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哈貝馬斯商談民主的德性之維
本文關鍵詞:論哈貝馬斯商談民主的德性之維
【摘要】:自由主義強調(diào)私人的自主權利,主張通過公民選舉精英的民主模式來治理國家。在對個人自由的看護上,它寄希望于精英們的德性。相反,共和主義把民主視為一種整合社會的政治性組織,這種組織以全體公民的道德和倫理自覺為基礎。哈貝馬斯指出,自由主義賦予民主的規(guī)范性意義太弱,而共和主義賦予民主的規(guī)范性意義則太強,不具有事實上的生命力。據(jù)此,他提出了商談民主概念。商談民主是一種中立性的民主,它既對自由主義的私人自主權利保持開放,同時也積極吸納共和主義的公民道德和倫理主張。這種中立的德性姿態(tài),使商談民主有效地調(diào)和了存在于自由主義、共和主義民主中的事實性與規(guī)范性之間的張力。
【作者單位】: 中共深圳市光明新區(qū)黨工委改革辦(發(fā)展研究中心);
【關鍵詞】: 自由主義 共和主義 商談民主
【分類號】:B82-051
【正文快照】: 托克維爾曾經(jīng)斷言:“民主政府盡管還有許多缺點,但它仍然是最能使社會繁榮的政府”[1](P265)?勺20世紀70年代以來,采取民主制度的西方社會普遍遭遇了貧富差距、維權運動、罷工游行等社會危機,民主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傳統(tǒng)的民主理論對此卻束手無策。在這種背景下,哈貝馬斯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管洪亮;于文杰;;“共和主義:歷史與現(xiàn)狀”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J];世界歷史;2012年03期
2 俞薇薇;吳威威;;共和主義公民觀的淵源——古希臘的公民資格概述[J];黑龍江史志;2013年17期
3 涂文娟;;共和主義憲政的理念、實踐及評價[J];哲學動態(tài);2009年04期
4 黃洋;;古代世界的共和主義[J];史學集刊;2010年03期
5 萬健琳;;公民與制度:共和主義兩條進路的分立與復合[J];哲學動態(tài);2010年03期
6 雅克·萊茲拉;王欽;;“非主體”:動物、缺陷性概念與激進共和主義——萊茲拉教授訪談[J];杭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1期
7 于文杰;;論英國的共和主義傳統(tǒng)[J];史學月刊;2013年01期
8 王寅麗;;民初修身課本中國民建構的道德想象——一種共和主義的視角[J];思想與文化;2013年00期
9 周明圣;;試論近代法國共和主義優(yōu)良傳統(tǒng)[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10 聶靜港;;論共和主義公民的倫理美德[J];齊魯學刊;2014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陳文娟;;共和主義自由與帝國的悖論[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2 姚大志;;哈貝馬斯的程序主義[A];第五屆馬克思哲學論壇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態(tài)研究會議論文集(下)[C];2005年
3 王曉升;;在共和主義與自由主義之間——評哈貝馬斯的商議民主概念[A];國外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第三屆國外馬克思主義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包利民(浙江大學外哲所教授);公民共和主義如何可能[N];中國圖書商報;2006年
2 鄭戈;以共和主義的視角[N];南方周末;2007年
3 復旦大學歷史系 張智;法國人為何會選擇共和國[N];解放日報;2012年
4 霍偉岸(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美德抑或權利?[N];中國圖書商報;2008年
5 上海戲劇學院教授 陸軍 復旦大學 陳能心 南京大學 呂效平 上海戲劇學院 李偉;上海劇壇的八“有”八“缺”[N];社會科學報;2004年
6 侯才;“商討理論”視野中的民主[N];學習時報;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梁運娟;古典共和主義的繼承與背離[D];吉林大學;2010年
2 劉訓練;公民與共和[D];天津師范大學;2006年
3 曾紀茂;共和主義的民主[D];復旦大學;2005年
4 徐百軍;共和主義政治義務:一種嘗試性理論建構與邏輯審視[D];吉林大學;2013年
5 劉誠;現(xiàn)代社會中的國家與公民[D];武漢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夏遠永;佩迪特的共和主義民主理論[D];廈門大學;2009年
2 劉維靜;從空想到現(xiàn)實:16世紀英國共和主義思想的演變[D];湘潭大學;2013年
3 楊瀟;佩迪特共和主義自由觀探析[D];黑龍江大學;2015年
4 陳曉蕓;免于支配的爭議性民主[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5 秦鳳;法國大革命初期的共和主義思想及其政治實踐(1789—1794年)[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6 邢文鳳;共和主義的核心思想及其現(xiàn)實意義[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7 吳恒威;國家與公民:共和主義的視野及其得失[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8 李毅昕;人的王國還是法律的王國[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9 梁運娟;古典共和主義視域中的馬基雅維里共和思想[D];吉林大學;2007年
10 張俊;共和主義視角下的公民身份[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9470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947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