(zhàn)立偉;賭博犯罪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2007年
5 鐘斌;三角詐騙研究[D];湘潭大學;2006年
6 歐陽愛輝;論NGO工作人員職務型經(jīng)濟犯罪的法律規(guī)制[D];中南大學;2004年
7 蘇子樂;我國現(xiàn)階段經(jīng)濟轉型過程中破產犯罪探微[D];蘭州大學;2007年
8 馮立志;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08年
9 劉海石;臨泉縣籍人外流販毒的特點、成因及對策[D];安徽大學;2004年
10 賀勁松;職務犯罪的心理預防[D];吉林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0483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ongan/1048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