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范》的政治價值綜述
本文關(guān)鍵詞:《洪范》的政治價值綜述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洪范》 古代 政治文明 政治倫理
【摘要】:《洪范》將古代政治文明中的倫理道德思想以及政治行為手段升華為了一種政治文化,將《洪范》置于古代政治文明的大背景中進行研究,對于了解人類政治文明的發(fā)展,推動社會進步,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單位】: 成都師范學院;
【關(guān)鍵詞】: 《洪范》 古代 政治文明 政治倫理
【基金】:四川省科技廳課題“思政教師專業(yè)化道路的探索與突破”(CDW3090-XW2013)
【分類號】:B82-092
【正文快照】: 《洪范》是《尚書》中的名篇,其內(nèi)容豐富,涉及許多為君者治理國家的統(tǒng)治經(jīng)驗,即“洪范九疇”。其中“皇極”是帝王統(tǒng)治的核心思想,其他各疇均為實現(xiàn)“皇極”所施行的方法與手段。作為統(tǒng)治大法,《洪范》具有多重政治特色,既具有“向民于福”的政治倫理色彩,同時也折射出強化君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黨明德;中國封建社會家齊國治天下平方略實施初探[J];濟南大學學報;2000年06期
2 曹松羅;論《洪范》之五事[J];揚州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華;《洪范》與先秦思想[D];吉林大學;2011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曹松羅;;《尚書·洪范》尚五商代說續(xù)證[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2 曹松羅;;《尚書·洪范》尚五商代說[J];揚州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3 彭文會;黃希庭;;美德幸福觀:一個古老而充滿活力的話題[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4期
4 丁四新;;近九十年《尚書·洪范》作者及著作時代考證與新證[J];中原文化研究;2013年05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張華;《洪范》與先秦思想[D];吉林大學;2011年
2 李軍靖;《洪范》與古代政治文明[D];鄭州大學;2005年
3 薛勝利;制度的根植與異化:經(jīng)濟發(fā)展中的制度變遷與經(jīng)濟績效[D];吉林大學;2012年
4 潘莉;《尚書》文體類型與成因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3年
5 崔海鷹;孔傳《古文尚書》淵源與成書問題探論[D];曲阜師范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侯宏堂;“天人合一”觀早期發(fā)生歷程[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5期
2 于文哲;;史佚考論——兼論《周書》、《周頌》、《周易》的編撰者[J];北方論叢;2008年06期
3 張紫葛 ,高紹先;論《洪范》的法學意義[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6年02期
4 童明倫;論《洪范》篇是我國古代政治文化綱領(lǐng)[J];重慶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04期
5 戴葉林;;孟子仁政中“民本思想”的透視[J];常州輕工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6 張懷通;;由“以數(shù)為紀”看《洪范》的性質(zhì)與年代[J];東南文化;2006年03期
7 吳銳;我國天人關(guān)系起源與演變的歷程[J];東岳論叢;1996年03期
8 孫以楷,,解光宇;老子與《尚書》[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06期
9 梁韋弦;;《尚書·洪范》與漢易卦氣學[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10 梅良勇;楊晶;;管子的水本原論研究[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楊松賀;德在孔子思想體系中的地位[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2 張兵;《洪范》詮釋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3 李軍靖;《洪范》與古代政治文明[D];鄭州大學;2005年
4 薛柏成;墨家思想的淵源及歷史影響新探[D];吉林大學;2006年
5 萬光軍;孟子仁義思想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鄭涵;北宋《洪范》學簡論[J];中州學刊;1981年02期
2 陳士強;;試論《洪范》哲學思想的原始形態(tài)及其衍變[J];學術(shù)月刊;1982年11期
3 曹應旺;《洪范》經(jīng)濟思想淺見[J];江淮論壇;1983年04期
4 賈延利;;《洪范》中的“曰”字探異[J];中醫(yī)藥文化;1991年03期
5 朱本源;《洪范》──中國古代文明的活的靈魂[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01期
6 宋道貴;崔發(fā)展;;以政教為本:論北宋《洪范》學的義理化轉(zhuǎn)向[J];孔子研究;2013年06期
7 畢寶魁;;陰陽五行與二十八宿[J];教師博覽;2009年01期
8 李軍靖;《洪范》著作時代考[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9 張兵;;漢代《洪范》詮釋文獻及其詮釋特點[J];理論學刊;2011年03期
10 張兵;;“五行災異”之辯與圖、數(shù)化——宋代《洪范》詮釋特點述論[J];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年01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民;河洛文化與《尚書•洪范》[N];光明日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李軍靖;《洪范》與古代政治文明[D];鄭州大學;2005年
2 張兵;《洪范》詮釋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3 張華;《洪范》與先秦思想[D];吉林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吳建偉;宋代《洪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于華;兩岸《洪范》學比較研究(1949-2011)[D];曲阜師范大學;2013年
3 孟莉;箕子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0911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091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