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礦產(chǎn)的新資源觀:從資源、資產(chǎn)到資本

發(fā)布時間:2019-04-23 15:18
【摘要】:為集約高效利用礦產(chǎn)資源,有必要樹立"三資"一體的新資源觀。礦產(chǎn)品不僅具有資源屬性,而且具有資產(chǎn)屬性和資本屬性。其中,資源屬性為礦產(chǎn)品的自然屬性和基礎屬性,具體包括初級性、不可再生性和非均衡分布性特征;資產(chǎn)屬性派生于資源屬性,表現(xiàn)為礦產(chǎn)資源價值的貨幣化,具體包括勞動價值、效用價值和產(chǎn)權價值特征;資本屬性又派生于資產(chǎn)屬性,表現(xiàn)為礦產(chǎn)資源資產(chǎn)價值的增值化,具體包括增值性、虛擬性、流動性特征。從歷史的角度看,它們三者之間形成層次態(tài)演進的系統(tǒng)結構;從邏輯的角度看,它們三者之間的演變乃基于使用價值和價值二重性矛盾的易位更替。根據(jù)"三資"一體的新資源觀,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
[Abstract]:In order to utilize mineral resources intensively and efficiently,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new resource view of "three capital". Mineral products have not only the attributes of resources, but also the attributes of assets and capital. Among them, resource attributes are the natural attributes and basic attributes of mineral products, inclu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imary, non-renewable and unbalanced distribution. The attribute of assets derives from the attribute of resources, which shows the monetization of the value of mineral resources, including labor value, utility value and property right value. The capital attribute is derived from the asset attribute, which shows the value-added of mineral resource assets, including the value-added, virtual and liquidity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historical point of view, they form the system structure of hierarchical state evolution, and from the logical point of view, the evolution among them is based on the transposition of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use value and the dualism of value. According to the new resource view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ree capital", the corresponding policy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作者單位】: 江西財經(jīng)大學;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重點項目“國際資源性商品市場定價格局與我國對策研究”(項目編號:11AZD035)
【分類號】:F426.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葛振華;;國際礦產(chǎn)品價格影響因素研究[J];國土資源情報;2014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林;吳天德;;產(chǎn)業(yè)結構變動與制度創(chuàng)新[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4期

2 唐勇軍;;基于資源和信息的公司權力研究[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3 柳澤民,吳長明;加快家族企業(yè)向現(xiàn)代企業(yè)的轉變[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4 高山平;;解決土地補償?shù)挠行侄巍┬鑼覽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5年11期

5 薛森;張文秀;冉瑞平;;生態(tài)建設的正外部性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7年04期

6 黃江疆;;產(chǎn)權理論與南水北調運行管理[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8年05期

7 范倉海;唐德善;;中國水資源制度變遷與動因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8年09期

8 宋山梅;于海龍;;我國農村土地產(chǎn)權制度的完善[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25期

9 王建紅;張月想;;土地制度創(chuàng)新對近代農民參與革命的影響[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35期

10 雍新琴;張安錄;;耕地保護經(jīng)濟補償主體與對象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年2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世木;我國體育信息資源配置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2 晉入勤;企業(yè)國有產(chǎn)權交易法律制度創(chuàng)新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沈紅宇;中國行業(yè)特色研究型大學發(fā)展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4 于會國;中國捕撈限額制度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9年

5 秦曼;海洋漁業(yè)資源資產(chǎn)的產(chǎn)權效率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6 張雪樵;經(jīng)濟行政權法律監(jiān)督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周莉荔;塔里木河流域水資源市場配置研究[D];新疆農業(yè)大學;2010年

8 劉建國;新疆國有資產(chǎn)管理研究[D];新疆農業(yè)大學;2010年

9 唐勝軍;新疆農產(chǎn)品質量安全政府管理研究[D];新疆農業(yè)大學;2010年

10 張映芹;制度理性與福利公正[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依凡;我國少數(shù)民族文化旅游產(chǎn)業(yè)化相關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徐平平;農地城市流轉的交易成本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3 雍新琴;耕地保護經(jīng)濟補償機制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4 王朋良;基于漁民視角的相互制漁業(yè)保險模式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5 鄭璇;土地資源有效利用的法律規(guī)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6 單海源;新制度主義視角下我國現(xiàn)代學校制度變遷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7 謝階騰;我國大學學院運行機制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8 王智敏;論我國現(xiàn)行立法下動產(chǎn)附合制度的構建[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高淦;棗莊市農村土地流轉現(xiàn)狀與對策[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0年

10 楊雪宗;公司清算義務人法律問題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閆衛(wèi)東;;金融危機下的全球礦業(yè)形勢分析與展望[J];國土資源情報;2009年01期

2 崔榮國;懷保光;;礦產(chǎn)品價格的影響因素分析[J];國土資源情報;2009年02期

3 崔慶都;劉麟瑋;孫開棟;;國際油價影響因素分析[J];內江科技;2011年07期

4 劉凌;;影響國際油價的金融因素研究[J];商業(yè)時代;2009年29期

5 張軼斌;;國際油價影響因素探析[J];中國石油企業(yè);2008年03期

6 邵夢祺;;影響鐵礦石國際市場價格的因素及對中國的啟示[J];中國經(jīng)貿導刊;2010年1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二勛,秦耀辰;20世紀資源觀述評[J];史學月刊;2002年12期

2 韋正球;;大資源觀初探[J];學術論壇;2006年02期

3 李曉帆;李平;;樹立廣義資源觀[J];中國科技投資;2006年10期

4 呂國輝;;資源觀:從傳統(tǒng)走向現(xiàn)代——思考人類前途命運的一個角度[J];消費導刊;2007年13期

5 劉麗華;;生態(tài)文明視角下的旅游資源觀[J];臨滄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年02期

6 汪濤,李天林,徐金發(fā);基于資源觀的戰(zhàn)略聯(lián)盟動因綜論[J];科研管理;2000年06期

7 劉立;企業(yè)R&D投入的影響因素:基于資源觀的理論分析[J];中國科技論壇;2003年06期

8 韋正球;覃明興;;從小資源到大資源:一種新的資源觀[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9 劉耀森;;資源觀在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中的演化及啟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8期

10 白屯;知識經(jīng)濟與新的資源觀[J];大自然探索;1998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田曉錕;;二十世紀資源觀的演變及哲學思考[A];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碩士卷)[C];2008年

2 奇朝魯;;樹立科學資源觀 建設生態(tài)新文明——學習胡錦濤總書記關于鄂爾多斯的兩次重要談話的感想[A];科技創(chuàng)新與經(jīng)濟結構調整——第七屆內蒙古自治區(qū)自然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C];2012年

3 唐家祥;;淺談變革中的人力資源觀與權力觀和利益觀[A];中國煙草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4 陳武;常燕;李云峰;;基于新資源觀的中央企業(yè)資源管理實踐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經(jīng)濟管理院校工業(yè)技術學研究會論文集[C];2012年

5 俞琳;曹可強;;論后奧運時代贊助商堅持體育營銷——一種資源觀視角[A];第三屆全國體育產(chǎn)業(yè)學術會議文集[C];2008年

6 晉勝國;;創(chuàng)新資源論[A];上海市經(jīng)濟學會學術年刊(2004)[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靖 張立大 溫成泉 作者單位 扶順市統(tǒng)計局;資源型城市轉型需要新型資源觀[N];中國改革報;2005年

2 本報評論員;要有新的資源觀[N];遼寧日報;2003年

3 本報評論員;領會科學發(fā)展觀 實踐科學資源觀[N];涼山日報(漢);2006年

4 吳靖平;科學發(fā)展觀指導下的資源觀[N];涼山日報(漢);2008年

5 顧錦龍;要建立大國資源觀[N];中國有色金屬報;2009年

6 李天倫;文化資源觀芻議[N];甘肅日報;2011年

7 記者 裴旭薇;樹立新的資源觀實現(xiàn)資源利用效益最大化[N];運城日報;2013年

8 本報記者 邵楓 彭曉和;城市轉型必須樹立新型資源觀[N];撫順日報;2005年

9 本報評論員;堅持科學資源觀 實現(xiàn)涼山新跨越[N];涼山日報(漢);2006年

10 本報特約評論員丁任重;更新資源觀[N];四川日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周新川;基于企業(yè)資源觀的技術多元決策模式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解瑞紅;社會學視角中的校長資源觀[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2 劉碧榮;江澤民的人力資源觀[D];天津師范大學;2009年

3 姚猛;創(chuàng)業(yè)者機會利用決策的實證研究[D];中山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46358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qiyeguanlilunwen/246358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2b0b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