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科技期刊發(fā)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應對策略
發(fā)布時間:2021-08-13 09:48
我國科技期刊發(fā)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有:對科技期刊功能認識不足、優(yōu)質稿源大量流失、科技期刊管理政策缺乏靈活性、忽視對科技期刊內容的評價。對此,筆者提出應對策略包括:探索科技期刊雙語或多語出版規(guī)律,破解科研成果外流困局;引入競爭辦刊機制,打破現(xiàn)有的利益格局,推行更加靈活的準入和準出制度;注重科技期刊內容的審查和評價,引入"垃圾論文"率指標。
【文章來源】:中國中醫(yī)藥圖書情報雜志. 2020,44(06)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我國科技期刊發(fā)展和科技發(fā)展的現(xiàn)狀
2 科技期刊發(fā)展滯后的原因剖析
2.1 對科技期刊功能認識不足
2.2 優(yōu)質稿源大量流失
2.3 科技期刊管理政策缺乏靈活性
2.4 科技期刊管理忽視內容評價
3 應對措施
3.1 探索雙語或多語出版規(guī)律
3.2 對科技期刊的管理政策要更具靈活性
3.3 注重科技期刊內容的審查和評價
4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背景下我國學術期刊國際競爭力的提升[J]. 任勝利. 科學通報. 2019(33)
[2]中文科技期刊的現(xiàn)狀與困境:問卷調查分析的啟示[J]. 劉天星,武文,任勝利,胡升華,程維紅,劉雪立,吳晨,杜鵬,安瑞,韓麗,王艷輝,全元,高福. 中國科學院院刊. 2019(06)
[3]日本和韓國科技期刊發(fā)展的特點及啟示[J]. 劉興平,初景利,馬時,張利軍,胡映霞,黃坤才.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 2012(06)
[4]審批制與登記制比較及我國科技期刊管理模式創(chuàng)新探討[J]. 吳壽林,王亞俊,王瑛,胡小萍.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 2008(03)
[5]關于我國科技期刊管理政策創(chuàng)新的思考[J]. 朱曉東,宋培元. 編輯學報. 2006(02)
[6]日本科技期刊運行機制和發(fā)展環(huán)境研究[J]. 劉延華,胡智慧. 編輯學報. 2006(01)
[7]芻議科技期刊的機構調整[J]. 姚樹人.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 2004(04)
[8]世界上最早的科技期刊[J]. 黃曉鸝,廖志江.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 1996(04)
[9]奧爾登伯格與世界上最早的科技期刊──《哲學匯刊》[J]. 姚遠,張銀玲. 陜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5(S1)
本文編號:3340203
【文章來源】:中國中醫(yī)藥圖書情報雜志. 2020,44(06)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我國科技期刊發(fā)展和科技發(fā)展的現(xiàn)狀
2 科技期刊發(fā)展滯后的原因剖析
2.1 對科技期刊功能認識不足
2.2 優(yōu)質稿源大量流失
2.3 科技期刊管理政策缺乏靈活性
2.4 科技期刊管理忽視內容評價
3 應對措施
3.1 探索雙語或多語出版規(guī)律
3.2 對科技期刊的管理政策要更具靈活性
3.3 注重科技期刊內容的審查和評價
4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背景下我國學術期刊國際競爭力的提升[J]. 任勝利. 科學通報. 2019(33)
[2]中文科技期刊的現(xiàn)狀與困境:問卷調查分析的啟示[J]. 劉天星,武文,任勝利,胡升華,程維紅,劉雪立,吳晨,杜鵬,安瑞,韓麗,王艷輝,全元,高福. 中國科學院院刊. 2019(06)
[3]日本和韓國科技期刊發(fā)展的特點及啟示[J]. 劉興平,初景利,馬時,張利軍,胡映霞,黃坤才.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 2012(06)
[4]審批制與登記制比較及我國科技期刊管理模式創(chuàng)新探討[J]. 吳壽林,王亞俊,王瑛,胡小萍.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 2008(03)
[5]關于我國科技期刊管理政策創(chuàng)新的思考[J]. 朱曉東,宋培元. 編輯學報. 2006(02)
[6]日本科技期刊運行機制和發(fā)展環(huán)境研究[J]. 劉延華,胡智慧. 編輯學報. 2006(01)
[7]芻議科技期刊的機構調整[J]. 姚樹人.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 2004(04)
[8]世界上最早的科技期刊[J]. 黃曉鸝,廖志江.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 1996(04)
[9]奧爾登伯格與世界上最早的科技期刊──《哲學匯刊》[J]. 姚遠,張銀玲. 陜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5(S1)
本文編號:33402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chubanfaxing/3340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