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庫出版發(fā)展研究
本文關鍵詞:數據庫出版發(fā)展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如果將1951年美國調查局建立的數值數據庫視為數據庫出版的發(fā)軔的話,全球數據庫出版如今已經走過了60多個年頭了。在這60多年里,隨著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數據庫出版取得了長足而深遠的發(fā)展,從最初的一項政府支持扶助的活動,逐步走向了商業(yè)化,產業(yè)化。 從檢索功能方面來看,數據庫出版也經歷了從最初簡單低級的對穿孔卡片進行物理存儲、處理和數據管理,到脫機檢索,聯機檢索,光盤檢索,網絡檢索等階段。 從服務方式來看,經歷了最初的文獻,信息存儲管理服務,到提供簡單的文獻信息服務,再到知識服務階段。知識服務階段又涵蓋了個性化信息服務,提供信息解決方案等多個方面的內容。 而本文旨在運用PEST分析方法,對數據庫出版取得以上變化和發(fā)展的原因做一些探究,同時對這些變化和發(fā)展進行總結和歸類,從而分析得出了數據庫出版的三個階段,并對每一個階段數據庫產品所呈現出來的特點和數據庫出版產業(yè)的宏觀狀況進行研究,重點是對數據庫出版成熟階段的研究,這一階段不僅涉及到數據庫出版實現和提供知識服務的具體方式,還談到了數據庫出版的趨勢。最后結合我國數據庫出版的實際情況,指出其發(fā)展現狀和困境,并將其放在全球數據庫出版格局的宏大視角中,對自身情況和地位做一個觀照,借鑒國外數據庫出版的經驗,探索我國數據庫出版的發(fā)展出路。 本論文主體內容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章,引言部分探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義,介紹了國內外同類研究現狀,和本文的研究內容、理論基礎、研究方法與研究思路。在理論基礎中,本文借鑒產業(yè)生命周期理論,將數據庫出版產業(yè)發(fā)展劃分為形成階段,成長階段和成熟階段。 第二章,數據庫及數據庫出版探析,主要是介紹數據庫的定義、分類,數據庫出版與數字出版的關系,數據庫出版的定義、模式、特點與優(yōu)勢。其中數據庫出版模式一節(jié)在全論文中起著統(tǒng)領作用,第三、四、五、六章都是在這一出版模式的基礎上展開的。 第三、四、五章分別為數據庫出版產業(yè)形成階段,數據庫出版產業(yè)成長階段和數據庫出版產業(yè)成熟階段。這三個章節(jié)的邏輯與思路是一致的。首先對每一個階段的發(fā)展情況進行概述,然后運用PEST分析法,分析每一個階段的發(fā)展背景和動機。最后以第二章中的數據庫出版模式為依據,從內容提供商,集成商,產品,用戶和終端幾個方面,對每一階段進行分析,清晰地展示數據庫出版產業(yè)在這幾個方面,后一階段較前一階段有著怎樣的發(fā)展。 第六章,我國數據庫出版產業(yè)探析,則是探討我國數據庫出版的發(fā)展歷程,現狀。在對現狀進行分析時,主要探討了數據庫出版商和數據庫產品兩個方面。最后將我國數據庫出版產業(yè)和全球數據庫出版產業(yè)的發(fā)展歷程進行了對比分析,通過對比能夠看出我國與歐美等國的差距,和在全球數據庫產業(yè)中的位置。 第七章,數據庫出版發(fā)展的經驗分析和應用,主要是總結了數據庫出版產業(yè)發(fā)展中的一些經驗,然后針對我國數據庫出版產業(yè)的現狀,結合這些經驗,給出了我國數據庫出版產業(yè)發(fā)展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數據庫 數據庫出版 數據庫產業(yè) 數字出版 發(fā)展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武漢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G239.2-F
【目錄】: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3
- 第一章 引言13-33
- 1.1 選題背景及意義13-15
- 1.2 同類課題研究文獻綜述15-26
- 1.2.1 國外同類研究綜述15-17
- 1.2.2 國內同類研究綜述17-25
- 1.2.3 對國內研究現狀的評析與小結25-26
- 1.3 理論基礎與分析26-30
- 1.3.1 PEST分析法26-27
- 1.3.2 產業(yè)生命周期理論27-30
- 1.4 研究方法30-31
- 1.5 研究內容與研究思路31-33
- 第二章 數據庫及數據庫出版探析33-52
- 2.1 數據庫及數據庫出版的定義34-38
- 2.2 數據庫的分類38-42
- 2.3 數據庫出版模式構建42-47
- 2.3.1 理論基礎42-44
- 2.3.2 數據庫出版模式構建44-47
- 2.4 數據庫出版的特點與優(yōu)勢47-52
- 第三章 數據庫出版產業(yè)形成階段52-62
- 3.1 形成階段發(fā)展概述52-54
- 3.2 形成階段的發(fā)展背景與動機分析54-56
- 3.2.1 政府的扶持54
- 3.2.2 政治和軍事的需要54-55
- 3.2.3 技術的發(fā)展55
- 3.2.4 學術界的推動55-56
- 3.3 形成階段數據庫出版模式分析56-61
- 3.3.1 形成階段數據庫生產者分析57-58
- 3.3.1.1 政府機構主導57-58
- 3.3.1.2 美國全球領先58
- 3.3.2 形成階段數據庫服務商分析58-59
- 3.3.3 形成階段數據庫產品分析59-60
- 3.3.3.1 數據庫數量少、規(guī)模小59
- 3.3.3.2 數據庫類型單一、書目數據庫為主59-60
- 3.3.3.3 數據庫的主題局限60
- 3.3.3.4 數據庫功能薄弱60
- 3.3.4 形成階段用戶和終端分析60-61
- 3.3.5 形成階段收入模式分析61
- 3.4 本章小結61-62
- 第四章 數據庫出版產業(yè)成長階段62-76
- 4.1 成長階段發(fā)展概述62-63
- 4.2 成長階段的發(fā)展背景與動機分析63-66
- 4.2.1 政府引導63
- 4.2.2 技術驅動63-64
- 4.2.3 法律保護64-65
- 4.2.4 市場成熟65-66
- 4.3 成長階段數據庫出版模式分析66-74
- 4.3.1 成長階段數據庫生產者分析66-69
- 4.3.1.1 營利性組織領跑66-67
- 4.3.1.2 美國的壟斷局面被打破67-69
- 4.3.2 成長階段數據庫服務商分析69-70
- 4.3.3 成長階段產品與服務分析70-73
- 4.3.3.1 光盤數據庫占主導地位70
- 4.3.3.2 數據庫數量激增、容量擴大70-71
- 4.3.3.3 數據庫類型多樣化、全文數據庫蓬勃發(fā)展71-72
- 4.3.3.4 數據庫的主題不斷延伸72
- 4.3.3.5 檢索功能增強、服務模式有所突破72-73
- 4.3.4 成長階段用戶與終端分析73-74
- 4.3.5 成長階段收入模式分析74
- 4.4 本章小結74-76
- 第五章 數據庫出版產業(yè)成熟階段76-113
- 5.1 成熟階段發(fā)展概述76-77
- 5.2 成熟階段的發(fā)展背景與動機分析77-81
- 5.2.1 完善的的風險投資機制77
- 5.2.2 技術因素77-79
- 5.2.2.1 多種技術共同推動77-78
- 5.2.2.2 技術與標準統(tǒng)一78-79
- 5.2.3 法律制度更為健全79-81
- 5.3 成熟階段數據庫出版模式分析81-111
- 5.3.1 成熟階段內容提供商與集成商分析81-84
- 5.3.1.1 內容提供商更為豐富81-83
- 5.3.1.2 專業(yè)性集成商誕生83
- 5.3.1.3 內容提供商與集成商融合83-84
- 5.3.2 成熟階段數據庫出版商分析84-91
- 5.3.2.1 數據庫出版商自身定位發(fā)生轉變84-86
- 5.3.2.2 國際性數據庫出版商涌現并引領變革86-87
- 5.3.2.3 數據庫出版商之間的合作分析87
- 5.3.2.4 數據庫出版商的競爭策略分析87-91
- 5.3.3 成熟階段產品和服務分析91-102
- 5.3.3.1 網絡數據庫占主導地位91-93
- 5.3.3.2 圖書數據庫迎頭趕上93
- 5.3.3.3 內容品質化與專業(yè)化93-94
- 5.3.3.4 開放性和互動性94-95
- 5.3.3.5 數據庫結構與功能優(yōu)化95-99
- 5.3.3.6 服務方式多樣化99-101
- 5.3.3.7 提供信息解決方案成為服務趨勢101-102
- 5.3.4 成熟階段終端和用戶分析102-103
- 5.3.5 成熟階段收入模式分析103-111
- 5.3.5.1 一次銷售收入模式103-105
- 5.3.5.2 二次銷售收入模式105
- 5.3.5.3 三次銷售收入模式105-111
- 5.4 本章小結111-113
- 第六章 我國數據庫出版發(fā)展探析113-124
- 6.1. 我國數據庫出版產業(yè)發(fā)展概述113-116
- 6.1.1 探索期113-114
- 6.1.2 試驗期114-115
- 6.1.3 市場化運作期115-116
- 6.2 我國數據庫出版產業(yè)現狀分析116-122
- 6.2.1 數據庫出版商方面116-120
- 6.2.1.1 科技公司主導,傳統(tǒng)出版機構參與不足116-117
- 6.2.1.2 自我積累的模式限制了其擴張速度117-118
- 6.2.1.3 產品生產和銷售未面向市場118
- 6.2.1.4 面臨國外數據庫出版商的嚴重威脅118-120
- 6.2.2 數據庫產品方面120-122
- 6.2.2.1 數據庫規(guī)模小,容量低120
- 6.2.2.2 數據庫結構不合理120-121
- 6.2.2.3 資源重復建設嚴重121
- 6.2.2.4 一站式檢索平臺推進緩慢121-122
- 6.3 我國數據庫出版發(fā)展對比分析122-124
- 第七章 數據庫出版發(fā)展經驗分析及應用124-133
- 7.1 數據庫出版發(fā)展經驗分析124-129
- 7.1.1 宏觀層面124-126
- 7.1.1.1 政策指引發(fā)展的方向124-125
- 7.1.1.2 技術是發(fā)展的基礎125-126
- 7.1.1.3 健全的法律制度是發(fā)展的保障126
- 7.1.2 微觀層面126-129
- 7.1.2.1 傳統(tǒng)出版機構積極參與轉型126-127
- 7.1.2.2 數據庫出版商定位清晰127
- 7.1.2.3 以內容為王為指導思想127-128
- 7.1.2.4 堅定不移走市場化之路128-129
- 7.2 對我國數據庫出版產業(yè)的建議129-133
- 7.2.1 宏觀層面129-131
- 7.2.1.1 成立宏觀調控機構,進行統(tǒng)籌規(guī)劃129
- 7.2.1.2 加強政策引導,提高民營資本介入的積極性129-130
- 7.2.1.3 重視對技術的研究,推動技術標準化建設130
- 7.2.1.4 完善法律法規(guī),加強版權保護力度130-131
- 7.2.2 微觀層面131-133
- 7.2.2.1 傳統(tǒng)出版機構需加快數據庫建設進程131
- 7.2.2.2 做好自身定位工作,加快轉型131-132
- 7.2.2.3 以內容為王,避免資源重復建設132
- 7.2.2.4 產品設計和銷售面向市場132-133
- 結論133-135
- 致謝135-136
- 參考文獻136-141
- 攻讀學位期間獲得與學位論文相關的科研成果目錄14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祁庭林;;傳統(tǒng)出版該如何應對數字出版的挑戰(zhàn)[J];編輯之友;2007年04期
2 肖葉飛;王業(yè)明;;數字出版的商業(yè)模式與產業(yè)鏈重構[J];編輯之友;2011年07期
3 張文毅;關于數據庫發(fā)展史的回顧與思考[J];圖書與情報;1989年03期
4 楊錚;中美數據庫產業(yè)發(fā)展的對比研究[J];圖書與情報;2003年03期
5 徐麗芳;數字出版:概念與形態(tài)[J];出版發(fā)行研究;2005年07期
6 代楊;俞欣;;施普林格:從傳統(tǒng)出版向數字出版跨越的策略分析[J];出版發(fā)行研究;2008年10期
7 任殿順;;對當前出版業(yè)多元化經營的再思考——幾位集團老總觀點的啟示[J];出版發(fā)行研究;2009年03期
8 劉錦宏;顧軒;;網絡科技期刊收入模式研究[J];出版科學;2009年05期
9 徐麗芳;;網絡科技期刊發(fā)行模式研究[J];出版科學;2009年06期
10 匡文波;孫燕清;;數字出版商業(yè)模式的國際經驗及其啟示[J];重慶社會科學;2010年06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侯延香;中文電子期刊數據庫改進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2 尚瑩瑩;數字出版贏利模式研究[D];中國人民大學;2008年
3 徐菊;商業(yè)性文獻數據庫的營銷策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4 李明陽;期刊全文數據庫構建的經濟學思考[D];湖南大學;2008年
5 趙丹僖;中文學術數據庫用戶價值感知要素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6 劉冬亮;我國數據庫產業(yè)發(fā)展與戰(zhàn)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7 趙中華;論數據庫的知識產權保護[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8 王蘭;基于價值鏈的電子圖書商業(yè)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D];汕頭大學;2010年
9 龐慧芳;基于SWOT-PEST分析的企業(yè)思想政治工作環(huán)境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數據庫出版發(fā)展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667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chubanfaxing/266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