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對黑格爾法哲學的批判 ————從“市民社會與政治國家”到“共產主義”
發(fā)布時間:2023-03-30 04:12
黑格爾在《法哲學原理》一書中把法哲學的概念劃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即抽象法、道德以及倫理,在這三個環(huán)節(jié)中抽象法與道德在倫理中實現了統(tǒng)一。倫理自身又分為三個不同的階段:即家庭、市民社會與國家,黑格爾認為在倫理實體中,家庭、市民社會和國家只是客觀倫理實體之間存在的內部差異,最終它們都只是倫理理念自身的發(fā)展。在家庭解體之后隨著出現了一種新形態(tài)也即是市民社會,市民社會在家庭與國家這二者之間扮演著連接作用。從家庭到市民社會表現為倫理精神的一種喪失,而從市民社會到政治國家在倫理精神上凸顯為一種聯合。在這種關系中,作為連接家庭和政治國家的市民社會,便不僅僅是二者的共同基礎,而且在倫理發(fā)展的環(huán)節(jié)中也發(fā)揮著中介作用,是二者的必經階段。在黑格爾看來,作為在家庭和國家二者之間扮演橋梁作用的市民社會,與作為倫理發(fā)展最高階段的國家相比,市民社會還屬于倫理的低級分裂階段,這種低級的階段低于國家,所以最終要被國家揚棄。這種思考問題的方式促使黑格爾在解決市民社會的有關問題時,只能局限于用國家理念來解決市民社會的問題,而不能跳出這種思維方式。而在馬克思的視域中,關于政治國家和市民社會二者關系的考量,無論是傾向于依托政治國家來解...
【文章頁數】:4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導言
第1章 馬克思對黑格爾法哲學進行批判的緣由
1.1 市民社會和政治國家在理念上的統(tǒng)一
1.2 市民社會和政治國家在現實上的分離
第2章 馬克思批判黑格爾法哲學的路徑
2.1 馬克思對黑格爾法哲學的政治批判
2.2 馬克思對黑格爾法哲學的社會批判
2.3 馬克思對黑格爾法哲學的哲學批判
第3章 馬克思對市民社會和政治國家關系的理解與超越
3.1 馬克思對市民社會性質的再理解
3.2 馬克思對政治國家性質的再理解
3.3 共產主義作為超越市民社會和政治國家的終極目標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3775167
【文章頁數】:4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導言
第1章 馬克思對黑格爾法哲學進行批判的緣由
1.1 市民社會和政治國家在理念上的統(tǒng)一
1.2 市民社會和政治國家在現實上的分離
第2章 馬克思批判黑格爾法哲學的路徑
2.1 馬克思對黑格爾法哲學的政治批判
2.2 馬克思對黑格爾法哲學的社會批判
2.3 馬克思對黑格爾法哲學的哲學批判
第3章 馬克思對市民社會和政治國家關系的理解與超越
3.1 馬克思對市民社會性質的再理解
3.2 馬克思對政治國家性質的再理解
3.3 共產主義作為超越市民社會和政治國家的終極目標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37751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775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