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山地區(qū)坡面土壤厚度研究及其地貌演化意義
發(fā)布時間:2022-12-24 13:24
地表過程研究是當前地貌演化研究的一個熱點問題,也是我們認識巖石圈、水圈、生物圈和大氣圈之間相互作用的基礎。從過程和機理上深入理解和探討地表過程,需要系統(tǒng)對巖石的風化、土壤的厚度、坡面物質的搬運及其相互關系進行研究。其中,土壤是聯(lián)系巖石風化過程和坡面物質搬運過程的一個重要紐帶。坡面土壤厚度的大小直接受到巖石風化過程與坡面物質搬運過程的影響。通過對坡面土壤厚度的研究,可以讓我們從過程和機理上深入探討坡面上風化過程和物質搬運過程等坡面過程,及其如何影響地貌形態(tài)與地貌演化。 Dietrich的土壤厚度估測模型基于物質守恒原理,通過把坡面的實際物理過程進行抽象簡化而得到,其理論基礎較堅實,至今仍廣泛應用。本文應用Dietrich的土壤厚度估測模型對研究區(qū)土壤厚度進行模擬,通過實地土壤厚度測量結果與模擬結果的對比分析,探討祁連山地區(qū)影響土壤厚度變化的因素。模擬結果顯示:1)初始土壤厚度對最終土壤厚度影響不大。無論初始土壤厚度的大小如何,經(jīng)過足夠長時間的坡面演化(10~15kyr),坡面土壤厚度都會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2)坡面土壤厚度對擴散系數(shù)K值的選取非常敏感。模擬得到研究區(qū)的擴散系數(shù)值約為0.0...
【文章頁數(shù)】: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引言
1.2 坡地地貌概述與坡面土壤厚度估測方法研究進展
1.3 地貌演化模型與坡面演化模型研究進展
1.4 坡面形態(tài)與坡面過程研究進展
1.5 選題依據(jù)及擬解決問題
第二章 研究區(qū)概況
2.1 祁連山東段地質構造特征
2.2 西營河流域地貌與土壤植被特征
2.3 西營河流域氣候特征
第三章 坡面選取與測量
3.1 坡面選取
3.2 坡面高程數(shù)據(jù)測量與高精度數(shù)字高程模型的獲取
3.3 土壤厚度測量與土壤厚度分布圖的獲取
第四章 模型構建
4.1 模型框架
4.2 土壤生成函數(shù)
4.3 土壤擴散模式
4.4 模型實現(xiàn)與模型適用性探討
4.5 模型關鍵參數(shù)的選取
4.6 數(shù)值模擬的實現(xiàn)
第五章 模擬實驗與結果
5.1 模型預測的土壤厚度變化(實驗一)
5.2 初始土壤厚度的影響(實驗二)
5.3 擴散系數(shù)對土壤厚度的影響(實驗三)
5.4 研究區(qū)擴散系數(shù)的獲取(實驗四)
5.5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坡面過程與土壤厚度
6.1 基巖風化速率對土壤厚度的影響(實驗五)
6.2 坡度與土壤厚度的關系(實驗六)
6.3 坡面演化過程(實驗七)
6.4 坡面演化機理
第七章 結論與展望
7.1 主要結論
7.2 問題與展望
參考文獻
在學期間的研究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3726231
【文章頁數(shù)】: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引言
1.2 坡地地貌概述與坡面土壤厚度估測方法研究進展
1.3 地貌演化模型與坡面演化模型研究進展
1.4 坡面形態(tài)與坡面過程研究進展
1.5 選題依據(jù)及擬解決問題
第二章 研究區(qū)概況
2.1 祁連山東段地質構造特征
2.2 西營河流域地貌與土壤植被特征
2.3 西營河流域氣候特征
第三章 坡面選取與測量
3.1 坡面選取
3.2 坡面高程數(shù)據(jù)測量與高精度數(shù)字高程模型的獲取
3.3 土壤厚度測量與土壤厚度分布圖的獲取
第四章 模型構建
4.1 模型框架
4.2 土壤生成函數(shù)
4.3 土壤擴散模式
4.4 模型實現(xiàn)與模型適用性探討
4.5 模型關鍵參數(shù)的選取
4.6 數(shù)值模擬的實現(xiàn)
第五章 模擬實驗與結果
5.1 模型預測的土壤厚度變化(實驗一)
5.2 初始土壤厚度的影響(實驗二)
5.3 擴散系數(shù)對土壤厚度的影響(實驗三)
5.4 研究區(qū)擴散系數(shù)的獲取(實驗四)
5.5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坡面過程與土壤厚度
6.1 基巖風化速率對土壤厚度的影響(實驗五)
6.2 坡度與土壤厚度的關系(實驗六)
6.3 坡面演化過程(實驗七)
6.4 坡面演化機理
第七章 結論與展望
7.1 主要結論
7.2 問題與展望
參考文獻
在學期間的研究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37262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zrdllw/372623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