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音樂倫理思想及現(xiàn)實意義
發(fā)布時間:2017-12-03 12:04
本文關鍵詞:先秦儒家音樂倫理思想及現(xiàn)實意義
更多相關文章: 儒家學派 音樂倫理思想 哲學 禮樂 諸子百家 價值啟示
【摘要】: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但追溯其來源,先秦時期極為重要,不得不談。這一時期以大思想家孔子為首的諸子百家,開創(chuàng)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文化學術的繁榮。從《論語》到《道德經》,從《墨子》到《管子》,從《呂氏春秋》到《孫子兵法》,這些先秦時期迸發(fā)出來的思想火花至今依舊熊熊燃燒在軍事、經濟、文化等諸多領域。著名學者黃摩崖先生將這一時期視為中華文明的頭顱,帶有信仰、智慧等寓意。而在由分散逐步走向統(tǒng)一的這個歷史階段中,若談諸子百家,首談儒家,而談及儒家,就不能不談所謂“仁”,所謂“禮”,所謂四書,所謂六經。而其中最令人遺憾的則莫過是《易》《書》《詩》《禮》《樂》《春秋》六經中《樂經》的失散。但盡管《樂經》已經失傳,但儒家長期以來對于音樂的研究尤其對于音樂倫理的研究并沒有隨著《樂經》的失傳而消失,并且隨著時代的演變越發(fā)的生動活潑。在當前這樣一個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及經濟社會快速發(fā)展的變革轉型時代,與我國先秦時諸子并立的情況何其相似,加之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自然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社會亟待重樹道德信仰。在這種情況下,便以我國最有代表性的儒家學派作為音樂研究的突破口,從倫理學的角度出發(fā),運用文本文獻分析法、比較分析法、價值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本著研究對照的心態(tài),將倫理學研究的框架與對儒家音樂的研究結合起來,在試著對儒家音樂背后的倫理學思想研究的同時,與當時各個流派間的音樂倫理思想進行比較,試著找出在儒家音樂倫理背后所隱藏著的長盛不衰的價值觀念,以期能夠找到符合當代的價值啟示和借鑒意義。對于儒家音樂倫理的研究,是要從倫理學的視角,運用倫理學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手段來分析儒家對于音樂研究所產生的各種道德現(xiàn)象,界定對于儒家音樂倫理思想的認識,闡明儒家音樂倫理的本質與特征,論證儒家音樂倫理思想存在的合理性和積極性,通過探究對儒家音樂倫理的研究從而找到一些具有現(xiàn)實意義參考價值的結論。在上述研究思想的指導下,本文分為了六個部分來論述。第一個部分主要介紹了本文的研究課題引出的意義及方法。第二部分歸納總結了國內外相關的研究綜述以及啟示。第三部分主要對儒家的思想、儒家倫理思想和儒家的禮樂思想的界定和梳理。第四部分論述了個人、國家和政治在儒家音樂倫理思想中的體現(xiàn)以及善美的界定和音樂倫理含義的解釋。第五部分通過對墨家、道家、法家、兵家、雜家和陰陽家的音樂倫理思想與儒家音樂倫理思想進行比較和整理。第六部分是將儒家音樂倫理思想對現(xiàn)代教育、家庭、社會、人格、政治以及經濟方面的啟示進行了歸納和總結。
【學位授予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B82-05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雷紅薇,武秀芝;試論音樂與道德建設的關系及其意義[J];河南社會科學;2005年05期
,本文編號:12486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248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