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部分地區(qū)草原生態(tài)修復成果
發(fā)布時間:2021-11-12 06:29
<正>本案例地處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東北部的烏拉蓋管理區(qū),由于草地過度利用,植物遭到破壞,產生風蝕破口,沙質土壤裸露,形成了大小不同的風蝕坑。風蝕坑修復的技術關鍵是采用工程措施結合生物措施控制流沙,補播適合的灌草組合恢復植被。蒙草公司研發(fā)團隊對于風蝕坑的治理,主要采取平整土地+機械沙障(結合生物沙障)+補播灌草組合的技術模式,首先調查風蝕坑地形地貌、原生植被種類組成等,使用機械平整土地、埋置沙障,選擇一年生植物和多年生、豆科和禾本科種子混合播種,時間一般選在夏季雨季來臨前,播后圍封3~5年以上視恢復程度進行利用。自2015年以來,蒙草公司研發(fā)團隊已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通遼市等地修復治理嚴重沙化草原2000hm2多,修復后流沙得以固定,植被高度、蓋度、密度明顯增加。
【文章來源】:草原與草業(yè). 2020,32(02)
【文章頁數(shù)】:1 頁
本文編號:3490354
【文章來源】:草原與草業(yè). 2020,32(02)
【文章頁數(shù)】:1 頁
本文編號:34903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zrdllw/349035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