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動脈蹼的影像學特征與病理對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11 16:37
目的 觀察頸動脈蹼的超聲及計算機斷層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特征,與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后病理進行對照,比較兩種檢查方法的診斷效能。方法 選擇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于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yī)院擬行頸動脈內膜剝脫術的患者159例,術前行超聲檢查、主動脈弓上CTA,明確有無頸動脈蹼以及是否合并血栓或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超聲檢查記錄頸動脈蹼的位置、長度、厚度、伸入管腔的方向、回聲、有無合并斑塊或血栓等,與術前CTA檢查結果對比。術后大體標本觀察,行組織病理學檢查。結果 159例頸動脈內膜剝脫術患者中22例經病理證實有頸動脈蹼結構,HE染色為廣泛的內膜肌纖維增生及黏液樣變性,其中18例頸動脈蹼底部合并斑塊形成,4例合并血栓形成。術前超聲診斷術側存在頸動脈蹼結構17例,5例誤診及漏診,超聲診斷頸動脈蹼的敏感性為77%(17/22),特異性為98%(135/137),準確性為75%。術前CTA診斷術側頸動脈蹼11例,11例誤診及漏診,CTA診斷頸動脈蹼的敏感性為50%(11/22),特異性為97%(134/137),準確性為47%。結論...
【文章來源】: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 2020,(01)
【文章頁數(shù)】: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腦梗死伴發(fā)頸動脈蹼一例報道并文獻復習[J]. 許平,姚剛,趙巖,于挺敏,邢英琦. 中華神經醫(yī)學雜志. 2018 (11)
[2]頸動脈蹼一例[J]. 薛勤,陳則君,董愉,蔡潔瓊,繆伎玄,鄒大中. 中華解剖與臨床雜志. 2018 (05)
[3]CT血管成像診斷頸動脈蹼二例[J]. 陳則君,謝旭綱,薛勤,孟憲平,張慧萍. 中華放射學雜志. 2018 (09)
本文編號:3224897
【文章來源】: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 2020,(01)
【文章頁數(shù)】: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腦梗死伴發(fā)頸動脈蹼一例報道并文獻復習[J]. 許平,姚剛,趙巖,于挺敏,邢英琦. 中華神經醫(yī)學雜志. 2018 (11)
[2]頸動脈蹼一例[J]. 薛勤,陳則君,董愉,蔡潔瓊,繆伎玄,鄒大中. 中華解剖與臨床雜志. 2018 (05)
[3]CT血管成像診斷頸動脈蹼二例[J]. 陳則君,謝旭綱,薛勤,孟憲平,張慧萍. 中華放射學雜志. 2018 (09)
本文編號:32248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zzkxlw/3224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