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化”的“自然”向度 ——羅爾斯頓環(huán)境哲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8-23 21:03
自然與文化本是對立統(tǒng)一的兩個范疇,隨著環(huán)境問題作為全球問題的日益凸顯,消解文化主導下的自然(文化的自然),構建自然主導下的文化(自然的文化),已經成為緩解人與自然關系的緊張、實現哲學生態(tài)學轉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哲學作為“時代精神的精華”的必然要求。對此,羅爾斯頓認為,構建自然的文化,消解文化的自然,就是要人們樹立并踐行“遵循大自然”的倫理意識和倫理實踐。當然,與生態(tài)極權主義或環(huán)境法西斯主義不同的是:這里的“遵循大自然”并不是要人們從絕對意義上服從大自然,而是“相對意義上的遵循大自然”。洛基山脈的風景之美就是自然主導下的文化在認識論和方法論上的一個典型實例。相對于美國東部文化發(fā)達地區(qū)的那些“被馴化了的風景”而言,它是一處“被遺忘了風景”,一處“大地上的經驗美學”。它告訴我們:不是自然存在于文化之中,而是文化存在于自然之中,文化相對于自然而言不過是短暫或瞬間的存在;相比之下,以文化主導的自然只是本末倒置的存在美學,是飲鴆止渴的文化模式。構建自然主導下的文化,這是自然的內在規(guī)定:自然是生命包括人類生命的孵化基質,是人類文化存在的根基,是人類與非人類“鄰居”們的“共同家園”,是人類“異己”價值...
【文章頁數】:4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文獻綜述
一、本文主題的研究現狀及研究意義
二、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
三、本文寫作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四、重點難點、主要觀點及創(chuàng)新之處
引言
第一章 自然的文化:"遵循大自然"
1.1 相對意義上的遵循大自然
1.2 自組織意義上的遵循自然
1.3 擬倫理意義上的遵循自然
1.4 價值論意義上的遵循自然
1.5 指導教師意義上的遵循自然
第二章 落基山脈:自然主導下的文化
2.1 自然的文化:"被遺忘的存在"
2.2 自然的文化:大地上的經驗美學
2.3 自然的文化:人類的"精神家園"
2.4 文化的自然:美與丑的顛倒
2.5 文化的自然:本末倒置的存在美學
2.6 文化的自然:飲鴆止渴的文化模式
第三章 自然的文化:原野的內在規(guī)定
3.1 原野是生命孵化的基質
3.2 原野是鄰居的家園
3.3 原野是異己的價值存在
第四章 文化的自然向度:哲學的生態(tài)學轉向
4.1 自然:客觀性與絕對性的存在
4.2 自然:先在性的存在
4.3 自然:人類的"棲息地"
4.4 自然:內在價值的負載
4.5 自然:系統(tǒng)性的存在
參考文獻
碩士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環(huán)境倫理學的類型[J]. H.羅爾斯頓,劉耳. 哲學譯叢. 1999(04)
[2]自然的價值與價值的本質[J]. 劉耳. 自然辯證法研究. 1999(02)
[3]遵循大自然[J]. H.羅爾斯頓,楊通進. 哲學譯叢. 1998(04)
[4]生命的長河:過去、現在、未來[J]. 羅爾斯頓. 哈爾濱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6(04)
[5]價值走向原野[J]. 王曉明,霍鋒,李立男. 哈爾濱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6(01)
[6]森林倫理和多價值森林管理(森林的完整和林業(yè)工作者道德的完善密不可分)[J]. 趙鳳山. 哈爾濱師專學報. 1994(04)
本文編號:3678477
【文章頁數】:4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文獻綜述
一、本文主題的研究現狀及研究意義
二、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
三、本文寫作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四、重點難點、主要觀點及創(chuàng)新之處
引言
第一章 自然的文化:"遵循大自然"
1.1 相對意義上的遵循大自然
1.2 自組織意義上的遵循自然
1.3 擬倫理意義上的遵循自然
1.4 價值論意義上的遵循自然
1.5 指導教師意義上的遵循自然
第二章 落基山脈:自然主導下的文化
2.1 自然的文化:"被遺忘的存在"
2.2 自然的文化:大地上的經驗美學
2.3 自然的文化:人類的"精神家園"
2.4 文化的自然:美與丑的顛倒
2.5 文化的自然:本末倒置的存在美學
2.6 文化的自然:飲鴆止渴的文化模式
第三章 自然的文化:原野的內在規(guī)定
3.1 原野是生命孵化的基質
3.2 原野是鄰居的家園
3.3 原野是異己的價值存在
第四章 文化的自然向度:哲學的生態(tài)學轉向
4.1 自然:客觀性與絕對性的存在
4.2 自然:先在性的存在
4.3 自然:人類的"棲息地"
4.4 自然:內在價值的負載
4.5 自然:系統(tǒng)性的存在
參考文獻
碩士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環(huán)境倫理學的類型[J]. H.羅爾斯頓,劉耳. 哲學譯叢. 1999(04)
[2]自然的價值與價值的本質[J]. 劉耳. 自然辯證法研究. 1999(02)
[3]遵循大自然[J]. H.羅爾斯頓,楊通進. 哲學譯叢. 1998(04)
[4]生命的長河:過去、現在、未來[J]. 羅爾斯頓. 哈爾濱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6(04)
[5]價值走向原野[J]. 王曉明,霍鋒,李立男. 哈爾濱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6(01)
[6]森林倫理和多價值森林管理(森林的完整和林業(yè)工作者道德的完善密不可分)[J]. 趙鳳山. 哈爾濱師專學報. 1994(04)
本文編號:36784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678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