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刺沙包淺層土壤水分動態(tài)及其對不同降雨量的響應
發(fā)布時間:2021-08-13 06:47
以烏蘭布和沙漠典型白刺沙包為研究對象,使用EC-5土壤水分傳感器對其淺層(0—50 cm)土壤水分進行長期連續(xù)監(jiān)測,分析了白刺沙包不同深度土層對不同降雨量的響應及整個生長季的土壤水分動態(tài)特征。結果表明:降雨是烏蘭布和沙漠白刺沙包土壤水分的最重要補給源,降雨量大小是影響淺層土壤水分補給深度的決定因素。小于10 mm的降雨完全被表層(0—10 cm)土壤吸收,無法補給10 cm以下土壤水分;10—20 mm的降雨對土壤水分的補給深度達到20 cm;20—30 mm的降雨對土壤水分的補給深度達到40 cm,大于30 mm的降雨補給深度可達到50 cm,甚至更深土層。在研究區(qū)降雨量以小于20 mm降雨為主的情況下,20 cm以下土層土壤水分逐步惡化,久之將有利于淺根系草本植物的生長,不利于白刺的生長繁殖。因此,這種降雨格局將對淺層土壤水分及植被演替產生重要影響。
【文章來源】:生態(tài)學報. 2019,39(1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研究區(qū)2015—2017年生長季降水變化特征
使土壤含水量維持在5%—11%。②土壤水分波動期(6月中旬—9月底),6月份以后降雨增多,在較大的降雨或連續(xù)降雨的條件下,不同深度的土壤含水量波動存在差異,表層土壤水分表現(xiàn)為驟升驟降的脈沖式特點,由于表層(0—10cm)和10—20cm土層土壤水分滲透很快,在短時間內迅速升至10%—15%,而后耗于土壤蒸發(fā)和植物蒸騰,逐漸降至5%;20cm以下土層土壤水分下滲緩慢,波動相對較小,較長時間維持在3%—8%左右。由此可以認為淺層土壤水分動態(tài)變化主要因大氣降雨的季節(jié)分布而變化,即白刺沙包淺層土壤水分的變化與生長季降雨變化同步。圖22015—2017年白刺生長季沙包土壤水分動態(tài)Fig.2SoilwatercontentdynamicsofnebkhainthegrowthseasonofNitrariatangutorumin2015—20172.3不同降雨量前后不同土層深度水分變化特征圖3表明,5mm的降雨只對0—10cm土層土壤水分產生影響,使0—10cm土層土壤水分提高24.5%;15.4mm的降雨對20cm以上土層土壤水分產生影響,分別使0—10、10—20cm土層土壤水分提高247.4%和41.8%;21.3mm的降雨主要影響30cm以上土層土壤水分,分別使0—10、10—20、20—30cm土層土壤水分提高220.9%、132.1%和53.1%;26.3mm的降雨改變了40cm以上土層土壤水分,分別使0—10、10—20、20—30、30—40cm土層土壤水分提高104.4%、60.6%、115.5%和188.2%;44.7mm的降雨(降雨時間為10h)對50cm以上土層土壤水分均產生影響,分別使各土層土壤水分提高153.9%、120.8%、245.3%、453.2%和132.7%;但是,48.8mm的降雨(降雨時間為2h)只對20cm以上土層土壤水分產生影響,分別使0—10cm和10—20cm土層土壤水分提高230.2%和61.8%。2.4不同深度土層對不同降雨量的響應時間由表2可以看出,白刺沙包不同深度土層對不同降雨量的響應時間存在差異。對于10
http://www.ecologica.cn下,10、20、30、40cm和50cm土層土壤水分變化的最快響應時間分別為0.5、1、1、1.5h和5h。圖3不同降雨量前后不同土層水分變化特征Fig.3Characteristicsofwaterchangesindifferentsoillayersbeforeandafterdifferentrainfall表2不同深度土層對不同降雨量的響應時間Table2Responsetimeofdifferentdepthsoillayerstodifferentrainfall土層深度Soildepth/cm對不同降雨量的響應時間Responsetimetodifferentrainfall/h5mm15.4mm21.3mm26.3mm44.7mm48.8mm1030.50.50.50.50.52065.551130207.5140101.55053討論3.1不同降雨量對土壤水分含量的影響在白刺生長季內,白刺灌叢沙包的表層(10cm)和10—20cm土層土壤含水量波動劇烈,特別是生長季中期大雨(>30mm)過后可以增加到10%—15%;而30—50cm土壤含水量則相對比較穩(wěn)定,一直在3%—8%之間波動。降雨后表層土壤的含水量得到明顯改善,而土壤30—50cm的含水量增幅相對較校降雨量越大,對土壤水分的影響深度越大。例如,44.7mm的降雨能夠明顯增加0—50cm土層的土壤含水量,而5mm的降雨只能增加10cm土層的土壤含水量。有研究表明,2007年8月甘肅民勤一次47.6mm的大雨發(fā)生后,穩(wěn)定階段白刺沙包的土壤水分最大補給深度僅為30cm[19],比本研究的穩(wěn)定階段白刺沙包土壤水分影響深度15期李新樂等:白刺沙包淺層土壤水分動態(tài)及其對不同降雨量的響應5075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荒漠綠洲過渡帶白刺灌叢沙堆土壤水分空間分布及入滲特征[J]. 席軍強,趙翠蓮,楊自輝,郭樹江,王強強,張劍揮. 草業(yè)學報. 2016(11)
[2]ECH2O EC-5水分傳感器測定沙地土壤含水率的可靠性[J]. 何修道,王立,黨宏忠,韓輝,呂文強. 水土保持通報. 2016(04)
[3]干旱半干旱草地生態(tài)系統(tǒng)與土壤水分關系研究進展[J]. 鄒慧,高光耀,傅伯杰. 生態(tài)學報. 2016(11)
[4]荒漠灌叢內降雨和土壤水分再分配[J]. 王正寧,王新平,劉博.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6(03)
[5]甘肅敦煌西湖荒漠-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土壤水分空間異質性及其影響因子研究[J]. 孫飛達,陳文業(yè),袁海峰,竇英杰,邴丹琿,馮穎,吳婷. 西北植物學報. 2016(01)
[6]寧夏黃土丘陵區(qū)苜蓿土壤水分的時空變異特征[J]. 蔡進軍,張源潤,潘占兵,董立國,許浩,王月玲,季波,馬璠,韓新生,李生寶. 水土保持研究. 2016(01)
[7]干旱荒漠區(qū)不同生活型植物生長對降雨量變化的響應[J]. 張浩,王新平,張亞峰,虎瑞,潘顏霞,陳寧. 生態(tài)學雜志. 2015(07)
[8]毛烏素沙地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群落土壤水分動態(tài)特征[J]. 于曉娜,李恩貴,黃永梅,李小雁. 中國沙漠. 2015(03)
[9]毛烏素沙地流動沙丘土壤水分對降雨的響應[J]. 馮偉,楊文斌,黨宏忠,李衛(wèi),石星,王永勝,梁海榮. 中國沙漠. 2015(02)
[10]干旱荒漠區(qū)綠洲邊緣典型固沙灌木的降水截留特征[J]. 徐先英,嚴平,郭樹江,柴成武. 中國沙漠. 2013(01)
本文編號:3339967
【文章來源】:生態(tài)學報. 2019,39(1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研究區(qū)2015—2017年生長季降水變化特征
使土壤含水量維持在5%—11%。②土壤水分波動期(6月中旬—9月底),6月份以后降雨增多,在較大的降雨或連續(xù)降雨的條件下,不同深度的土壤含水量波動存在差異,表層土壤水分表現(xiàn)為驟升驟降的脈沖式特點,由于表層(0—10cm)和10—20cm土層土壤水分滲透很快,在短時間內迅速升至10%—15%,而后耗于土壤蒸發(fā)和植物蒸騰,逐漸降至5%;20cm以下土層土壤水分下滲緩慢,波動相對較小,較長時間維持在3%—8%左右。由此可以認為淺層土壤水分動態(tài)變化主要因大氣降雨的季節(jié)分布而變化,即白刺沙包淺層土壤水分的變化與生長季降雨變化同步。圖22015—2017年白刺生長季沙包土壤水分動態(tài)Fig.2SoilwatercontentdynamicsofnebkhainthegrowthseasonofNitrariatangutorumin2015—20172.3不同降雨量前后不同土層深度水分變化特征圖3表明,5mm的降雨只對0—10cm土層土壤水分產生影響,使0—10cm土層土壤水分提高24.5%;15.4mm的降雨對20cm以上土層土壤水分產生影響,分別使0—10、10—20cm土層土壤水分提高247.4%和41.8%;21.3mm的降雨主要影響30cm以上土層土壤水分,分別使0—10、10—20、20—30cm土層土壤水分提高220.9%、132.1%和53.1%;26.3mm的降雨改變了40cm以上土層土壤水分,分別使0—10、10—20、20—30、30—40cm土層土壤水分提高104.4%、60.6%、115.5%和188.2%;44.7mm的降雨(降雨時間為10h)對50cm以上土層土壤水分均產生影響,分別使各土層土壤水分提高153.9%、120.8%、245.3%、453.2%和132.7%;但是,48.8mm的降雨(降雨時間為2h)只對20cm以上土層土壤水分產生影響,分別使0—10cm和10—20cm土層土壤水分提高230.2%和61.8%。2.4不同深度土層對不同降雨量的響應時間由表2可以看出,白刺沙包不同深度土層對不同降雨量的響應時間存在差異。對于10
http://www.ecologica.cn下,10、20、30、40cm和50cm土層土壤水分變化的最快響應時間分別為0.5、1、1、1.5h和5h。圖3不同降雨量前后不同土層水分變化特征Fig.3Characteristicsofwaterchangesindifferentsoillayersbeforeandafterdifferentrainfall表2不同深度土層對不同降雨量的響應時間Table2Responsetimeofdifferentdepthsoillayerstodifferentrainfall土層深度Soildepth/cm對不同降雨量的響應時間Responsetimetodifferentrainfall/h5mm15.4mm21.3mm26.3mm44.7mm48.8mm1030.50.50.50.50.52065.551130207.5140101.55053討論3.1不同降雨量對土壤水分含量的影響在白刺生長季內,白刺灌叢沙包的表層(10cm)和10—20cm土層土壤含水量波動劇烈,特別是生長季中期大雨(>30mm)過后可以增加到10%—15%;而30—50cm土壤含水量則相對比較穩(wěn)定,一直在3%—8%之間波動。降雨后表層土壤的含水量得到明顯改善,而土壤30—50cm的含水量增幅相對較校降雨量越大,對土壤水分的影響深度越大。例如,44.7mm的降雨能夠明顯增加0—50cm土層的土壤含水量,而5mm的降雨只能增加10cm土層的土壤含水量。有研究表明,2007年8月甘肅民勤一次47.6mm的大雨發(fā)生后,穩(wěn)定階段白刺沙包的土壤水分最大補給深度僅為30cm[19],比本研究的穩(wěn)定階段白刺沙包土壤水分影響深度15期李新樂等:白刺沙包淺層土壤水分動態(tài)及其對不同降雨量的響應5075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荒漠綠洲過渡帶白刺灌叢沙堆土壤水分空間分布及入滲特征[J]. 席軍強,趙翠蓮,楊自輝,郭樹江,王強強,張劍揮. 草業(yè)學報. 2016(11)
[2]ECH2O EC-5水分傳感器測定沙地土壤含水率的可靠性[J]. 何修道,王立,黨宏忠,韓輝,呂文強. 水土保持通報. 2016(04)
[3]干旱半干旱草地生態(tài)系統(tǒng)與土壤水分關系研究進展[J]. 鄒慧,高光耀,傅伯杰. 生態(tài)學報. 2016(11)
[4]荒漠灌叢內降雨和土壤水分再分配[J]. 王正寧,王新平,劉博.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6(03)
[5]甘肅敦煌西湖荒漠-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土壤水分空間異質性及其影響因子研究[J]. 孫飛達,陳文業(yè),袁海峰,竇英杰,邴丹琿,馮穎,吳婷. 西北植物學報. 2016(01)
[6]寧夏黃土丘陵區(qū)苜蓿土壤水分的時空變異特征[J]. 蔡進軍,張源潤,潘占兵,董立國,許浩,王月玲,季波,馬璠,韓新生,李生寶. 水土保持研究. 2016(01)
[7]干旱荒漠區(qū)不同生活型植物生長對降雨量變化的響應[J]. 張浩,王新平,張亞峰,虎瑞,潘顏霞,陳寧. 生態(tài)學雜志. 2015(07)
[8]毛烏素沙地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群落土壤水分動態(tài)特征[J]. 于曉娜,李恩貴,黃永梅,李小雁. 中國沙漠. 2015(03)
[9]毛烏素沙地流動沙丘土壤水分對降雨的響應[J]. 馮偉,楊文斌,黨宏忠,李衛(wèi),石星,王永勝,梁海榮. 中國沙漠. 2015(02)
[10]干旱荒漠區(qū)綠洲邊緣典型固沙灌木的降水截留特征[J]. 徐先英,嚴平,郭樹江,柴成武. 中國沙漠. 2013(01)
本文編號:33399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zrdllw/3339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