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城農民工培訓方式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5-06 12:16
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是各個國家工業(yè)化過程中必然要經歷的過程,我國也不例外。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速度及規(guī)模不斷提升,如何才能幫助農村剩余勞動力順利平穩(wěn)地轉化為城市居民,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加強農民工的培訓,提高農民工素質和技能,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加強農民工的培訓,讓農民工學習一門技能,掌握在城市生活的本領,對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推進工業(yè)化進程,加快城鄉(xiāng)一體化進程,維護社會穩(wěn)定,促進社會和諧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國內有關農民工培訓方面的研究日益豐富,對農民工培訓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然而,目前研究內容集中在農民工培訓的組織體系、農民工培訓的課程體系、農民工培訓的保障體系研究等方面。與農民工有關的農民工培訓方法、培訓方式的研究極為有限。目前,我國農民工培訓的主要采取傳統(tǒng)的培訓方式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并且,傳統(tǒng)培訓方式不能有效針對農民工的需求和特點,因此,培訓效果很不明顯。本文從研究適宜農民工培訓的方式的角度出發(fā),通過對“西安新市民社區(qū)學習中心”和西安“新市民大學班”農民工培訓經驗的實證總結,結合農民工培...
【文章來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陜西省
【文章頁數】: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義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1.5 研究綜述
2. 與農民工培訓有關的理論分析
2.1 成人教育理論
2.1.1 成人的學習特點
2.1.2 影響成人的學習因素
2.1.3 實施成人培訓的基本要求
2.2 農村成人教育特點及對策
2.2.1 農村成人特點
2.2.2 促進農村成人教育的對策
2.3 農民工培訓理論
2.3.1 農民工培訓特點
2.3.2 農民工培訓方式研究
3. 農民工培訓方式的現狀及問題分析
3.1 農民工培訓方式的現狀
3.2 農民工培訓方式存在的問題
3.2.1 培訓手段陳舊,方式單一,缺乏實踐性
3.2.2 缺乏培訓效果跟蹤反饋機制
3.2.3 農民工培訓方式具有封閉性,人際關系淡化
4. 西安市農民工培訓方式案例
4.1 “西安新市民社區(qū)學習中心”的有益實踐
4.1.1 機構服務項目介紹
4.1.2 “新市民社區(qū)學習中心”培訓設計特點
4.1.3 “西安新市民社區(qū)學習中心”培訓經驗的總結
4.2 “西安新市民大學班”的積極探索
4.2.1 “新市民大學班”的介紹
4.2.2 “新市民大學班”培訓設計特點
4.2.3 “新市民大學班”培訓經驗的總結
5. 完善農民工培訓方式的對策研究
5.1 實施多樣化的培訓教學方法
5.1.1 適宜應用的多樣化農民工培訓教學方法
5.1.2 實施多樣化農民工培訓教學方法的改革措施
5.2 強化培訓過程的實踐性
5.3 完善培訓效果跟蹤反饋機制
5.4 建立學員共享資源
5.4.1 加強學員共享資源平臺等建設
5.4.2 學員共享資源途徑分析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發(fā)展權視角下的農民工培訓政策[J]. 戴烽,劉書岑. 農業(yè)考古. 2009(06)
[2]返鄉(xiāng)農民工職業(yè)技能培訓的影響因素及對策[J]. 趙麗華. 職業(yè)技術教育. 2009(28)
[3]淺談返鄉(xiāng)農民工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培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李秀瓊,唐進之. 科技資訊. 2009(24)
[4]農民工培訓的現狀及對策[J]. 徐獻紅. 世紀橋. 2009(11)
[5]最薄弱的農村教育環(huán)節(jié)[J]. 孫英蘭. 瞭望. 2009(12)
[6]新農村建設時期農民工培訓的理論與實踐[J]. 劉輝,曾福生. 湖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05)
[7]加大農村人力資本投資緩減“民工荒”[J]. 裴勁松,劉麗娟. 中國人力資源開發(fā). 2006(07)
[8]對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中職業(yè)教育問題的調查[J]. 成光琳. 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 2006(18)
[9]人力資源視角下的農民工培訓[J]. 胡小鳳,姜惠芬. 職業(yè)教育研究. 2006(04)
[10]德、英、美、日四國高職教育概況及其亮點探討[J]. 王成濤.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教育研究. 2006(01)
碩士論文
[1]農民工職業(yè)培訓的多元合作機制研究[D]. 李淑娟.浙江工業(yè)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171907
【文章來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陜西省
【文章頁數】: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義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1.5 研究綜述
2. 與農民工培訓有關的理論分析
2.1 成人教育理論
2.1.1 成人的學習特點
2.1.2 影響成人的學習因素
2.1.3 實施成人培訓的基本要求
2.2 農村成人教育特點及對策
2.2.1 農村成人特點
2.2.2 促進農村成人教育的對策
2.3 農民工培訓理論
2.3.1 農民工培訓特點
2.3.2 農民工培訓方式研究
3. 農民工培訓方式的現狀及問題分析
3.1 農民工培訓方式的現狀
3.2 農民工培訓方式存在的問題
3.2.1 培訓手段陳舊,方式單一,缺乏實踐性
3.2.2 缺乏培訓效果跟蹤反饋機制
3.2.3 農民工培訓方式具有封閉性,人際關系淡化
4. 西安市農民工培訓方式案例
4.1 “西安新市民社區(qū)學習中心”的有益實踐
4.1.1 機構服務項目介紹
4.1.2 “新市民社區(qū)學習中心”培訓設計特點
4.1.3 “西安新市民社區(qū)學習中心”培訓經驗的總結
4.2 “西安新市民大學班”的積極探索
4.2.1 “新市民大學班”的介紹
4.2.2 “新市民大學班”培訓設計特點
4.2.3 “新市民大學班”培訓經驗的總結
5. 完善農民工培訓方式的對策研究
5.1 實施多樣化的培訓教學方法
5.1.1 適宜應用的多樣化農民工培訓教學方法
5.1.2 實施多樣化農民工培訓教學方法的改革措施
5.2 強化培訓過程的實踐性
5.3 完善培訓效果跟蹤反饋機制
5.4 建立學員共享資源
5.4.1 加強學員共享資源平臺等建設
5.4.2 學員共享資源途徑分析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發(fā)展權視角下的農民工培訓政策[J]. 戴烽,劉書岑. 農業(yè)考古. 2009(06)
[2]返鄉(xiāng)農民工職業(yè)技能培訓的影響因素及對策[J]. 趙麗華. 職業(yè)技術教育. 2009(28)
[3]淺談返鄉(xiāng)農民工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培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李秀瓊,唐進之. 科技資訊. 2009(24)
[4]農民工培訓的現狀及對策[J]. 徐獻紅. 世紀橋. 2009(11)
[5]最薄弱的農村教育環(huán)節(jié)[J]. 孫英蘭. 瞭望. 2009(12)
[6]新農村建設時期農民工培訓的理論與實踐[J]. 劉輝,曾福生. 湖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05)
[7]加大農村人力資本投資緩減“民工荒”[J]. 裴勁松,劉麗娟. 中國人力資源開發(fā). 2006(07)
[8]對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中職業(yè)教育問題的調查[J]. 成光琳. 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 2006(18)
[9]人力資源視角下的農民工培訓[J]. 胡小鳳,姜惠芬. 職業(yè)教育研究. 2006(04)
[10]德、英、美、日四國高職教育概況及其亮點探討[J]. 王成濤.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教育研究. 2006(01)
碩士論文
[1]農民工職業(yè)培訓的多元合作機制研究[D]. 李淑娟.浙江工業(yè)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1719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dllw/317190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