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道德倫理論文 >

中庸的主敬修養(yǎng)論——以高攀龍思想為例

發(fā)布時間:2017-11-15 16:09

  本文關鍵詞:中庸的主敬修養(yǎng)論——以高攀龍思想為例


  更多相關文章: 高攀龍 主敬 主一 無適


【摘要】:在道德修養(yǎng)工夫上,高攀龍重提程朱之學,以矯王學末流狂肆之弊。他的修養(yǎng)工夫尤重主敬,其主敬思想基本繼承程朱之義,但也受惠于陽明學的激蕩,既避免了程朱主敬過于拘迫,"似中而欠庸"的流弊,也扭轉(zhuǎn)了陽明學者在敬畏天命處不足,"似庸而未中"的偏頗,可謂"中庸"的主敬說。
【作者單位】: 天津社會科學院倫理學研究所;
【分類號】:B825
【正文快照】: 高攀龍(1562—1626),初字云從,后改字存之,別號景逸,學者稱景逸先生(以下均稱其別號)。景逸是明代末期較有影響的一位理學家,也是當時著名的政治人物、東林黨的領袖之一。在道德修養(yǎng)工夫上,他重提程朱之學以糾正王學流弊,主張“學問起頭要知性,中間要復性,了手要盡性,只一性而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振國;蒲松齡癡狂意象論[J];蒲松齡研究;2003年01期

2 江海;從四無說看王陽明的四句教[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3 劉宏;;宋明理學家對《大學》主旨定位之差異[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4 胡萬年;王陽明良知自律的研究——兼與康德意志自律比較[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5期

5 翟奎鳳;;致良知與致中和——王陽明中和論思想發(fā)微[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6 徐強;;“主賓之辨”與朱熹的認識思想[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7 趙妙法;;朱熹的是非觀[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8 楊國榮;;心學的意義之境[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9 尉利工;;論王畿與錢德洪對王陽明“四句教”的不同詮釋路徑[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10 陳時龍;晚明書院結(jié)群現(xiàn)象研究——東林書院網(wǎng)絡的構(gòu)成、宗旨與形成[J];安徽史學;2003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翻翻;;淺析平壩第一進士陳法與王陽明的思想文化淵源[A];2011年貴州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徐永文;;王陽明與書院關系考論[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3 李旭;;和諧中的自由——從《中庸》和《樂記》引發(fā)的政治哲學思考[A];全國社會科學院系統(tǒng)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第十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4 戴兆國;;朱子《大學章句》與王陽明《大學古本旁釋》比較研究[A];閩學與武夷山文化遺產(chǎn)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5 朱承;;朱熹格物學說的傾向和矛盾[A];朱熹理學與晉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6 周天慶;徐朝旭;;靜、虛工夫與明中后期儒、道交涉——以朱熹后學蔡清為例[A];朱熹理學與晉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7 田智忠;;即氣論仁——朱子仁學思想的精神特質(zhì)[A];朱熹理學與晉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田智忠;;朱子“中和之悟”的工夫論解讀[A];朱熹理學與晉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9 王曉昕;;論“知行合一,協(xié)力爭先”[A];貴陽市經(jīng)濟社會文化大發(fā)展與生態(tài)文明建設理論研究[C];2010年

10 劉麗莉;;心靈和諧與社會和諧——從王陽明的心性之學談起[A];“和諧發(fā)展與貴州小康社會建設”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美宏;生生之道與圣人氣象:北宋五子萬物一體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吳保傳;社會與學術:黃宗羲與明清學術思想史的轉(zhuǎn)型[D];西北大學;2010年

3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倫價值的重構(gòu)[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吳倩;儒家超越之路的現(xiàn)代探尋[D];南開大學;2010年

5 趙慶燦;新理學與中國哲學的現(xiàn)代轉(zhuǎn)型[D];南開大學;2010年

6 張獻忠;從精英文化到大眾傳播[D];南開大學;2010年

7 郭勝坡;二十世紀易學本體論的兩條基本路向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8 劉軍;顧憲成與晚明東林運動——傳統(tǒng)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9 潘新麗;中國傳統(tǒng)醫(yī)德思想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10 鄒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紀贛閩粵邊區(qū)的社會變遷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忠彬;淺析明代皇族宗室犯罪問題[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黃漫遠;明中后期儒學平民化進程中書院教師角色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劉學貴;明代文人與廬山關系考述[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肖志珂;張君勱論德與知[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藍韶昱;中越邊境土司社會互動與認同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6 冷蘭蘭;儒家之“勇”的倫理意蘊[D];湖南工業(yè)大學;2010年

7 劉宏;《人譜》與蕺山學[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8 吳松;偶開天眼覷紅塵[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9 陳偉奇;中國古代刑法親屬容隱制探析[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10 陳利娟;謝良佐哲學思想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時習之;;“慎獨·主敬·求仁·習勞”——曾國藩“日課四條”《教子書》[J];現(xiàn)代養(yǎng)生;2007年01期

2 文必方;論程朱“主敬”的工夫和境界[J];嘉應大學學報;1997年04期

3 劉雪紅;李靜;;朱熹“主敬”說探微[J];大眾文藝;2010年08期

4 金仁權(quán);論李n啥猿討臁爸骶礎彼枷氳難鍥鶾J];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5 張閏洙;退溪的“敬”論與朱熹的主敬思想[J];中國哲學史;1998年01期

6 王愛紅;;從“主敬”思想看朱熹的主體修養(yǎng)論[J];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素質(zhì)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7 何錫蓉;從“入靜”到“主敬”的轉(zhuǎn)變看中國哲學對佛學的吸收與整合[J];社會科學;2002年07期

8 楊新;;,

本文編號:119039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19039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f668d***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