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泰山神靈變遷與進香地理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7-30 17:09
本文關鍵詞:明清時期泰山神靈變遷與進香地理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泰山神祗 香客分布 香客構成 進香路線 東岳廟 碧霞元君廟
【摘要】: 泰山信仰即以泰山神(民間化后稱為東岳大帝)和碧霞元君為主的宗教神靈信仰。泰山信仰源自于遠古的山岳崇拜,先秦秦漢時期,在秦皇漢武封禪活動的推動下,泰山信仰進一步發(fā)展。魏晉南北朝時期,泰山從抽象的山岳之神完成了人格化過程,這為其信仰的進一步擴展奠定了基礎。唐宋時期,泰山神納入國家中祀之列,泰山行宮已開始出現(xiàn),民間的“東岳廟會”和“香社”亦已出現(xiàn)并趨于成熟。歷金元至明清,各府州縣已普遍建立起東岳廟。與泰山神相較,碧霞元君形成較晚,其形象雖早在漢唐的詩歌、道書中已出現(xiàn),但至宋初其信仰才最終形成,祠宇才開始出現(xiàn),地位也在泰山神之下。后來在道教及國家的推動下,其信仰開始擴展,歷金元至明清達到鼎盛時期,在民間碧霞元君的地位已赫然凌駕于東岳大帝之上。 明清時期,隨著泰山行宮在全國的建立、泰山文化在全國的傳播及碧霞元君信仰的深入人心,泰山信仰達到鼎盛時期。此種情況下,各社會階層紛紛奔赴泰山,拜謁于泰山神下,成為泰山忠實的香客。泰山香客人數(shù)多,分布廣,其進香活動影響大,是泰山文化研究中的一個重要群體。他們從四面八方齊聚泰安,登臨泰山,開辟了四通八達的朝山進香之路。而香客對泰山信仰了解的深入,又推動了泰山信仰的進一步傳播。明清時期,東岳廟、碧霞元君廟在各地的紛紛建立即各階層共同作用的結果。 本文旨在研究兩大神主在泰山的發(fā)展歷程,分析明清時期兩者地位的變化及原因;從歷史地理學角度對香客的地域分布、香客的進香路線作以研究;并對明清時期泰山香客的構成、東岳廟、碧霞元君廟的分布及擴展原因作以探討。
【關鍵詞】:泰山神祗 香客分布 香客構成 進香路線 東岳廟 碧霞元君廟
【學位授予單位】:暨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K928.6
【目錄】: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7
- 目錄7-9
- 緒論9-19
- 一 選題目的與意義9-10
- 二 學術史回顧10-16
- 三 相關概念、研究方法、材料運用及文章結構16-19
- 第一章 明代以前泰山主要神祗變遷19-31
- 第一節(jié) 泰山神悠久的信仰歷史與明代以前的獨尊地位19-22
- 第二節(jié) 碧霞元君信仰的初步形成與明代以前的附屬地位22-27
- 第三節(jié) 泰山兩大神靈與國家祭祀、道教的關系27-30
- 小結30-31
- 第二章 明清時期泰山主要神祗的變遷及原因分析31-42
- 第一節(jié) 明清時期泰山主要神祗祭祀地點的分布31-32
- 第二節(jié) 明清時期泰山神地位的變遷32-36
- 第三節(jié) 明清時期碧霞元君地位的變遷36-38
- 第四節(jié) 泰山主要神祗地位變遷的原因分析38-41
- 小結41-42
- 第三章 泰山香客的地域分布42-57
- 第一節(jié) 香社碑所反映的香客分布43-52
- 第二節(jié)題刻、楹聯(lián)所反映的香客分布52-54
- 第三節(jié)影響泰山香客分布的因素54-55
- 小結55-57
- 第四章 泰山香客的構成57-73
- 第一節(jié) 明清時期泰山香客的構成57-69
- 第二節(jié) 各階層進香的原因分析69-71
- 小結71-73
- 第五章 泰山進香路線的考察73-89
- 第一節(jié) 泰山朝山道路的內外劃分73-74
- 第二節(jié) 山內神道74-83
- 第三節(jié) 山外道路83-88
- 小結88-89
- 第六章 明清時期泰山信仰的地域擴展及原因分析89-124
- 第一節(jié) 明清時期東岳廟的地域分布89-104
- 第二節(jié) 明清時期碧霞元君廟的地域分布104-118
- 第三節(jié) 泰山信仰擴展的原因分析118-123
- 小結123-124
- 結語124-128
- 參考文獻128-155
- 在校期間發(fā)表論文清單155
【引證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張宇;蒲縣東岳廟會和“四醮朝山”[D];山東大學;2012年
2 趙京;明代中后期的商人旅游[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3 王森;秦漢至明清華山祠廟地理分布與空間變遷[D];廣西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5952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dllw/59526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