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檢驗醫(yī)學期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踐與思考
發(fā)布時間:2021-05-21 03:18
【目的】為我國科技期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有益啟示!痉椒ā繌膰鴥葯z驗醫(yī)學期刊現(xiàn)狀及面臨的問題入手,提出檢驗醫(yī)學期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踐與對策。【結果】檢驗醫(yī)學期刊針對其發(fā)展現(xiàn)狀及面臨的問題,以調整優(yōu)化要素資源配置為主線,從檢驗醫(yī)學期刊宏觀結構、期刊生產要素升級、期刊構成要素如封面設計、期刊欄目、期刊載文數量和類型等方面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科技期刊文化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窘Y論】我國科技期刊應積極調整刊物結構、優(yōu)化資源配置,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激發(fā)科技期刊內生動力。
【文章來源】:中國科技期刊研究. 2020,31(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7 頁
【文章目錄】:
1 研究對象及方法
2 檢驗醫(yī)學期刊現(xiàn)狀及面臨的問題
3 對策與思考
3.1 檢驗醫(yī)學期刊宏觀結構性改革
3.1.1 期刊體制機制改革
3.1.2 編輯人員專業(yè)組成的結構性改革
3.2 期刊生產要素升級的結構性改革
3.2.1 期刊官方網站
3.2.2 新媒體平臺
3.2.3 移動有聲閱讀
3.2.4 增強出版
3.3 期刊構成要素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3.3.1 封面設計
3.3.2 欄目設置
3.3.3 刊載文章數量及類型
4 小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數字環(huán)境下我國科技期刊增值服務模式探析及思考[J]. 任艷青,王雪峰,翁彥琴,唐棟,靳煒.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 2020(03)
[2]我國學術期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研究[J]. 劉春雪. 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03)
[3]科技期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考[J]. 吳曉麗,陳廣仁. 編輯學報. 2019(02)
[4]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我國科技期刊發(fā)展的啟示[J]. 何小軍,陳振英. 中國出版. 2019(03)
[5]期刊出版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理論內涵和實踐路徑[J]. 周驥,侯海燕. 科技與出版. 2017(11)
[6]淺談中國科技期刊的供給側改革——以江南大學所屬科技期刊改革為例[J]. 朱明,吳鋒. 科技與出版. 2016(12)
[7]互聯(lián)網技術創(chuàng)新驅動服務業(yè)轉型升級的機理、路徑與對策[J]. 曾世宏,高亞林. 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5)
[8]傳統(tǒng)媒體內容供給側改革的三條路徑[J]. 胡沈明. 新聞界. 2016(13)
[9]論新常態(tài)下的供給側改革[J]. 龔剛. 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2)
[10]當前學術期刊改革的頂層設計與底層回應[J]. 洪峻峰. 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03)
本文編號:3198945
【文章來源】:中國科技期刊研究. 2020,31(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7 頁
【文章目錄】:
1 研究對象及方法
2 檢驗醫(yī)學期刊現(xiàn)狀及面臨的問題
3 對策與思考
3.1 檢驗醫(yī)學期刊宏觀結構性改革
3.1.1 期刊體制機制改革
3.1.2 編輯人員專業(yè)組成的結構性改革
3.2 期刊生產要素升級的結構性改革
3.2.1 期刊官方網站
3.2.2 新媒體平臺
3.2.3 移動有聲閱讀
3.2.4 增強出版
3.3 期刊構成要素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3.3.1 封面設計
3.3.2 欄目設置
3.3.3 刊載文章數量及類型
4 小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數字環(huán)境下我國科技期刊增值服務模式探析及思考[J]. 任艷青,王雪峰,翁彥琴,唐棟,靳煒.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 2020(03)
[2]我國學術期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研究[J]. 劉春雪. 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03)
[3]科技期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考[J]. 吳曉麗,陳廣仁. 編輯學報. 2019(02)
[4]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我國科技期刊發(fā)展的啟示[J]. 何小軍,陳振英. 中國出版. 2019(03)
[5]期刊出版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理論內涵和實踐路徑[J]. 周驥,侯海燕. 科技與出版. 2017(11)
[6]淺談中國科技期刊的供給側改革——以江南大學所屬科技期刊改革為例[J]. 朱明,吳鋒. 科技與出版. 2016(12)
[7]互聯(lián)網技術創(chuàng)新驅動服務業(yè)轉型升級的機理、路徑與對策[J]. 曾世宏,高亞林. 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5)
[8]傳統(tǒng)媒體內容供給側改革的三條路徑[J]. 胡沈明. 新聞界. 2016(13)
[9]論新常態(tài)下的供給側改革[J]. 龔剛. 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2)
[10]當前學術期刊改革的頂層設計與底層回應[J]. 洪峻峰. 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03)
本文編號:31989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chubanfaxing/3198945.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