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原創(chuàng)科幻圖書出版創(chuàng)新研究
本文關鍵詞:我國原創(chuàng)科幻圖書出版創(chuàng)新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原創(chuàng) 科幻圖書 出版創(chuàng)新
【摘要】:本文首先對原創(chuàng)科幻圖書做了界定,在此基礎上回顧我國科幻出版的五個主要發(fā)展階段并指出目前科幻圖書出版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fā)展時期。文章還揭示了科幻圖書的科技傳播價值、經濟價值和娛樂價值,說明研究原創(chuàng)科幻圖書出版是大有裨益的。以上述內容為起點,本文把2011—2015年出版的原創(chuàng)科幻圖書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通過將其與2011年以前的原創(chuàng)科幻圖書出版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了近五年原創(chuàng)科幻圖書出版市場呈現(xiàn)出了良好的態(tài)勢。但是,由于這一市場的不成熟,原創(chuàng)科幻圖書出版的各相關方都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如選題的跟風、營銷的單一、職業(yè)作家的缺乏、發(fā)行渠道的狹窄、讀者的需求差異等。各方問題的出現(xiàn)增加了原創(chuàng)科幻圖書出版的難度,出版方要站在讀者本位的基礎上研究創(chuàng)新出版策略,包括異質化出版、規(guī)模化出版、全方位營銷、尋求國家支持,這些策略是以出版者的角度綜合考慮科幻市場各方矛盾的基礎上產生的,能夠更好的促進原創(chuàng)科幻圖書出版市場的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原創(chuàng) 科幻圖書 出版創(chuàng)新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239.2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緒論10-15
- 第1章 原創(chuàng)科幻的基本理論15-20
- 1.1 我國原創(chuàng)科幻圖書的定義及發(fā)展15-18
- 1.1.1 原創(chuàng)科幻圖書的定義15-16
- 1.1.2 原創(chuàng)科幻的發(fā)展16-18
- 1.2 原創(chuàng)科幻圖書的出版價值18-20
- 1.2.1 科技傳播價值18
- 1.2.2 經濟價值18
- 1.2.3 娛樂價值18-20
- 第2章 我國原創(chuàng)科幻圖書出版市場對比分析20-30
- 2.1 2011年以前的原創(chuàng)科幻圖書市場狀況20-23
- 2.1.1 出版規(guī)模有限,成人科幻匱乏20-21
- 2.1.2 新生代作者初現(xiàn),科幻交流圈狹小21-22
- 2.1.3 出版渠道限制,銷售通路不暢22
- 2.1.4 讀者集中在小群體內22-23
- 2.2 2011年以來,原創(chuàng)科幻圖書市場變化23-30
- 2.2.1 科幻出版呈上升態(tài)勢23-26
- 2.2.2 作者群體擴展,市場聯(lián)系加強26-28
- 2.2.3 銷售渠道更為暢通28
- 2.2.4 讀者群擴展,需求多樣28-30
- 第3章 我國原創(chuàng)科幻圖書出版問題分析30-41
- 3.1 科幻圖書出版者問題分析30-33
- 3.1.1 選題跟風過度,缺乏風格定位30-31
- 3.1.2 輕視編排設計,形式內容脫離31-32
- 3.1.3 專業(yè)編輯缺乏,品牌樹立困難32-33
- 3.1.4 宣傳力度不足,,缺乏市場思考33
- 3.2 科幻圖書作者問題分析33-36
- 3.2.1 缺乏職業(yè)作家,作品質量偏低33-35
- 3.2.2 市場敏感度低,營銷主動性差35-36
- 3.2.3 互動創(chuàng)作欠缺,讀者溝通不暢36
- 3.3 科幻圖書發(fā)行者問題分析36-38
- 3.3.1 發(fā)行渠道偏窄,缺乏必要宣傳36-37
- 3.3.2 銷售渠道混亂,讀者溝通不足37-38
- 3.3.3 科幻書店難尋,專業(yè)渠道缺乏38
- 3.4 科幻圖書讀者問題分析38-41
- 3.4.1 歷史觀念制約,大眾讀者有限39
- 3.4.2 讀者認知不同,需求存在差異39-40
- 3.4.3 選擇盜版圖書,版權意識淡薄40-41
- 第4章 我國原創(chuàng)科幻圖書出版創(chuàng)新策略41-53
- 4.1 科幻圖書的異質化出版41-45
- 4.1.1 選題多樣化,細分科幻市場41-43
- 4.1.2 編排差異化,設計展現(xiàn)個性43-44
- 4.1.3 形式多元化,重視電子出版44-45
- 4.2 科幻圖書的規(guī)�;霭�45-48
- 4.2.1 培養(yǎng)職業(yè)作家,提高作品質量46
- 4.2.2 培育成熟編輯,打造科幻品牌46-47
- 4.2.3 打通發(fā)行渠道,重視網上書店47-48
- 4.2.4 加強讀者互動,擴大讀者群體48
- 4.3 科幻圖書的全方位營銷48-51
- 4.3.1 尋找圖書賣點,利用傳統(tǒng)媒體48-49
- 4.3.2 利用粉絲效應,推動網絡營銷49-50
- 4.3.3 重視營銷作者,打造明星作家50-51
- 4.4 國家的宏觀支持51-53
- 4.4.1 相關政策扶植科幻出版51
- 4.4.2 促進科幻教育的發(fā)展51-52
- 4.4.3 提高公民科學素質52-53
- 結語53-54
- 參考文獻54-56
- 附錄56-59
- 致謝5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麥秀文;試論圖書品牌及其形象廣告[J];中國出版;2001年04期
2 陸盛強,高若海;圖書品牌的決策與實施[J];中國出版;2001年07期
3 于小花;圖書市場 品牌至上[J];中國出版;2002年10期
4 李鳳奎;圖書品牌與出版發(fā)展[J];編輯之友;2002年06期
5 韓惠言;論圖書品牌的特性和培育[J];出版發(fā)行研究;2002年09期
6 趙連娣;圖書品牌的塑造與延伸[J];新聞出版交流;2003年05期
7 馮琳;圖書品牌化芻論[J];出版經濟;2004年07期
8 張瑋;圖書品牌如何維護?[J];出版參考;2004年25期
9 胡全勝;潘正安;;圖書品牌化出版的優(yōu)勢與專業(yè)化——淺談圖書品牌出版[J];出版發(fā)行研究;2006年10期
10 王躍平;;論圖書品牌的創(chuàng)建與維護[J];編輯之友;2007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5條
1 李鳳奎;;論圖書品牌與出版發(fā)展[A];出版轉制與編輯工作——中國編輯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C];2004年
2 符本清;;論什么是圖書品牌[A];出版科學探索論文集第7輯[C];2005年
3 陳潔;;加強互動,保障編校質量,維護圖書品牌[A];中國編輯學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C];2005年
4 董中鋒;;圖書選題策劃中的文化力因素[A];新時期編輯活動特點探討——中國編輯學會第六屆年會論文選[C];2001年
5 程飛;;中國圖書市場計算機暢銷書調研與運作探析[A];出版業(yè)調查報告——第四屆“未來編輯杯”獲獎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朱連威 杜厚勤;圖書品牌斷想[N];市場報;2001年
2 記者 崔立秋;我省出版業(yè)努力打造冀版圖書品牌[N];河北日報;2013年
3 本報記者 陳俊宇;旅游圖書,集體在熬的一碗雞湯?[N];工人日報;2014年
4 本報記者 ;青版圖書市場制勝[N];青島日報;2007年
5 風林;浙科社設百萬基金搶占圖書創(chuàng)新灘頭[N];中國圖書商報;2006年
6 白山;圖書品牌出版競爭的利器[N];中國圖書商報;2006年
7 本報記者 竇新穎;獻禮十七大 重點圖書奏響主旋律[N];中國知識產權報;2007年
8 朱連威 杜厚勤;圖書也應創(chuàng)“名牌”[N];發(fā)展導報;2000年
9 趙長杰;守望與凝聚,經典圖書品牌維護策略[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3年
10 本報實習記者 梁毅;美術圖書正走向細分市場時代[N];中國文化報;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陳Pr;論兒童文學圖書的品牌構建與整合傳播[D];武漢理工大學;2015年
2 于淼;滿族類圖書出版現(xiàn)狀、問題與策略研究[D];河北大學;2015年
3 白玉;引進版影視圖書營銷策略研究[D];河北大學;2015年
4 李冬梅;深圳三懫文化公司嬰幼兒圖書營銷策略研究[D];蘭州大學;2015年
5 張欣蓓;新媒體時代圖書微博營銷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5年
6 張楊;基于購買決策的圖書零售市場消費者行為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5年
7 馮端;教輔類圖書市場營銷策略研究[D];河南農業(yè)大學;2015年
8 王]];影視圖書運作模式研究[D];南京大學;2014年
9 關麗楠;合肥工業(yè)大學出版社圖書網絡營銷研究[D];安徽大學;2016年
10 賈婉君;AA圖書出版公司的營銷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5324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chubanfaxing/532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