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寒草地土壤有機碳特征及對模擬增溫的響應
發(fā)布時間:2021-07-12 10:57
目前,全球氣候變暖已成為全世界科學家共同關(guān)注的問題,而氣溫升高對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碳循環(huán)有著重要的影響。青藏高寒草地土壤蘊含著巨大的有機碳庫,在全球碳循環(huán)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對青藏高寒草地土壤有機碳特征及對溫度升高的響應進行研究。本論文通過設置不同草地類型的水平樣帶(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不同海拔高度的垂直樣帶(4500、4650、4800和4950 m)及模擬增溫試驗(不增溫、冬季增溫和全年增溫),研究了青藏高寒草地土壤總有機碳、活性有機碳(水溶性有機碳、易氧化有機碳)、腐殖質(zhì)組分碳(胡敏酸碳、富里酸碳和胡敏素碳)和團聚體碳含量、團聚體穩(wěn)定性以及胡敏酸(HA)的結(jié)構(gòu)特征,并討論了它們與環(huán)境因素(溫度、降雨量及地上部生物量)之間的關(guān)系。主要研究結(jié)果如下:1、青藏高寒水平樣帶不同草地類型相比,高寒草甸土壤的總有機碳、活性有機碳、腐殖質(zhì)組分碳、團聚體碳、大團聚體(2-0.25 mm)及微團聚體(0.25-0.053 mm)比例、團聚體穩(wěn)定性指標(平均重量直徑、幾何平均直徑、>0.25 mm水穩(wěn)定團聚體含量、水穩(wěn)定團聚體所占比例)最高,其次為高寒草原土壤高,而高寒荒漠土壤最...
【文章來源】: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吉林省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意義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內(nèi)容
1.4 技術(shù)路線
2 材料與方法
2.1 研究區(qū)域概況
2.2 試驗處理
2.3 土樣采集
2.4 測定方法
2.5 數(shù)據(jù)處理
3 結(jié)果與分析
3.1 青藏高寒草地水平樣帶土壤有機碳特征的研究
3.2 青藏高寒草地垂直樣帶土壤有機碳特征的研究
3.3 青藏高寒草地土壤有機碳對模擬增溫的響應
4 討論
4.1 青藏高寒草地水平樣帶土壤有機碳特征的研究
4.2 青藏寒草地垂直樣帶土壤有機碳特征的研究
4.3 青藏高寒草地土壤有機碳對模擬增溫的響應
5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藏北高原不同海拔高寒草甸群落地上部分碳氮含量對模擬增溫的響應[J]. 付剛,孫維,李少偉,何永濤,沈振西. 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 2015(07)
[2]長期模擬增溫對矮嵩草草甸土壤理化性質(zhì)與植物化學成分的影響[J]. 楊月娟,周華坤,姚步青,王文穎,董世魁,余欣超,趙新全,張灝. 生態(tài)學雜志. 2015(03)
[3]青藏高原兩種高寒草甸地下生物量及其碳分配對長期增溫的響應差異[J]. 余欣超,姚步青,周華坤,金艷霞,楊月娟,王文穎,董世魁,趙新全. 科學通報. 2015(04)
[4]Adsorption of Cu(Ⅱ) on humic acids derived from different organic materials[J]. LI Cui-lan,JI Fan,WANG Shuai,ZHANG Jin-jing,GAO Qiang,WU Jing-gui,ZHAO Lan-po,WANG Li-chun,ZHENG Li-ro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15(01)
[5]西南亞高山-高山海拔梯度上森林土壤水溶性有機碳時間動態(tài)[J]. 劉帥,陳玥希,孫輝,王林. 西北林學院學報. 2015(01)
[6]藏北典型高寒草原土壤微氣候?qū)υ鰷氐捻憫猍J]. 陳有超,魯旭陽,李衛(wèi)朋,沙玉坤,程根偉. 山地學報. 2014(04)
[7]西藏色季拉山典型植被類型土壤活性有機碳分布特征[J]. 周晨霓,馬和平. 土壤學報. 2013(06)
[8]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碳礦化及其溫度敏感性[J]. 徐麗,于書霞,何念鵬,溫學發(fā),石培禮,張揚建,代景忠,王若夢. 植物生態(tài)學報. 2013(11)
[9]Soil Organic Carbon and Nutrients along an Alpine Grassland Transect across Northern Tibet[J]. CAO Ying-zi,WANG Xiao-dan,LU Xu-yang,YAN Yan,FAN Ji-hui.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13(04)
[10]西藏高寒草原土壤團聚體有機碳變化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 蔡曉布,彭岳林,于寶政. 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 2013(11)
碩士論文
[1]武夷山不同海拔植被土壤團聚體有機碳的空間變化[D]. 李黎光.南京林業(yè)大學 2012
[2]不同退化程度下高寒草甸土壤有機碳及團聚體特征研究[D]. 王洋.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 2012
[3]模擬增溫對高山森林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響[D]. 楊玉蓮.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 2012
[4]模擬增溫對高山森林土壤碳氮過程的影響[D]. 劉金玲.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 2012
[5]高寒草甸土壤碳和氮及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對溫度和降水量變化的響應[D]. 衡濤.西南大學 2011
[6]土壤腐殖質(zhì)與土壤團聚體抗侵蝕能力的關(guān)系研究[D]. 寧麗丹.西南師范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279784
【文章來源】: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吉林省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意義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內(nèi)容
1.4 技術(shù)路線
2 材料與方法
2.1 研究區(qū)域概況
2.2 試驗處理
2.3 土樣采集
2.4 測定方法
2.5 數(shù)據(jù)處理
3 結(jié)果與分析
3.1 青藏高寒草地水平樣帶土壤有機碳特征的研究
3.2 青藏高寒草地垂直樣帶土壤有機碳特征的研究
3.3 青藏高寒草地土壤有機碳對模擬增溫的響應
4 討論
4.1 青藏高寒草地水平樣帶土壤有機碳特征的研究
4.2 青藏寒草地垂直樣帶土壤有機碳特征的研究
4.3 青藏高寒草地土壤有機碳對模擬增溫的響應
5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藏北高原不同海拔高寒草甸群落地上部分碳氮含量對模擬增溫的響應[J]. 付剛,孫維,李少偉,何永濤,沈振西. 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 2015(07)
[2]長期模擬增溫對矮嵩草草甸土壤理化性質(zhì)與植物化學成分的影響[J]. 楊月娟,周華坤,姚步青,王文穎,董世魁,余欣超,趙新全,張灝. 生態(tài)學雜志. 2015(03)
[3]青藏高原兩種高寒草甸地下生物量及其碳分配對長期增溫的響應差異[J]. 余欣超,姚步青,周華坤,金艷霞,楊月娟,王文穎,董世魁,趙新全. 科學通報. 2015(04)
[4]Adsorption of Cu(Ⅱ) on humic acids derived from different organic materials[J]. LI Cui-lan,JI Fan,WANG Shuai,ZHANG Jin-jing,GAO Qiang,WU Jing-gui,ZHAO Lan-po,WANG Li-chun,ZHENG Li-ro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15(01)
[5]西南亞高山-高山海拔梯度上森林土壤水溶性有機碳時間動態(tài)[J]. 劉帥,陳玥希,孫輝,王林. 西北林學院學報. 2015(01)
[6]藏北典型高寒草原土壤微氣候?qū)υ鰷氐捻憫猍J]. 陳有超,魯旭陽,李衛(wèi)朋,沙玉坤,程根偉. 山地學報. 2014(04)
[7]西藏色季拉山典型植被類型土壤活性有機碳分布特征[J]. 周晨霓,馬和平. 土壤學報. 2013(06)
[8]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碳礦化及其溫度敏感性[J]. 徐麗,于書霞,何念鵬,溫學發(fā),石培禮,張揚建,代景忠,王若夢. 植物生態(tài)學報. 2013(11)
[9]Soil Organic Carbon and Nutrients along an Alpine Grassland Transect across Northern Tibet[J]. CAO Ying-zi,WANG Xiao-dan,LU Xu-yang,YAN Yan,FAN Ji-hui.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13(04)
[10]西藏高寒草原土壤團聚體有機碳變化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 蔡曉布,彭岳林,于寶政. 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 2013(11)
碩士論文
[1]武夷山不同海拔植被土壤團聚體有機碳的空間變化[D]. 李黎光.南京林業(yè)大學 2012
[2]不同退化程度下高寒草甸土壤有機碳及團聚體特征研究[D]. 王洋.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 2012
[3]模擬增溫對高山森林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響[D]. 楊玉蓮.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 2012
[4]模擬增溫對高山森林土壤碳氮過程的影響[D]. 劉金玲.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 2012
[5]高寒草甸土壤碳和氮及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對溫度和降水量變化的響應[D]. 衡濤.西南大學 2011
[6]土壤腐殖質(zhì)與土壤團聚體抗侵蝕能力的關(guān)系研究[D]. 寧麗丹.西南師范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2797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zrdllw/327978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