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恩概念觀和分類法思想下的“不可通約性”問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6-23 04:47
【摘要】:《科學革命的結構》出版后,在哲學界乃至學術界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書中所說的“范式”、“不可通約性”、“常規(guī)科學”等成為人們耳熟能詳?shù)脑~語。不可通約性常被理解為前后相繼的科學理論不存在客觀中立的標準,科學家從一種理論轉向另一種理論與其說是理性選擇,不如說是改變信仰。理論選擇過程似乎是沒有理性比較的參與,只剩直覺。正因如此,庫恩被某些人指責為否認了科學的合理性,而另一些人則說庫恩是相對主義者。為了回應這些誤解,庫恩從科學史轉向語言學研究,并把后者當做理解范式轉換和不可通約性問題的主要支撐。由此,庫恩發(fā)展了自己獨特的概念觀和分類法思想。庫恩對概念和分類法的觀點類似于認知心理學中關于概念的“原型理論”,原型理論吸收維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思想,認為概念是通過原型的范例來表征的,概念范疇的成員資格是由和原型的相似程度而決定的。同時,庫恩引入了分類法思想,認為種類語詞的演變導致了分類法之間產(chǎn)生了不可翻譯性。隨后本文根據(jù)庫恩的概念觀和分類法思想對不可通約問題進行了新的闡發(fā)——概念的改變導致了整個分類系統(tǒng)的演變,進而引起相關的共同體之間的翻譯困難和不可通約性。緊接著本文結合生物學分類案例和16世紀天文學案例進行了進一步的分析。最后,本文指出,庫恩根據(jù)概念和分類法對不可通約性問題的回應是有效的,——盡管范式之間會有局部的不可通約性現(xiàn)象發(fā)生,但因為分類系統(tǒng)之間不變的概念總是存在的,所以在這個意義上來說,不同的范式之間交流和比較是可能的。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N02
【圖文】:
圖 1“鳥”類原型示意圖上述“鳥”類原型示意圖中我們可以看出,概念范疇中的某些實例比其他,這就說明概念呈現(xiàn)的是分級結構,原型在概念中處于最高位置,根據(jù)樣的相似性依次向下排列,相似性越低的樣例隸屬于這個概念的程度就越低上原型觀點和經(jīng)典觀點大為不同,經(jīng)典觀點支持者則是認為概念中的樣例的地位,沒有好壞之分、也沒有隸屬程度的高低之分。念的內部結構(圖 2):基本層(例如,鳥)、上位概念(例如,動物)念(例如,麻雀、天鵝、知更鳥)!盎緦訛楦拍畹墨@取、命名和記憶口!1就是在這個層面,對肉眼觀察者來說,成員們在這里呈現(xiàn)了最高程性——特別是視覺上的相似性。例如,“鳥”(基本層)這個范疇的成員”(上位概念)這個范疇的成員更加相似,而“麻雀”“天鵝”“知更鳥概念)實例中,相似性并沒有增多,甚至有某些減少,如新西蘭的幾維鳥(
圖 2 概念的等級結構確定概念原型時,研究者發(fā)現(xiàn)人的社會性因素會影響原型成員的選擇。查表明,當詢問美國人說道“鳥”最先想到的鳥類成員是什么時,一般鳥”;而當詢問中國人時得到的回答卻是“天鵝”。1因此我們在對概時要注意,使用概念的不同群體,他們的知識和背景等具有個體差異,每一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都有不同的看法,我們不能一概而論。型理論的優(yōu)點就是較好的解釋了自然概念的組成因素,但是并不是所有原型,如抽象概念就很難確定它的原型,所以原型理論關于概念結構的限性的,只適用于部分自然和人工概念。概念的其他理論觀點認為概念是由一些真實的樣例體現(xiàn)和構成的,不去界定概念的條求對充分必要特征的絕對滿足、不去對原型進行特點的提取。以“蘋果
本文編號:2726817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N02
【圖文】:
圖 1“鳥”類原型示意圖上述“鳥”類原型示意圖中我們可以看出,概念范疇中的某些實例比其他,這就說明概念呈現(xiàn)的是分級結構,原型在概念中處于最高位置,根據(jù)樣的相似性依次向下排列,相似性越低的樣例隸屬于這個概念的程度就越低上原型觀點和經(jīng)典觀點大為不同,經(jīng)典觀點支持者則是認為概念中的樣例的地位,沒有好壞之分、也沒有隸屬程度的高低之分。念的內部結構(圖 2):基本層(例如,鳥)、上位概念(例如,動物)念(例如,麻雀、天鵝、知更鳥)!盎緦訛楦拍畹墨@取、命名和記憶口!1就是在這個層面,對肉眼觀察者來說,成員們在這里呈現(xiàn)了最高程性——特別是視覺上的相似性。例如,“鳥”(基本層)這個范疇的成員”(上位概念)這個范疇的成員更加相似,而“麻雀”“天鵝”“知更鳥概念)實例中,相似性并沒有增多,甚至有某些減少,如新西蘭的幾維鳥(
圖 2 概念的等級結構確定概念原型時,研究者發(fā)現(xiàn)人的社會性因素會影響原型成員的選擇。查表明,當詢問美國人說道“鳥”最先想到的鳥類成員是什么時,一般鳥”;而當詢問中國人時得到的回答卻是“天鵝”。1因此我們在對概時要注意,使用概念的不同群體,他們的知識和背景等具有個體差異,每一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都有不同的看法,我們不能一概而論。型理論的優(yōu)點就是較好的解釋了自然概念的組成因素,但是并不是所有原型,如抽象概念就很難確定它的原型,所以原型理論關于概念結構的限性的,只適用于部分自然和人工概念。概念的其他理論觀點認為概念是由一些真實的樣例體現(xiàn)和構成的,不去界定概念的條求對充分必要特征的絕對滿足、不去對原型進行特點的提取。以“蘋果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英瑾;;原型論對“家族相似”論的形式化方案芻議[J];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15年04期
2 尹蓉;;家族相似性與原型范疇理論[J];經(jīng)濟研究導刊;2012年26期
3 何兵;殷維;;意義、指稱與實在——后期庫恩對不可通約性問題的語言學辯護[J];科學技術哲學研究;2010年04期
4 倪明紅;;庫恩的概念觀[J];科技信息;2010年22期
5 黃月華;左雙菊;;原型范疇與家族相似性范疇——兼談原型理論在認知語言學中引發(fā)的爭議[J];語文研究;2009年03期
6 邱惠麗;;認知視野下的庫恩思想探析[J];河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7 徐建科;鄧聯(lián)合;;論哥白尼開普勒對宇宙和諧之探求[J];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8 王詠詩;;《科學革命的結構》時期的庫恩與后期維特根斯坦的比較[J];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9 何兵;;真理、信念與知識進化——庫恩的進化知識觀[J];自然辯證法通訊;2008年02期
10 陳剛;;層次,形式與實在[J];哲學研究;2007年08期
本文編號:27268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zzkxlw/2726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