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欲望的活力——對萊布尼茨動力學的形而上學解讀
發(fā)布時間:2021-11-20 08:34
萊布尼茨的動力學,在十七世紀機械論的世界圖景中是異類,其根源是萊布尼茨試圖對物理學做形而上學的解讀。面對機械運動的泛化,萊布尼茨重新復活了亞里士多德的運動學說和目的論,并且試圖調(diào)和機械論與有機論之間的爭論,從笛卡爾的物質(zhì)——廣延轉(zhuǎn)向了作為欲望的活力;盍,蘊含抵抗力和沖動力之間的統(tǒng)一,這種統(tǒng)一就表現(xiàn)為知覺和欲望,即對目的的趨向。作為萊布尼茨單子論的前奏,活力概念就成為了萊布尼茨形而上學的新切入口。
【文章來源】:自然辯證法研究. 2020,36(1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笛卡爾的惰性物質(zhì)(廣延)與死力
二、神圣機器——有機論與機械論的和諧
三、作為欲望的活力
四、余 論
本文編號:3506958
【文章來源】:自然辯證法研究. 2020,36(1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笛卡爾的惰性物質(zhì)(廣延)與死力
二、神圣機器——有機論與機械論的和諧
三、作為欲望的活力
四、余 論
本文編號:35069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zzkxlw/350695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