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炭和園林廢棄物堆肥對濱海鹽堿土淋溶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7-12 09:43
針對濱海鹽堿土鹽堿化程度高、鹽分毒害突出的問題,采取室內(nèi)淋溶脫鹽試驗,探究生物炭和園林廢棄物堆肥對濱海鹽堿土淋溶脫鹽的影響。將生物炭、園林廢棄物堆肥按照不同的質(zhì)量比進行4組處理(0%-CK處理、2%生物炭-B處理、5%園林廢棄物堆肥-G處理、2%生物炭和5%園林綠化廢棄物堆-BG處理),通過6次淋溶后監(jiān)測EC值、p H值及水溶性離子(Na+、Ca2+、Mg2+、Cl-、SO42-和H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確定生物炭和園林廢棄物堆肥對濱海鹽漬化土壤淋溶脫鹽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1)淋溶脫鹽過程中各組淋溶液的EC值呈下降并逐漸趨于穩(wěn)定的趨勢,但鹽堿土中添加生物炭和園林廢棄物堆肥后鹽分淋溶的速率會顯著提高。2)淋溶液的p H值以及HCO3-分量分數(shù)呈先上升后保持平穩(wěn)的趨勢,G處理和CK處理的變化趨勢類似,但是升高幅度較小,添加生物炭的處理(B和BG)的變化幅度較小。3)不同處理下...
【文章來源】: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2019,17(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和方法
1.1 試驗材料
1.2 試驗設計
1.3 測定項目及方法
1.4 數(shù)據(jù)處理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淋溶液p H值的變化趨勢
2.2 淋溶液電導率的變化趨勢
2.3 淋溶液離子質(zhì)量濃度的變化趨勢
2.4 淋溶液離子質(zhì)量濃度與電導率的相關性分析
2.5 不同處理對淋溶后土壤鹽分指標的影響
3 結(jié)論與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城市污泥與園林廢棄物堆肥混合添加對土壤改良的影響[J]. 司莉青,陳利民,鄭景明,周金星,彭霞薇. 草業(yè)科學. 2018(01)
[2]有機-無機復合改良劑對濱海鹽堿地的改良效應研究[J]. 張樂,徐平平,李素艷,孫向陽,張濤,劉子豪,姚麗媛. 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2017(02)
[3]濱海土壤鹽漬化特征及土壤改良研究[J]. 李素艷,翟鵬輝,孫向陽,張濤,張冬華,王琳琳,張薇. 應用基礎與工程科學學報. 2014(06)
[4]加入不同量生物質(zhì)炭鹽漬化土壤鹽分淋洗的差異與特征[J]. 岳燕,郭維娜,林啟美,李貴桐,趙小蓉,伍桂芳. 土壤學報. 2014(04)
[5]不同隔鹽措施對濱海鹽堿地土壤水鹽運移及刺槐光合特性的影響[J]. 王琳琳,李素艷,孫向陽,張濤,付穎,張紅蕾. 生態(tài)學報. 2015(05)
[6]酸性和堿性土壤中芒草生物質(zhì)炭激發(fā)效應的特征與差異[J]. 羅煜,趙小蓉,李貴桐,趙立欣,孟海波,林啟美. 土壤學報. 2014(01)
[7]不同施肥水平對耕層土壤鹽分遷移和分布的影響[J]. 王金輝,柳勇,徐潤生,呂業(yè)成,胡承孝,梁李宏,李淑儀. 中國土壤與肥料. 2009(04)
[8]太湖地區(qū)主要水稻土的飽和導水率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 吳華山,陳效民,葉民標,吳華強. 灌溉排水學報. 2006(02)
[9]管理調(diào)控措施對土壤鹽分分布和作物體內(nèi)鹽分離子吸收的作用[J]. 劉春卿,楊勁松,陳德明. 土壤學報. 2004(02)
[10]鈉吸附比及其在水體堿化特征評價中的應用[J]. 宋新山,鄧偉,章光新,閆百興. 水利學報. 2000(07)
博士論文
[1]天津濱海鹽土隔鹽修復、有機改良及造林效果評估[D]. 王琳琳.北京林業(yè)大學 2014
碩士論文
[1]浙江慈溪慈東濱海區(qū)鹽堿地綠化技術(shù)與成效分析研究[D]. 沙夢哲.浙江大學 2015
[2]園林廢棄物堆肥對綠地土壤的改良研究[D]. 李橋.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279675
【文章來源】: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2019,17(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和方法
1.1 試驗材料
1.2 試驗設計
1.3 測定項目及方法
1.4 數(shù)據(jù)處理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淋溶液p H值的變化趨勢
2.2 淋溶液電導率的變化趨勢
2.3 淋溶液離子質(zhì)量濃度的變化趨勢
2.4 淋溶液離子質(zhì)量濃度與電導率的相關性分析
2.5 不同處理對淋溶后土壤鹽分指標的影響
3 結(jié)論與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城市污泥與園林廢棄物堆肥混合添加對土壤改良的影響[J]. 司莉青,陳利民,鄭景明,周金星,彭霞薇. 草業(yè)科學. 2018(01)
[2]有機-無機復合改良劑對濱海鹽堿地的改良效應研究[J]. 張樂,徐平平,李素艷,孫向陽,張濤,劉子豪,姚麗媛. 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2017(02)
[3]濱海土壤鹽漬化特征及土壤改良研究[J]. 李素艷,翟鵬輝,孫向陽,張濤,張冬華,王琳琳,張薇. 應用基礎與工程科學學報. 2014(06)
[4]加入不同量生物質(zhì)炭鹽漬化土壤鹽分淋洗的差異與特征[J]. 岳燕,郭維娜,林啟美,李貴桐,趙小蓉,伍桂芳. 土壤學報. 2014(04)
[5]不同隔鹽措施對濱海鹽堿地土壤水鹽運移及刺槐光合特性的影響[J]. 王琳琳,李素艷,孫向陽,張濤,付穎,張紅蕾. 生態(tài)學報. 2015(05)
[6]酸性和堿性土壤中芒草生物質(zhì)炭激發(fā)效應的特征與差異[J]. 羅煜,趙小蓉,李貴桐,趙立欣,孟海波,林啟美. 土壤學報. 2014(01)
[7]不同施肥水平對耕層土壤鹽分遷移和分布的影響[J]. 王金輝,柳勇,徐潤生,呂業(yè)成,胡承孝,梁李宏,李淑儀. 中國土壤與肥料. 2009(04)
[8]太湖地區(qū)主要水稻土的飽和導水率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 吳華山,陳效民,葉民標,吳華強. 灌溉排水學報. 2006(02)
[9]管理調(diào)控措施對土壤鹽分分布和作物體內(nèi)鹽分離子吸收的作用[J]. 劉春卿,楊勁松,陳德明. 土壤學報. 2004(02)
[10]鈉吸附比及其在水體堿化特征評價中的應用[J]. 宋新山,鄧偉,章光新,閆百興. 水利學報. 2000(07)
博士論文
[1]天津濱海鹽土隔鹽修復、有機改良及造林效果評估[D]. 王琳琳.北京林業(yè)大學 2014
碩士論文
[1]浙江慈溪慈東濱海區(qū)鹽堿地綠化技術(shù)與成效分析研究[D]. 沙夢哲.浙江大學 2015
[2]園林廢棄物堆肥對綠地土壤的改良研究[D]. 李橋.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2796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zrdllw/327967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