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道德倫理論文 >

大學生倫理道德得論文_個人員工的倫理道德_2007.2談談工程師的倫理道德問題

發(fā)布時間:2016-08-05 22:12

  本文關鍵詞:談談工程師的倫理道德問題,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第24卷,第1期 2007年2月 ?技術哲學?

科學技術與辯證法
Science-Technology and Dialectics

Vd.24

No.1

Feb.。2007

談談工程師的倫理道德問題
龍翔,陳

(東北大學科學技

術與社會研究中心,遼寧沈陽110004)

摘要:工程師作為從事工程活動的一種職業(yè),是否存在倫理道德問題呢?當前有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一 種是否定的,認為工程技術是“價值中立的”,工程師個人對自己的技術活動沒有任何道德責任;另外一種觀點則肯 定工程過程實際上是一種技術——倫理實踐過程,包含著善與惡的價值判斷。文章從五個方面具體、詳細地論述 了工程師在工程實踐中存在著倫理道德問題,并探討了個人價值觀、社會文化和自然環(huán)境是如何影響工程師的道 德行為的。 關鍵詞:工程師;倫理;ilt德 中圖分類號:t3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5680(2007)0l一0063—05

倫理和道德一直以來都是處理和調節(jié)人與人之間關系 的。而工程師則是在工程活動中利用技術手段來解決人與 自然之間關系的。由于工程師職業(yè)與倫理道德處理的是不 同領域的問題,因此“存在工程師倫理嗎”這一疑問也在各界 引起了爭論。

成果的社會后果負責的觀點,就是所謂的“科學的價值中 立”。 在工程技術方面,也存在著“價值中立”的觀點。德國哲 學家雅斯貝爾斯說過:“技術僅僅是一種手段,它本身并無善 惡。一切取決于人從中造出什么,它為什么目的服務于人,

一存在工程師倫理嗎
工程師作為社會公民的一分子,當然具有一般的公民道 德,而工程師作為從事工程活動的一種職業(yè),是否存在倫理 道德問題呢?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有兩種相反的觀點。 1.否定的觀點 英國哲學家休謨把知識分為“事實知識”和“價值知識”, 前者是科學,后者是道德?茖W作為理性的、事實的知識,同 人的感情無關。因此,科學沒有善惡之分,它是與道德無關 的。他在《人性論》中說:“德和惡既不是關系,也不是事實, 它們是感情的對象,不是理性的對象。從‘是’(科學真理)推 不出來‘應當’(gt值的善)!焙髞淼目档略俚浆F(xiàn)代西方邏輯 實證主義哲學家維特根斯坦、卡爾納普等人也都認為,科學 涉及事實,道德涉及價值,科學與道德無涉,科學不存在善 惡。這種科學知識不反映人類的價值觀,科學活動的動機和 目的僅僅在于科學本身,不參與個人的價值,科學家不對其 【收稿日期】2006—09—13

人將其置于什么條件之下!薄泵绹鸫髮W技術哲學家G? 梅塞納指出:“技術為人類的選擇與行動創(chuàng)造了可能性,但也 使得對這些可能性的處置處于一種不確定狀態(tài)。技術產(chǎn)生 什么影響、服務于什么目的,這些都不是技術本身所固有的, 而取決于人用技術來做什么。”【2J H?薩克塞也認為:“由于技 術知識方法只是工具,技術行為目的的問題總是存在于技術 之外,對于我們的道德價值來說,工具是中性的東西,它無所 謂善,也無所謂惡!薄荆常葸@種技術不負載價值的“技術中性論” 觀念是把技術和技術應用、技術開發(fā)和技術產(chǎn)品的社會使用 割裂開來,認為技術產(chǎn)品、技術開發(fā)本身沒有倫理問題,倫理 問題發(fā)生在技術產(chǎn)品的使用上。如果說科學技術涉及到道 德,那也只能是從科技成果的社會應用的角度來看待。在研 究工程倫理問題時,把技術與其使用兩分的做法:認為技術 發(fā)展及其后果的責任主要是企業(yè)經(jīng)理、政治家和社會公眾, 工程師沒有或者只有很小的責任!荆矗实拇_,工程技術人員對 其研究開發(fā)的成果的去向和應用是無法控制的,科技成果應

【作者簡介】龍翔(1965一),廣東廉江人,廣東湛江師范學院副教授,東北大學科技哲學專業(yè)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為技術 哲學、技術創(chuàng)新、工程倫理; 陳)L(1954~),遼寧沈陽人,東北大學文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科技哲學,科技社會學。
63

萬方數(shù)據(jù)  

不應用?如何應用?在何時、何地應用?怎樣應用?這些問 題雖然工程師可以參與討論和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但最終拍板 的是企業(yè)雇主、政府和政治家。所以,工程技術人員對于超 過他們能力和控制之外的政策與決定,他們不負道德責任。 正如德國技術哲學家德索爾所言,【5]現(xiàn)代技術所帶來的改造 世界的結果,就是它的超常的道德價值的見證。工程師的技 術創(chuàng)造是通過“內在計算”把人的目的與一個給技術難題設 計解決方法的超驗的“第四王國”聯(lián)系起來,工程師個人對自 己的技術活動幾乎沒有任何道德責任可言。 在否認存在工程師倫理的理由當中,還有一種觀點№】認 為,工程師只是實現(xiàn)企業(yè)目的的工具或手段。企業(yè)上級確定 工程師的工作目標,工程師無須在倫理上對這些目標加以評 價和批評,他的職責就是利用自己的知識、技能和經(jīng)驗來圓 滿地完成上級為自己制定的工作任務,而不需要考慮他們的 知識和技能被用于什么目的。只要工程項目合法,不論道德 與否,工程師都應當執(zhí)行。 2.肯定的觀點 工程技術真的是中性的嗎?隨著技術的發(fā)展及其對社 會和人類產(chǎn)生的巨大影響,技術中立論遭到人們的質疑,一 種持相反觀點的技術價值負荷論越來越引起人們的廣泛重 視。技術價值論認為,技術在價值上并非是中立的,它并非 一種中性的手段,它負載著特定的社會中人的價值,包含著 善與惡的價值判斷。著名哲學家邦格說過:“技術在倫理上 決不是中性的,它涉及倫理學,并且游移在善惡之間”,L7 J‘‘把 技術視為達到某一目的的手段或工具體系,并進而認為技術 與倫理、政治無涉的技術中性論雖然符合直觀,并反映了一 定的事實,但并不全面!薄荆福菟顾厦窢栆舱J為技術既是解決 問題的手段,也是倫理、政治與文化價值的體現(xiàn),“脫離了它 的人類背景,技術就不可能得到完整意義上的理解。人類社 會并不是一個裝著文化上中性的人造物的包裹。那些設計、 接受和維持技術的人的價值與世界觀、聰明與愚蠢、傾向與 既得利益必將體現(xiàn)在技術的身上!薄荆梗饰覀儸F(xiàn)在生活的世界 是一個技術無所不包,無所不及的名副其實的技術世界。在 這個世界里,技術已成為我們的“天命”,正如荷蘭未來學家 舒爾曼所說:“我們文化的未來無疑將被技術控制和決 定。’’[10】 確實,現(xiàn)代技術的發(fā)展以及工程活動的結果,使得我們 完全處于由技術人造物構成的人工環(huán)境的包圍之中。在這 樣的一個由人類和人工環(huán)境組成的系統(tǒng)里,存在著輸入和輸 出的交換。即我們的經(jīng)濟、政治、文化、價值觀、倫理道德等 都明顯地帶有技術的痕跡,同時,技術也要受到人類各種因 素的干預和制約。正如美國佐治亞大學哲學系主任弗里德 里克費雷所說的:“通過我們制造和使用的器具,我們表達了 自己的希望、恐懼、意愿、厭惡和愛好。技術一直是事實與價 值、知識與目的的有效結合的關節(jié)點。”L11


術過程中都存在著倫理道德問題。工程過程實際上是一種 技術——倫理實踐過程,是內在于技術的獨特的價值取向與 內化于技術中的社會文化價值取向和權力利益格局之間互 動整和的結果。【12J 由此可以看出,工程師倫理道德問題不但是成立的,而 且廣泛地存在于工程師職業(yè)工作的方方面面。

二工程師倫理的表現(xiàn)
我們可以將工程師倫理的表現(xiàn)歸納為以下五個層面: 1.表現(xiàn)在工程活動之中。美國學者馬丁等人通過研究 發(fā)現(xiàn),在某個產(chǎn)品的整個生命周期中,從產(chǎn)品設計、生產(chǎn)、制 造、成品、使用,一直到產(chǎn)品的報廢,整個過程都蘊涵著道德 問題和倫理性質問題!荆簦常渲猩婕暗焦こ處焸惱淼木陀校 概念設計:產(chǎn)品有用嗎?是不是非法的(如毒品)? 確定規(guī)格:符合已經(jīng)頒布的標準和準則嗎? 設計:探討替代方案了嗎?提供安全出口了嗎?強調對 用戶友好了嗎?有沒有侵犯專利? 選購:收到部件和材料后現(xiàn)場檢驗其質量了嗎? 制造部件:工作場合安全、沒有噪音和毒煙嗎?有充分 時間保證高質量的工藝嗎? 組裝、建造:工人熟悉產(chǎn)品的目的和基本性能嗎?誰監(jiān) 督安全? 安裝、運行:用戶受到訓練了嗎?安全出口檢驗了嗎? 鄰居了解可能的有毒排放嗎? 產(chǎn)品的使用:保護用戶免于傷害了嗎?告訴用戶風險了
嗎?

維護和修理:修理和維護是定期地由稱職的專業(yè)人員進 行的嗎?制造者還有充足的備件嗎? 產(chǎn)品回收:使用過程有沒有進行監(jiān)視?如果有必要,有 回收產(chǎn)品的承諾嗎? 拆解:在產(chǎn)品的生命周期結束時,如何對有價值的材料 進行再利用、如何對有毒物進行處理? 2,表現(xiàn)在企業(yè)的人際關系之中。工程師與經(jīng)理之間的 關系:一般而言,經(jīng)理是由股東聘請來經(jīng)營管理企業(yè)的,他的 任務和職責就是為公司創(chuàng)造最大的利潤。為了贏利,經(jīng)理常 常對倫理道德問題重視不夠。耶穌會神甫雷蒙德?鮑姆哈特 通過調查得出的結論是,企業(yè)領導的倫理標準從總體上來說 是消極的。經(jīng)理為了自己的利己主義偏好而把遵循共同規(guī) 范置于次要地位,盡管這在倫理上是重要的!荆保矗时热绠a(chǎn)品的 質量有缺陷,存在著潛在的安全危險,經(jīng)理往往從企業(yè)的利 益出發(fā),認為潛在的危險不會轉化為現(xiàn)實的危險(他們常常 忽略了墨菲法則),要求企業(yè)繼續(xù)生產(chǎn)該產(chǎn)品,在這種情況 下,工程師應不應該冒被解雇的風險而成為一個“告發(fā)者”? 工程師與工人之間的關系:工程師設計的方案不可能達 到十全十美,工人在按照設計方案進行生產(chǎn)制造的過程中常 常會發(fā)現(xiàn)該方案的不足之處,并且向工程師提出自己改進后 的更佳方案,這時,工程師是為了自己的自尊和臉面拒絕工 人的建議,還是謙虛地接受工人的提案? 工程師與工程師同行之間的關系:工程師同行之間既是

堅信工程技術負載人類價值的技術的社會建構論者,通 過對工程過程的理性分析后指出,技術活動的理論依據(jù)不是 純粹客觀的反映客體實際的真理認識,而是科學共同體的主 體間建構,所以,技術活動內在地蘊涵著風險,因而在整個技
64

萬方數(shù)據(jù)  

競爭的對手又是合作的伙伴。為了經(jīng)濟利益、晉升、業(yè)績評 價,是采用卑劣的手段貶損和打擊對方,還是客觀、公正、平 等地對待同行?在爭取工程項目時,是否有賄賂同行的不道 德行為? 3.表現(xiàn)在工程研究中。工程師在從事工程研究時,是否 存在編造、偽造、篡改實驗數(shù)據(jù)?是否剽竊和抄襲他人的成 果?是否侵犯他人的知識產(chǎn)權仿造產(chǎn)品?為了獲得獎勵或 追加研究經(jīng)費,工程師是否存在夸大樣品的性能和作用?在 檢查或驗收研究成果時,是否存在故意隱瞞產(chǎn)品的缺陷和可 能對用戶造成傷害的危險? 4.表現(xiàn)在如何對待自然環(huán)境之中。在工程或產(chǎn)品的設 計和實施中,工程師是否考慮用可再生資源或可循環(huán)資源代 替不可再生資源?是否考慮了產(chǎn)品的可拆卸、可拆解和可回 收性?工程師保守客戶的機密是正當?shù)牡赖滦袨椋斂蛻舻?工程將會污染一個巨大的地下水源,那么,拒絕向管理機構 匯報問題也是道德的嗎?這些案例涉及到的都是工程師倫 理道德向人之外的自然存在物的擴展。 由于工業(yè)化導致的自然環(huán)境的惡化到20世紀中期已經(jīng) 成為全球性的社會問題。針對這個問題進行哲學反思而興 起和發(fā)展起來的環(huán)境倫理學已經(jīng)獲得世界各國的政府、企業(yè) 和公民的認同,畢竟地球環(huán)境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我們每一個 人及子孫后代的生存和發(fā)展,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 保護好我們的地球。客觀地講,目前不可再生資源的枯竭、 環(huán)境污染、生態(tài)平衡的破壞等生態(tài)危機的根源主要是由工程 活動的結果造成的。因此,在保護自然環(huán)境、維護生態(tài)平衡 方面,,工程師不但比普通公眾負有更大的道義責任,同時也 能夠利用自己的專業(yè)特長為改善環(huán)境發(fā)揮更好的作用。只 要工程師具備環(huán)境倫理意識和環(huán)境道德責任感,他就會在工 程活動中自覺考慮和“計算”對環(huán)境的影響,并在節(jié)省材料、 節(jié)約能源、減少污染、保護生物多樣性、維持生態(tài)平衡和維護 可持續(xù)發(fā)展方面做出比普通公眾更加有效的貢獻。所以,世 界各國的工程師協(xié)會紛紛在本行業(yè)的工程師倫理原則中增 加了保護自然環(huán)境這一條,用倫理規(guī)范來提高工程師在工程 實踐過程中,對自然環(huán)境的道德責任感。美國土木工程師協(xié) 會(ASCE)在1982年補充提議了工程師倫理準則的第8條 基本標準:工程師在提供服務時,為了當前和后代人們的利 益,應當精心保護世界資源、自然和文化環(huán)境;工程師在充分 關心人類的經(jīng)濟福利和提供負責任的工程活動的同時,將關 注保護高質量的、獨一無二的、稀缺的自然系統(tǒng)和自然地 區(qū)!荆保担适澜绻こ探M織聯(lián)盟(WFEO)在1985年發(fā)表了對環(huán)境 的關愛和保護原則,其中就有這么幾條:1.努力使用盡可能 少的原材料與能源,并只產(chǎn)生最少的廢物和任何其他污染, 來達到你的工作目標;2.充分研究可能受到影響的環(huán)境,評 價所有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可能受到的靜態(tài)的、動態(tài)的和審美上的影 響以及對相關的社會經(jīng)濟系統(tǒng)的影響。并選出有利于環(huán)境 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最佳方案;3.增進對需要恢復環(huán)境的行動的 透徹理解,如有可能,改善可能遭到干擾的環(huán)境!荆保叮 5.表現(xiàn)在對待社會公眾利益方面。二戰(zhàn)之后,隨著工程 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以及工程的復雜性和工程技術的不確定性

等因素的影響,任何工程活動都會對社會造成一定的后果, 產(chǎn)生美國著名社會學家默頓所說的三種功能【17】:顯功能

——是和人們目的直接相關、因而被明確認識到的積極功能 后果;潛功能——是人們未曾預料到、因而被忽視的潛在功 能后果;反功能——是和人們原來預料相反的一種消極功能
后果。掌握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工程師要比上司和普通公眾 更了解、清楚工程活動對社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他們有責 任和義務向社會進行“事實陳述”。在從事工程活動的過程 中,更應當負責任地把社會公眾的安全、健康和福利放在首 要地位。正如德國技術哲學家拉普所說的:在技術發(fā)達社會 中,工程師作為專家憑他的能力,對指出特定技術產(chǎn)生的消 極影響,負有特殊的責任!荆保福蕿榇耍鱾專業(yè)工程師協(xié)會提 倡工程師要對社會公眾利益給以倫理上的重視。比如,美國 土木工程師協(xié)會(ASCE)在1963年修改的倫理規(guī)范的第一 條基本標準是這樣陳述的:“工程師在履行他們的職責時,應 當將公眾的安全、健康和福利放在首要位置”。【19J在德國工 程師的基本原則中有這樣的話:工程師應對他們的行為導致 的,對工程團體、政治和社會組織、他們的雇主、客戶以及技 術的使用者的影響負責;人類的權利高于技術的實施和利 用;公眾的福利高于個人的利益;安全性和保險性高于技術 方法的功能性和利潤性。L20】日本的電氣工程師學會、建筑工 程師協(xié)會、化工工程師學會、原子能工程協(xié)會等制定的倫理 準則都特別強調公眾的安全、健康和福祉的優(yōu)先性。【2lJ

三工程師倫理行為的根源分析
法國著名倫理學家愛彌爾?涂爾干認為:“任何職業(yè)活動 都必須得有自己的倫理,倘若沒有相應的道德紀律,任何社 會活動形式都不會存在!薄荆玻 J以工程職業(yè)為己任的工程師與 從事其他職業(yè)的個體如醫(yī)生、律師具有完全不同的道德倫 理。 由于工程活動對社會、公眾及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巨大,所 以工程師的倫理道德行為直接關系到我們人類自己的生存 和發(fā)展。在此,我們可以借用美國學者尼爾森的分類方 法,L23J將工程師的倫理行為劃分為四種方式: (1)“艾希曼式的”工程師只知道履行職責而不問其道德 后果。這是指一種對自身行為的道德性質毫不關心的工程 師,他們只注重客觀事實,注重完成任務的技術效果,而全然 不關注其行為的倫理性質。比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納 粹德國工程師研制、修建大規(guī)模屠殺猶太人的毒氣室、焚尸 爐;日本工程師在中國制造、試驗生化武器,用活人做實驗 等。這種行為無疑是毫不人道的。但按照服從命令的原則, 工程師可以為自己辯解說他們是在執(zhí)行上級的命令,是奉命 行事!鞍B降摹惫こ處煹男袨樵诩夹g上是高效率的,而 在道德上則是漠然的。 (2)“理查三世式的”工程師懂得善惡之分,但他為了謀 取個人利益,也有意識地從事非倫理的行為。這種工程師遵 循的是一種“算計過的惡意行為”模式,他對其他人提出不道 德的要求,完全是出于其個人利益的考慮。例如,為了自己 往上爬,他可以忽視工作場所或產(chǎn)品的安全,以便節(jié)約成本,
65

萬方數(shù)據(jù)  

并以此作為個人的業(yè)績,進而獲得特別的晉升機會。 (3)“浮士德式的”有道德缺陷的工程師,他會為了獲得 自認為具有較高價值的東西而不惜采取卑劣手段。他的道 德法則就是“為了實現(xiàn)更高的目標,有時可以不必忌諱不正 當?shù)淖龇。”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這種工程師毫無保留地去完 成任務,以至于對其自身帶來了消極的作用。這樣,在自主 選擇手段來完成任務的場合下,就會出現(xiàn)工程師采取非倫理 做法的危險。 (4)“組織公民式的”工程師是一種高尚的工程師。他不 是毫不思索地服從所有的命令,他的行為也不純粹取決于利 益考慮。他擁有一種道德判斷力,并通過獨立思考將這種道 德判斷運用于具體的行為情景,以及通過質疑將其運用于決 策過程。他表現(xiàn)出極大的勇氣,敢于同組織中的不道德要求 抗爭。 實際上,在工程活動中,工程師的倫理取向往往復雜多 變,不一定都包含于西方學者歸納出的上面四種工程師倫理 行為方式之中。工程師究竟采取哪種倫理行為方式,受到許 多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具體而言,以下幾個因素對工程師是 選擇“道德的”倫理行為還是選擇“不道德的”行為方式,具有 重大的、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 (1)個人價值觀。個人價值觀是隨著知識的增長和生活 經(jīng)驗的積累而逐步確立起來的。個人的價值觀一旦確立,便 具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和持久性,形成一定的價值取向和行為定 勢,是不易改變的。美國學者哈維?赫加特和亨利?西姆斯通 過研究發(fā)現(xiàn),個人道德觀念的性質似乎是與個人價值結構聯(lián) 系在一起的。有一套預先確定的價值觀是最能影響倫理行 為的個人因素!荆玻矗葸@個結論是顯而易見的。比如古希臘哲 學家、科學家和機械學家阿基米德認為工程師的工作和一切 服役于生活需要的事情都是卑賤而鄙俗的,機械學和實用技 術不夠高尚,為此,他拒絕寫下他的實際發(fā)明與發(fā)現(xiàn),不屑事 后為這些發(fā)明留下著作,僅僅公布了自己純數(shù)學方面的成 就。∞]深受個人價值觀的影響,采用非人道的、“惡”的倫理 取向的工程師在歷史上和現(xiàn)實中也有范例。因發(fā)明用空氣 和水制成氨的方法而獲得諾貝爾獎的德國科學家、工程師弗 里茨?哈伯爾由于個人強烈的民族沙文主義,在第一次世界 大戰(zhàn)中卻為德國制造毒氣用于戰(zhàn)爭!荆玻叮试诂F(xiàn)代技術社會,工 程師經(jīng)過長期形成的個人價值觀,常常成為其倫理選擇的重 要依據(jù)。工程師如果是理性價值觀者,他就會以知識和真理 為中心,注重產(chǎn)品的質量和功能,而可能忽視產(chǎn)品的人性化。 工程師具有政治性價值觀,他就會把權力和地位看得最有價 值,為了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常常采取賄賂上級、夸大工作 業(yè)績等不道德行為。社會性價值觀的工程師則把為社會群 體、他人服務認為是最有價值的,他在從事工程活動中,重視 整體的社會效應和環(huán)境效應,將社會公眾的安全、健康和福 利放在首要的地位。經(jīng)濟性價值觀的工程師往往把實惠和 經(jīng)濟利益最大化作為其追求的目標,他們認為追逐利潤是天 經(jīng)地義的,為了獲取利潤,沒有理由考慮其自身行為所帶來 的道德上的可疑副作用。信奉利己主義的工程師把自我的 利益放在第一位,他們?yōu)榱俗约旱睦娉3W龀鲆恍⿹p害、
66

犧牲集體和他人利益的不道德的行為,比如,某工程師在向 其上司推薦自己親屬經(jīng)營的生產(chǎn)設備時,既不提及自己與賣 主的關系,也不說明該設備的缺點和負面效應,那么,這就是 一種不誠實的欺騙表現(xiàn)。作為功利論者的工程師認為,一個 正確的行為是一個能產(chǎn)生最大用處的行為,或者說是能產(chǎn)生 所有當事人的最大凈利益。他們把成本一效益分析當作金 科玉律,用來指導他們的道德實踐。在一個功利論者的工程 師看來,擬建的化石燃料發(fā)電站所排放的煙塵,其產(chǎn)生的有 害影響只會增長百萬分之一幾率的癌癥死亡率,與發(fā)電帶來 的好處相比,這種風險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而許多公眾則把 造成這種百萬分之一幾率的癌癥死亡率看得是非常不道德

的o[27]
(2)社會文化。每個企業(yè)都生存在特定的社會組織文化 氛圍之中,因而社會文化顯著地影響、甚至決定著企業(yè)內部 人員的道德行為。正如文化中的人類學決定論認為的那樣: “人及美好的生活的向度必須成為藝術與技術的導向!迸荆 我們可以從許多實例中看到社會文化對工程師倫理動機和 行為的決定性影響。比如,在瑞典,因為斯堪的納維亞文化 一直具有重視保護性和系統(tǒng)的安全性的傳統(tǒng)(這在他們完善 的社會福利系統(tǒng)中得到體現(xiàn)),所以,瑞典的沃爾沃汽車制造 廠的工程師們在汽車的設計方面特別注重汽車的安全性和 可靠性,他們首創(chuàng)了夾層(安全)擋風玻璃,1959年采用了第 一個三點式安全帶,并在60年代為沃爾沃汽車設計了雙套 剎車系統(tǒng),分道式轉桿和安全車鎖。【29J再如,東南亞國家 ——緬甸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國民大多數(shù)是佛教徒,由 于受到佛教文化的深刻影響,在他們看來,勞動具有三重功 能:使人獲得利用和發(fā)展才能的機會;使人通過與他人共同 參與一項任務克服自私自利;生產(chǎn)恰當生存所必需的商品和 勞務!肮ぷ髋c悠閑是一個生活的兩個相輔部分,分裂開來 就不能不破壞勞動的喜悅與悠閑的幸福。”他們認為勞動是 獲得幸福的源泉。所以,他們拒絕設計和使用生產(chǎn)流水線以 及自動化的機器,因為它取代了實質上屬于人做的一部分工 作,從而剝奪了他們勞動的快樂。【30]在社會文化中,道德文 化也會對道德行為有一定的作用。美國學者弗里切等人探 討了各國的企業(yè)內部人員(包括工程師)在可能的道德行為 上的差異,發(fā)現(xiàn)日本和美國人更關注環(huán)境污染的合法性和風 險性,而韓國、臺灣人對危險品生產(chǎn)的關心要少得多;加拿大 和香港人較傾向于告發(fā)上級的不道德行為,而日本和臺灣人 則更傾向于掩蓋上級的不道德行為。【31J (3)自然環(huán)境。某一國家或某一地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狀況也 影響著工程師職業(yè)行為的道德取向。工程活動實質上就是 利用自然界的物質和能源將自然人工化的過程。自然環(huán)境 的條件狀況,比如自然資源的豐裕度、地域的氣候狀況、地 貌、地形的構造等因素在工程設計和實施中,無論是從經(jīng)濟 的角度還是從倫理的角度,都是必須要考慮的。日本由于自 然資源匱乏,所以,日本工程師設計的產(chǎn)品基本上都是“短、 小、輕、薄”型的。為了節(jié)省石油資源,日本生產(chǎn)的汽車以小 型的節(jié)能汽車為主來滿足國內消費者的需求,而出口美國的 則是大排量、豪華車型,這主要也是考慮到美國資源豐富的

萬方數(shù)據(jù)  

緣故。意大利是個山地國家,公路曲折、狹窄,意大利的法拉 利汽車公司的設計工程師們常常從人性化的角度來開發(fā)和 設計適合意大利道路狀況的小轎車,盡管這樣會大大增加生 產(chǎn)成本和工藝的難度。這種小轎車具有良好機動性和靈活 性,非常適合在意大利復雜的交通道路上駕駛,因而深受意 大利司機的歡迎。 當前,由于工業(yè)化導致的自然環(huán)境的惡化,其嚴重程度 已不是僅僅影響某一國家或某一地區(qū)了,而是全球性的,是 整個“地球村”。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已經(jīng)向我們發(fā)出了 嚴重警告。 正如美國學者J?T?哈代比喻的那樣,我們大家都是“地 球號”宇宙飛船的乘務員,我們要想繼續(xù)生存下去,就得依靠

社會科學院博士論文.2003.84. [7】(加)M?邦格.技術的哲學輸入和哲學輸出[J].自然科學 哲學問題,1984(1):56. [8]高亮華。人文主義視野中的技術[M].北京:中國社會科 學出版社,1996.14. [9]Staudenmaier M Technology


Storytellers:Reweaving the

Human Fabric Cambridge,Mass.:MITP tess,165.

[10](荷蘭)E?舒爾更.科技文明與人類未來[M].李小兵等 譯.北京:東方出版社。1995.1. [11](美)大衛(wèi)?格里芬.后現(xiàn)代精神[M].王成兵譯.北京:中 央編譯出版社,1998.200. [12]劉大椿等。在真與善之間[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社,2000.46. [13]Mike w.Martin and Roland Sehinzinger.Ethics
Hill Companies,Inc.,1996.385.
in Engi.

宇宙飛船的生命維持系統(tǒng)——空氣、水和土壤繼續(xù)不停地發(fā)
揮作用。我們是經(jīng)驗不足的乘務員,因為我們尚未學會精心 照料和維護我們的宇宙飛船。我們馬虎大意地把毒品傾倒 在我們的宇宙飛船上,傾倒的速度比生命維持系統(tǒng)能夠處理 的速度還要快。每一個人都可以自由地任意污染我們的公

neering(Third Edition)[M].New York:The MeGtaw—

[14][23](德)霍爾斯特?施泰因曼.企業(yè)倫理學基礎[M].李 兆雄譯.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1.40、48. [15][16][19][27]P.AflrneVesilindAlastairS.Gunn.工程、技 術與環(huán)境[M].吳曉東,翁端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3.67—71、73、58、36.

共宇宙飛船——地球,如果我們要在未來的幾十年間繼續(xù)生
存下去,在一定意義上就要看我們調節(jié)和控制這種自由的能 力如何了!案餍衅涫堑淖杂桑瑫o所有的人帶來毀滅”。[32] 正因為“地球號”宇宙飛船是一個孤獨的生命共同體,如 何駕駛好這艘飛船,責任完全落在人類的每一個分子上。工 程活動無論是在規(guī)模上,還是在廣度和深度上,對自然環(huán)境 的破壞影響都要比人類其他活動大得多。所以,今天自然環(huán) 境令人擔憂的狀況,要求工程師的行為及其對環(huán)境的影響應 當遵循一定的道德價值,應當有一個限度,這就是“自然體系 及其各組成部分所能承受的負擔的限度;人體對毒物的耐受 限度;人類行為不致破壞自然平衡的限度;在無情加速的社 會變化中人們及其社會所能經(jīng)受的精神沖擊的限度。"【33J這 一道德底限可以作為工程師在從事工程活動的過程中,判斷 其職業(yè)行為道德與否的依據(jù)。這就要求工程師要像德國當 代技術哲學家漢斯?玻塞爾所說的那樣:“我們有義務不去為 了滿足奢望進行生產(chǎn),有義務不去進行過剩生產(chǎn),這就會迫 使我們進行節(jié)流,而不進行開源。”ⅢJ 【參考文獻】 [1]Jaspers.Origin and Goal
of

[17]陳凡.技術社會化引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 社.1995.10. [18](德)拉普.技術哲學導論[M].劉武等譯.長春:吉林人 民出版社。1988.33. [20]劉則淵,王續(xù)琨.工程?技術?哲學[M].大連:大連理工 大學出社,2000.182—184. [21](日)技街士偷理理事會.技街士。倫理要綢.日本槭械 會社會站.平成11年3月. [22】(法)愛彌爾?涂爾干.職業(yè)倫理與公民道德[M].渠東 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7. [24][31](美)戴維?弗里切.楊斌譯.商業(yè)倫理學[M].北京: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5.63、70. [25](英)貝爾納.歷史上的科學[M].伍況甫等譯.北京:科 學出版社,1981,126. [26]喬法容.經(jīng)濟倫理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32. [28](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后現(xiàn)代文化[M].毛怡紅譯. 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143.

History[M].New Haven:Co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53.115.

[2]Emmanuel



M.Technological Change:Its Impact

Oil

Man

[29]Vdvo

A‘xa-npany

on



Fast

Roll Upward[Z].Automotive

and Society[M].New York:New American Library。1970.
60.

News,5099(October 30,1985),404.
[30](英)E?F?舒馬赫.小的是美好的[M】.虞鴻鈞譯.北京: 商務印書館,1985.32—33. [32](美)J?T?哈代.科學、技術和環(huán)境[M].唐建文譯.北京: 科學普及出版社,1984.117. [33](美)巴巴拉?杜博斯.只有一個地球[M].國外公害資料 編譯組譯.北京:石油化學工業(yè)出版社,1976.268. [34]陳筠泉,殷登祥.新科技革命與社會發(fā)展[M].北京:科 學出版社,2000.177.

[3](德)漢?薩克塞.生態(tài)哲學[M].文韜等譯.北京:東方出 版社.1991.162. [4]甘紹平.科技倫理:一個有爭議的課題[J].哲學動態(tài), 2000(10). [5](美)卡爾?米切姆.技術哲學概論[M].殷登祥譯.天津: 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16. [6]李世新.工程倫理學及其若干主要問題的研究[D].中國

(責任編輯董華)
67

萬方數(shù)據(jù)  

談談工程師的倫理道德問題
作者: 作者單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數(shù): 龍翔, 陳凡 東北大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中心,遼寧,沈陽,110004 科學技術與辯證法 SCIENCE TECHNOLOGY AND DIALECTICS 2007,24(1) 2次

參考文獻(29條) 1.Jaspers Origin and Goal of History 1953 2.Emmanuel G M Technological Change:Its Impact on Man and Society 1970 3.漢·薩克塞;文韜 生態(tài)哲學 1991 4.甘紹平 科技倫理:一個有爭議的課題 2000(10) 5.卡爾·米切姆;殷登祥 技術哲學概論 1999 6.李世新 工程倫理學及其若干主要問題的研究 2003 7.M·邦格 技術的哲學輸入和哲學輸出 1984(01) 8.高亮華 人文主義視野中的技術 1996 9.Staudenmaier M Technology s Storytellers:Reweaving the Human Fabric Cambridge 10.E·舒爾曼;李小兵 科技文明與人類未來 1995 11.大衛(wèi)·格里芬;王成兵 后現(xiàn)代精神 1998 12.劉大椿 在真與善之間 2000 13.Mike w.Martin;Roland Schinzinger Ethics in Engineering 1996 14.霍爾斯特·施泰因曼;李兆雄 企業(yè)倫理學基礎 2001 15.P.AarneVesilind;Alastair S.Gunn;吳曉東;翁端 工程、技術與環(huán)境 2003 16.陳凡 技術社會化引論 1995 17.拉普;劉武 技術哲學導論 1988 18.劉則淵;王續(xù)琨 工程@技術@哲學 2000 19.技術士倫理理事會 技術士の倫理要綱 平成11(03) 20.愛彌爾·涂爾干;渠東 職業(yè)倫理與公民道德 2001 21.戴維·弗里切;楊斌 商業(yè)倫理學 2005 22.貝爾納;伍況甫 歷史上的科學 1981 23.喬法客 經(jīng)濟倫理學 2004 24.彼得·科斯洛夫斯基;毛怡紅 后現(xiàn)代文化 1999 25.Volvo A company on a Fast Roll Upward 1985 26.E·F·舒馬赫;虞鴻鈞 小的是美好的 1985 27.J·T·哈代;唐建文 科學、技術和環(huán)境 1984 28.巴巴拉·杜博斯;國外公害資料編譯組 只有一個地球 1976 29.陳筠泉;殷登祥 新科技革命與社會發(fā)展 2000

本文讀者也讀過(8條) 1. 常鴻飛 論工程師的倫理責任[學位論文]2009

2. 龍翔.Long Xiang 影響工程師倫理取向的因素分析[期刊論文]-中國工程科學2009,11(2) 3. 郭銳 工程師的倫理責任問題研究[學位論文]2006 4. 寧先圣.胡巖.NING Xian-sheng.HU Yan 工程倫理準則與工程師的倫理責任[期刊論文]-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 學版)2007,9(5) 5. 蘇俊斌.曹南燕.SU Jun-bin.CAO Nan-yan 中國工程師倫理意識的變遷——關于《中國工程師信條》19331996年修訂的技術與社會考察[期刊論文]-自然辯證法通訊2008,30(6) 6. 姜波.Jiang Bo 將道德標準納入工程專業(yè)教育之中[期刊論文]-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3) 7. 何放勛 工程師倫理責任教育研究[學位論文]2008 8. 徐海波.程新宇.XU Hai-bo.CHENG Xin-yu 論工程師的倫理困惑及其選擇[期刊論文]-自然辯證法研究 2008,24(8)

引證文獻(2條) 1.黃小軍 淺談工程師的角色倫理[期刊論文]-湖南大眾傳媒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1(3) 2.劉煜.劉周敏 競技體育技術化的風險考量與倫理規(guī)約[期刊論文]-軍事體育進修學院學報 2008(4)

本文鏈接:



  本文關鍵詞:談談工程師的倫理道德問題,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8611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8611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ec1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