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出版論文 >

科研人員對開放存取期刊的接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05 22:15

  本文關鍵詞:科研人員對開放存取期刊的接受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面對日益嚴峻的“學術期刊危機”和“許可危機”等諸多學術交流問題,開放存取運動應運而生。開放存取期刊作為開放存取運動實現(xiàn)的兩大途徑之一,是一種有效且具有創(chuàng)新意義的學術傳播形式。與國外如火如荼的發(fā)展情況相比,我國的開放存取期刊發(fā)展尚且處于早期階段。而學者對開放存取期刊的接受研究缺乏理論性和系統(tǒng)性,從而也對開放存取期刊的實際應用與發(fā)展產(chǎn)生影響。所以本文致力于科研人員對開放存取期刊的接受研究,主要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影響科研人員接受開放存取期刊的直接因素有哪些,其影響程度如何;二是性別、年齡等人口統(tǒng)計學變量在影響因素與使用意愿的作用關系中是否存在干擾作用。 在解答這兩個問題之前,首先根據(jù)學術傳播理論和技術接受理論,結合開放存取期刊本身特點,分析影響科研人員接受開放存取期刊的因素,構建影響科研人員接受開放存取期刊的因素模型,并根據(jù)模型提出研究假設。在進行因素分析時,將影響因素分為績效期望、努力期望、社會影響和便利條件等自變量以及年齡、性別、學科等控制變量。 然后進行實證分析,主要使用PASW分析工具對問卷調(diào)查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對提出的模型假設進行因子提取和假設驗證。發(fā)現(xiàn)職業(yè)發(fā)展期望、發(fā)表努力期望、組織機構影響和政策便利條件是影響開放存取期刊接受的主要因素,而性別、年齡、學科等人口統(tǒng)計學變量確實對影響因素與使用意愿的作用關系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干擾作用。 最后根據(jù)實證研究結果,,提出四個推動開放存取期刊發(fā)展的對策,包括納入學術成果評價體系,健全學術成果評價體系;針對不同人群,靈活開展宣傳推廣;重視學科差異,根據(jù)不同學科開展差異化工作;樹立期刊品牌意識,進行品牌經(jīng)營等。
【關鍵詞】:開放存取期刊 接受 使用意愿 影響因素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G250.73;G231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緒論9-19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目的及意義10
  • 1.3 相關研究綜述10-15
  • 1.3.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10-13
  • 1.3.2 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13-15
  • 1.4 研究內(nèi)容及研究方法15-17
  • 1.4.1 研究內(nèi)容15-16
  • 1.4.2 研究方法16-17
  • 1.5 研究創(chuàng)新與不足17-19
  • 第2章 相關理論基礎19-29
  • 2.1 開放存取期刊19-23
  • 2.1.1 開放存取期刊的含義19-20
  • 2.1.2 開放存取期刊與傳統(tǒng)期刊學術交流模式的差異20-21
  • 2.1.3 開放存取期刊的特點與優(yōu)勢21-22
  • 2.1.4 開放存取期刊的類型22-23
  • 2.1.5 開放存取期刊接受的含義23
  • 2.2 學術傳播的相關理論23-25
  • 2.2.1 學術傳播的功能理論23-24
  • 2.2.2 學術傳播主體互動理論24-25
  • 2.2.3 學科差異理論25
  • 2.3 技術接受理論25-29
  • 2.3.1 原始技術接受模型(TAM)26
  • 2.3.2 整合性技術接受與使用模型( UTAUT)26-29
  • 第3章 開放存取期刊接受理論模型構建29-35
  • 3.1 影響因素分析29-33
  • 3.1.1 績效期望29-31
  • 3.1.2 努力期望31
  • 3.1.3 社會影響31-32
  • 3.1.4 便利條件32
  • 3.1.5 控制變量32-33
  • 3.2 模型構建33
  • 3.3 研究假設33-35
  • 第4章 實證研究35-55
  • 4.1 問卷設計與發(fā)布35
  • 4.2 數(shù)據(jù)收集和清理35-37
  • 4.3 數(shù)據(jù)分析37-55
  • 4.3.1 研究樣本基本描述37-38
  • 4.3.2 問卷效度和信度分析38-44
  • 4.3.3 影響因素及各個權重分析44-49
  • 4.3.4 控制變量干擾作用分析49-55
  • 第5章 提高開放存取期刊接受程度的發(fā)展對策55-59
  • 5.1 納入學術成果評價體系,健全學術成果評價體系55
  • 5.2 針對不同人群,靈活開展宣傳推廣55-56
  • 5.3 重視學科差異,根據(jù)不同學科開展差異化工作56
  • 5.4 樹立期刊品牌意識,進行品牌經(jīng)營56-59
  • 第6章 結論與展望59-61
  • 6.1 結論59-60
  • 6.2 展望60-61
  • 參考文獻61-65
  • 附錄65-69
  • 作者簡介及在學期間所取得的科研成果69-71
  • 致謝7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魏林;萬猛;金學慧;;開放存取式科學交流系統(tǒng)模型研究[J];出版科學;2011年05期

2 王應寬;;中國科技界對開放存取期刊認知度與認可度調(diào)查分析[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8年05期

3 孔繁軍;游蘇寧;;關于開放存取出版模式的問卷調(diào)查[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5年05期

4 易治宏;;基于OA的學術期刊出版模式研究[J];情報科學;2006年07期

5 王學勤;;開放存取的現(xiàn)狀及對中國的啟示[J];情報科學;2006年09期

6 劉海霞;孫振球;胡德華;劉雙陽;;開放存取期刊的經(jīng)濟學分析[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7年01期

7 胡德華;尹加幫;陶雯;;發(fā)展中國家的開放存取期刊研究[J];情報雜志;2007年02期

8 劉海霞;孫振球;胡德華;劉雙陽;;開放存取期刊質(zhì)量的雙邊市場模型研究[J];情報雜志;2007年06期

9 劉海霞;方平;胡德華;;開放存取期刊的質(zhì)量評價研究[J];圖書館雜志;2006年06期

10 劉輝;;開放獲取期刊的現(xiàn)狀與評價分析[J];圖書館建設;2006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孫元;基于任務—技術匹配理論視角的整合性技術接受模型發(fā)展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張帆;我國管理學期刊開放存取現(xiàn)狀及認知態(tài)度調(diào)研[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2 劉桂芳;開放存取實現(xiàn)途徑及其影響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3 蔣玲;開放存取模式下圖書館發(fā)展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7年

4 于愛群;學術期刊開放存取出版及其我國發(fā)展策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5 黃穎;開放獲取期刊現(xiàn)狀及其學術影響力評價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6 李亞芳;學術型開放存取期刊的質(zhì)量評估[D];山西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科研人員對開放存取期刊的接受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8778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chubanfaxing/28778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fbfb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