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免疫母細胞性T細胞淋巴瘤患者的臨床特點及其預后相關(guān)因素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7-20 07:34
目的 探討血管免疫母細胞性T細胞淋巴瘤(AITL)患者的臨床特點及預后因素。方法 選擇2012年1月至12月,空軍軍醫(yī)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收治的44例初診AITL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為36例,女性為8例,年齡為18~78歲,中位年齡為57.5歲。44例AITL患者接受CHOP(環(huán)磷酰胺+吡柔比星+長春新堿+潑尼松)方案治療,其中4例聯(lián)合應(yīng)用西達苯胺、硼替佐米,6例接受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auto-HSCT);仡櫺苑治鯝ITL患者的臨床特點。采用Kaplan-Meier法繪制接受與未接受auto-HSCT患者的總體生存(OS)曲線。采用Log-rank檢驗對未接受auto-HSCT患者OS率進行單因素分析,納入分析的影響因素包括性別、國際預后指數(shù)(IPI)評分、外周T細胞淋巴瘤預后指數(shù)(PIT)評分、年齡、B癥狀、皮疹、胸腔/腹腔積液、骨髓受累、白細胞計數(shù)(WBC)、血紅蛋白(Hb)值、血小板計數(shù)、血清乳酸脫氫酶(LDH)水平、鐵蛋白水平、β2-微球蛋白(MG)水平。將單因素分析結(jié)果中有統(tǒng)計學意義,以及有臨床指導意義的影響因素,納入COX比例風險回歸模型進行多因素分析。本研究遵循...
【文章來源】:國際輸血及血液學雜志. 2020,(01)
【文章頁數(shù)】: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解讀2008年惡性淋巴瘤WHO分類[J]. 朱雄增,李小秋. 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 2010(01)
本文編號:3292404
【文章來源】:國際輸血及血液學雜志. 2020,(01)
【文章頁數(shù)】: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解讀2008年惡性淋巴瘤WHO分類[J]. 朱雄增,李小秋. 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 2010(01)
本文編號:32924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zzkxlw/3292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