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東美《科學哲學與人生》之科學觀
【學位授予單位】:福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N0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俠;后現(xiàn)代主義科學觀:一段我們必須經(jīng)歷的歷史[J];科學技術與辯證法;2004年05期
2 張今杰;;論“學者傳統(tǒng)”科學觀的意義及其局限性[J];廣東社會科學;2007年03期
3 馬來平;;從歷史的角度反思當代科學觀[J];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4 孫敏;;西方科學觀演變探析[J];科學學研究;2011年06期
5 郝寧湘;科學計算與科學觀變革[J];科學技術與辯證法;2000年06期
6 劉國華,張幸;竺可楨科學觀初探[J];科學學研究;2000年01期
7 邱慧;實踐的科學觀[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2年02期
8 劉宏業(yè),趙國杰;關于系統(tǒng)論科學觀的探討[J];科學管理研究;2002年01期
9 余華東;走上神壇、走下神壇的科學[J];科學對社會的影響;2003年03期
10 ;“后現(xiàn)代科學觀與科學大戰(zhàn)”學術研討會通知[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4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俠;;后現(xiàn)代主義科學觀:一段我們必須經(jīng)歷的歷史[A];慶?茖W技術與辯證法創(chuàng)刊20周年文集[C];2004年
2 覃晴;陳建新;;淺談女性意識對傳統(tǒng)科學觀念的影響和作用[A];“科技高速發(fā)展對倫理道德底線的沖擊及其化解”主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樓巍;許為民;;技性科學觀:科學的當代性和復雜性[A];全國科學技術學暨科學學理論與學科建設2008年聯(lián)合學術年會浙江大學論文集[C];2008年
4 許志峰;馬雪梅;;試析當代美國人的科學觀與科學素質(zhì)觀[A];中國科普理論與實踐探索——2009《全民科學素質(zhì)行動計劃綱要》論壇暨第十六屆全國科普理論研討會文集[C];2009年
5 任振球;;新科學觀[A];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地學哲學委員會第十屆學術會議代表論文集[C];2005年
6 周h"喬;;我國傳統(tǒng)科學觀的現(xiàn)代詮釋:寓理于算[A];落實科學發(fā)展觀——2006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發(fā)展論壇學術論文匯編[C];2006年
7 盧風;;兩種科學觀:本質(zhì)主義的與非本質(zhì)主義的[A];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2008防災減災論壇論文集[C];2008年
8 劉樹君;;凡勃倫進化的科學觀探悉[A];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博士卷)[C];2008年
9 馮國瑞;;錢學森的科學觀[A];錢學森科學貢獻暨學術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10 許志峰;;當代大科學觀雷達模型淺析[A];第五屆中國科技政策與管理學術年會暨研究會理事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什么是正確的科學觀?[N];西藏日報;2001年
2 耿云志;梁啟超的科學觀[N];中華讀書報;2003年
3 孟建偉;創(chuàng)新文化與科學觀的沖突統(tǒng)一[N];科學導報;2009年
4 柯文慧;多元科學觀的浮現(xiàn)及其他[N];中華讀書報;2007年
5 記者 劉莉;追求科學精神需警惕功利科學觀[N];科技日報;2012年
6 關志達;探究科技人文 促進科學發(fā)展[N];齊齊哈爾日報;2008年
7 任福君 謝小軍;警惕實用主義的科學觀[N];學習時報;2012年
8 鄭師渠;梁啟超的科學觀[N];光明日報;2002年
9 盧風 清華大學哲學系;科學的純粹性與內(nèi)在邏輯[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10 張毅;中醫(yī) 你拿什么證明你?[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朱丹瓊;科學個案研究與中國科學觀的發(fā)展[D];西北大學;2005年
2 修圓慧;中國近代科學觀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7年
3 周麗昀;科學實在論與社會建構(gòu)論比較研究——兼議從表象科學觀到實踐科學觀[D];復旦大學;2004年
4 劉偉;超越相對主義科學觀的探索和趨勢[D];吉林大學;2009年
5 徐志宏;馬克思科學觀初探[D];復旦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亮;方東美《科學哲學與人生》之科學觀[D];福州大學;2016年
2 張景;中國歷代科學觀演變過程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3 馬雪梅;西方歷代科學觀演變過程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4 李昊;清初科學觀和科學形態(tài)初探[D];武漢理工大學;2014年
5 王晶;科技強國背景下中國古代科學觀及其價值[D];大連海事大學;2015年
6 李競平;中國共產(chǎn)黨科學觀的演進歷程及現(xiàn)實啟示研究[D];福建農(nóng)林大學;2017年
7 張紀仁;近代科學觀實踐論轉(zhuǎn)向及其批判[D];黑龍江大學;2008年
8 于海;中國現(xiàn)代科學觀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譚琳;論現(xiàn)代西方科學觀的后現(xiàn)代轉(zhuǎn)向及其理性實質(zhì)[D];河南大學;2012年
10 王勁松;科學觀演變中的歷史性問題[D];蘇州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6154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zzkxlw/2615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