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政黨論文 >

我國蒙古族青少年國家認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01 03:49
  公民對國家的認同是一國政治穩(wěn)定的核心要素之一,尤其在多民族國家,這種認同顯得格外重要。自近代民族國家出現(xiàn)以來,公民對國家的認同和對民族的認同是一致的,這也是這些國家長期穩(wěn)定的重要原因。然而隨著第三次民族主義浪潮的發(fā)展,在許多多民族國家內(nèi)部出現(xiàn)了該國成員對于國家的認同和對本民族的認同不一致的現(xiàn)象,這一現(xiàn)象使得這些國家出現(xiàn)了嚴重的動亂,一些國家甚至出現(xiàn)分崩離析的悲劇。我國自建國以來,一直十分重視促進各民族成員對于國家認同和民族認同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的制度建設,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即是最好的實踐。改革開放以來的三十多年,是我國歷史上從民族認同到國家認同的理論與實踐加快發(fā)展的時期,也是在社會變革時期從民族認同到國家認同最容易產(chǎn)生、甚至激化各種矛盾的時期。許多社會矛盾由于公民對國家認同和民族認同的失調(diào)而產(chǎn)生。蒙古族青少年是蒙古族內(nèi)部一個特殊的群體。一方面,他們年輕而富有活力,正是思維最活躍和接受外來事物最迅速的一個群體,異族文化對他們的影響也是最為顯著;另一方面,他們是接受現(xiàn)代化教育較多的群體,同時也是接受主流文化和受主流文化影響最多的群體。由于性別、漢族朋友的數(shù)量、掌握漢語的水平、家庭狀況和地理等因素的影響... 

【文章來源】:西北師范大學甘肅省

【文章頁數(shù)】:6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導論
    一、問題的提出
    二、文獻綜述
    三、研究的意義及方法
第一章 多民族國家的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
    第一節(jié) 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的內(nèi)涵
        一、民族認同的概念
        二、國家認同的概念
        三、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的關系
    第二節(jié) 多民族國家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的失諧
        一、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的現(xiàn)實差異
        二、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失諧的原因
    第三節(jié) 我國引導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和諧共存的制度安排
        一、我國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階段性探索
            (一) 土地革命時期(1921 年到1937 年)
            (二)抗日戰(zhàn)爭時期(1937 年到 1945 年)
            (三)解放戰(zhàn)爭時期(1945 年到 1949 年)
        二、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的成立——民族政策的重要實踐
        三、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對提高蒙古族國家認同感的積極作用
第二章 我國蒙古族青少年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的現(xiàn)狀
    第一節(jié) 我國蒙古族青少年國家認同現(xiàn)狀
        一、我國蒙古族青少年國家認同
        二、我國蒙古族青少年民族認同
        三、我國蒙古族青少年國家認同與民族認同的比較分析
        四、我國蒙古族青少年國家認同的發(fā)展趨勢
            (一) 蒙古族青少年年齡發(fā)展趨勢
            (二)國家認同的各維度發(fā)展趨勢
    第二節(jié) 變動中的我國蒙古族青少年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
        一、性別因素
        二、漢族朋友的數(shù)量
        三、語言文字因素
        四、家庭因素
        五、居住地區(qū)的影響
第三章 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的諧同路徑
    第一節(jié) 國家認同與民族認同和諧共存的對策建議
        一、大力發(fā)展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經(jīng)濟
        二、建構一元政治意識形態(tài)
        三、積極回應少數(shù)民族權利的訴求
    第二節(jié) 提高我國蒙古族青少年國家認同感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對內(nèi)蒙古地區(qū)基礎教育事業(yè)的重視
        二、加強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的教育
        三、貫徹“多元一體化教育”理念
參考文獻
后記
附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漢族社區(qū)少數(shù)民族的文化疏離感研究[J]. 楊東,金釗,黎櫻,張進輔,張慶林.  社會學研究. 2009(03)
[2]族群認同與國家認同:和諧何以可能[J]. 張友國.  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5)
[3]新疆南疆維吾爾族青少年國家認同調(diào)查[J]. 王嘉毅,常寶寧,丁克賢.  新疆社會科學. 2008(04)
[4]從認同的基本特性看族群認同與國家認同的關系[J]. 錢雪梅.  民族研究. 2006(06)
[5]民族發(fā)展政治學的理論和方法[J]. 賀金瑞.  中央民族大學學報. 2006(06)
[6]族際政治民主化:多民族國家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課題[J]. 王建娥.  民族研究. 2006(05)
[7]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在中國的形成和演進[J]. 周平.  云南行政學院學報. 2005(04)
[8]國內(nèi)近百年來民族和族群研究評述[J]. 祁進玉.  廣西民族研究. 2005(02)
[9]理解民族關系的新思路——少數(shù)族群問題的“去政治化”[J]. 馬戎.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4(06)
[10]現(xiàn)代政黨制度與我國的民主政治建設——談民主的政治性[J]. 榮仕星.  中央民族大學學報. 2004(05)

碩士論文
[1]11至20歲青少年的國家認同及其發(fā)展[D]. 陳晶.華中師范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46946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dllw/346946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30f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