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典型草原表層土壤有機碳儲量差異及影響因素
發(fā)布時間:2024-03-16 22:02
在內蒙古錫林河流域典型草原設置119個樣地,確定群系序列,應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法和最小差異法來對比分析不同群系0~30cm土壤有機碳儲量的差異,并分析了表層土壤有機碳儲量和植被群系類型、物種多樣性、功能多樣性、群落權重均值、地上生物量的關系。結果顯示:(1)通過Canoco 5.0軟件對119個樣方進行PCA排序,結果確定出5個群系:羊草、大針茅、克氏針茅、苔草+委陵菜、冷蒿+冰草群系;(2)5個群系表層土壤有機碳密度變化范圍為1.84~2.74 kg/m2,平均值為2.41±0.84 kg/m2,其大小關系為:羊草群系>大針茅群系>克氏針茅群系>苔草+委陵菜群系>冷蒿+冰草群系,其中冷蒿+冰草群系顯著低于其他群系;(3)典型草原表層土壤有機碳儲量與植被群系類型、地上生物量及葉面積呈顯著正相關,其中植被群系類型是最主要的影響因素。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3930154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圖1樣方PCA排序Fig.1SamplePCASorting
。3研究結果3.1不同群系序列的確定根據(jù)排序結果(圖1),共確定出5個不同群系序列,分別是羊草(Leymuschinensis)群系、大針茅(Stipagrandis)群系、克氏針茅(Stipakrylovii)群系、苔草+委陵菜(Carexduriuscula+Potentil....
本文編號:39301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zrdllw/393015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