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懷舊意象及其空間性建構——以中山大學為例
發(fā)布時間:2017-05-21 14:17
本文關鍵詞:大學的懷舊意象及其空間性建構——以中山大學為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以中山大學校友作為調研對象,采用目的性抽樣法,通過深度訪談和繪制校園意象地圖2種方法獲取原始資料,援引城市意象和城市空間性理論,探討大學的懷舊意象及其空間性建構,發(fā)現(xiàn):①大學具有指示性與評價性懷舊意象,受到大學的客觀物質環(huán)境、校友不同的個人經(jīng)歷、生活路徑、畢業(yè)時間和性別等影響;②大學基于懷舊意象形成的空間性具有物質性、權力性和情感性3個維度,即大學的懷舊空間性以物質性為載體,以情感性為主導,同時情感性與權力性彼此沖突與融合,使之成為修復性懷舊空間和反思性懷舊空間的矛盾統(tǒng)一體。研究驗證并補充了以往人文地理學對懷舊及空間研究的相關結論,并對高校校友資源建設和校友制度制定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作者單位】: 華南師范大學旅游管理系;華南師范大學文化產(chǎn)業(yè)與文化地理研究中心;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地理系;
【關鍵詞】: 懷舊 意象 空間性 新文化地理學 中山大學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1201137、41171125、41201140、41171128)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S2011010005996、10251063101000007)資助
【分類號】:K901.6
【正文快照】: 懷舊(nostalgia)一詞源于希臘語,意義為對家(nostos)的渴望(algia)[1]。有關懷舊的研究已經(jīng)滲透到各個人文社會學科中。對于地理學來說,懷舊則是一個空間的問題,這種情感與不同空間尺度的時空延伸緊密地連結在一起[2]。Lowenthal[3]最早從地理學視角提出了“懷舊”概念,認為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蕾蕾;從新文化地理學重構人文地理學的研究框架[J];地理研究;2004年01期
2 保繼剛;朱z
本文編號:3839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dllw/38393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