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院校學報專業(yè)化“華麗”轉身背后的數(shù)據(jù)分析
本文選題:青年院校學報 切入點:專業(yè)化轉型 出處:《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17年03期
【摘要】:對比近年更名改版的青年院校學報專業(yè)化轉型前后的被引頻次等指標發(fā)現(xiàn):轉型后大多指標的數(shù)值上升或呈現(xiàn)出增加的趨勢,有些指標的數(shù)值持平甚至下降,期刊的整體質量有所提高,但辦刊水平和社會影響并未實現(xiàn)質的突破,而且轉型后出現(xiàn)了新的趨同現(xiàn)象。實踐中,專業(yè)化轉型受到原有辦刊基礎、稿源情況等諸多內外因素的制約,需要明確刊物定位、改進辦刊理念和機制等。對于地方青年院校學報而言,走內涵式的發(fā)展道路更具可行性,當務之急是形成和凸顯各刊的特色。
[Abstract]:Comparing with the citation frequency before and after the profession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Journal of Youth Colleges, which has been renamed in recent years, it is found that the value of most of the indexes after the transformation increases or shows an increasing trend, and the values of some indicators are flat or even declining.The overall quality of periodicals has been improved, but the level of running journals and social impact has not achieved a qualitative breakthrough, and a new phenomenon of convergence has emerged after the transformation.In practice, the transformation of specialization is restricted by many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the foundation of running journals, the source of manuscripts, and so on.For the journals of local youth colleges, it is more feasible to follow the way of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and the most urgent task is to form and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journal.
【作者單位】: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中國青年社會科學》編輯部;
【基金】: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校級科研項目“青年院校學報專業(yè)化的機遇與挑戰(zhàn)——基于青少年研究文獻與其他文獻的對比”(課題編號:182070240)的研究成果
【分類號】:G237.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于萍,張放,祝影;公安院校學報的定位取向[J];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2 顧向明;高師院校學報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革思路[J];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3 ;全國青年院校學報2005年被引指標統(tǒng)計表[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4 ;陜西高職高專院校學報2008年年會召開[J];西安航空技術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3期
5 鄭姝;;如何提升普通院校學報期刊的生命力[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6 陳曉潤;;高職高專院校學報的科研導向功能研究[J];江蘇經(jīng)貿(mào)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7 袁永淑;;理工科院校學報的編輯加工[J];編輯之友;1987年05期
8 劉雪松;體育院校學報優(yōu)化選題探討[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1994年03期
9 徐燕;?圃盒W報的困境與對策[J];云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5年S2期
10 蘇廣文;財經(jīng)院校學報質量問題芻議[J];蘭州商學院學報;1996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匯;;論公安院校學報選題策劃的重要性及著力點[A];機制創(chuàng)新·合作共贏——第8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wǎng)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劉雪松;;論體育院校學報選題[A];科技期刊編輯研究文集(第三集)[C];1994年
3 孔垂輝;;對我國體育院校學報的發(fā)展趨勢探討[A];第6屆中國科技期刊青年編輯學術研討會暨中國科技期刊的實踐經(jīng)驗與發(fā)展戰(zhàn)略論壇文集[C];2006年
4 石瀟純;;地方性院校學報的定位、功能與形象分析[A];出版科學探索論文集第7輯[C];2005年
5 孔垂輝;;對我國體育院校學報的發(fā)展趨勢探討[A];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2006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C];2006年
6 李海燕;;高校學報的定位[A];學報編輯論叢(第七集)[C];1998年
7 王喜魁;;新建本科院校學報辦刊的探索與實踐[A];學報編輯論叢(第十六集)[C];2008年
8 張晨鈺;閆曉楓;韓紀富;;談軍隊院校學報質量控制[A];改革創(chuàng)新·科學發(fā)展——第7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wǎng)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9 冉強輝;吳堅;;對我國體育院校學報辦刊現(xiàn)狀的調查與分析[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4年
10 王亞明;張翠苓;;醫(yī)(藥)學院校學報率先開展編排規(guī)范化工作[A];學報編輯論叢(第三集)[C];199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牟冬生;民族院校學報的興起、問題與可持續(xù)發(fā)展[D];河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7126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chubanfaxing/1712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