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謀土林地層與土林地貌形的成年代及期次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9-28 08:30
元謀盆地發(fā)育有我國西南最為著名的土林地貌,對這一地貌景觀的形成時代的認識是區(qū)域旅游資源深入開發(fā)和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基礎。以往的研究認為組成土林的地層是元謀組的底部(即元謀組1、2段),時代為晚上新世—早更新世。本論文通過地層對比和年代分析認為,土林地層主體是發(fā)育在元謀組之上的多套河流相砂礫石層,而非元謀組。整個地層以老到新分述如下: (1)第1套為河湖相元謀組棕紅粉砂、灰白雜色粘土土林地層,像東北方向傾斜,ESR測得地層年代為1.21Ma。這套元謀組地層分布較廣,整個元謀盆地都有沉積分布。 (2)第2套為棕紅砂質土林地層,地層為水平,ESR測得地層年代為0.84Ma。此套地層分布面積較小,主要分布于挨昌。 (3)第3套砂礫石土林地層,地層為水平,ESR測得地層年代為0.74Ma~0.54Ma。此套土林地層在尹地、班果、挨昌都有分布,面積也較廣。 (4)第4套為砂礫石土林地層,地層為水平,ESR測得地層年代為0.3Ma。此套土林地層主要分布于蜻蛉河的兩側—物茂與灣堡。 (5)第5套為棕黃、灰白粉砂質土林地層,地層為水平,ESR測得地層年代為0.21Ma。此套土林地層分布在盆地西南部海拔1600m左右的華新、浪巴鋪。 根據(jù)各套地層的沉積特征、接觸關系和形成歷史,我們恢復了元謀土林地貌的形成歷史,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元謀古湖沉積結束后(約1.2Ma),開始沉積一套0.8Ma土林地層,并且在1.2~0.84Ma期間,發(fā)育了第1期土林地貌。 (2)0.8Ma這套土林地層沉積結束后,開始沉積一套0.7~0.5Ma土林地層。在0.7~0.5Ma之間,發(fā)育了第2期土林地貌。 (3)0.7~0.5Ma這套土林地層沉積結束后,開始沉積一套0.3Ma土林地層。在0.5~0.3Ma之間,發(fā)育了第3期土林地貌。 (4)0.3Ma這套土林地層沉積結束后,開始沉積一套0.2~0.1Ma土林地層,并且在0.2Ma發(fā)育了第4土林地貌。 (5)0.2~0.1Ma這套土林地層沉積結束后,從0.1Ma—至今,發(fā)育了第5期土林地貌。
【學位單位】:云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4
【中圖分類】:P931;P535
【部分圖文】:
1 緒論1.1 元謀土林形成年代研究的價值和意義土林是一種特殊的流水侵蝕地貌,因遠望如林而得名。組成土林的物湖相沉積物、河流沖溝堆積和冰水凍融泥石流堆積,這些沉積物受流成外觀高大挺拔,色彩繽紛,神秘多姿的地貌景觀,倍受人們喜愛,重要的旅游資源[1-4]。土林在中國從南到北都有分布(圖 1),主要分布在我國地形二級與三交界處,如吉林乾安土林、西藏扎達土林、張掖南臺土林、甘肅天水西昌黃聯(lián)土林、元謀土林、南澗土林、景東土林等[5-8]。其中扎達土林,而最有名的為元謀土林,分布面積達 50km2,形態(tài)也較扎達土林典豐富[9-10]。
2圖 2.土林分布圖在全國土林旅游資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早在明霞客曾途經(jīng)元謀土林,并較詳細的記述了班果、新華物茂土林已成為全國唯一一個 AAAA 級土林景區(qū)[12],發(fā)中。近年來,元謀土林以其獨特的地貌景觀不僅吸引來觀賞,而且還是重要的影視基地,有陳凱歌、張藝謀極》、《千里走單騎》等多部影視作品,其中《無極》在斯卡最佳鏡頭之一。元謀土林旅游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和影視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而且提升了地方的知名度。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早在 1.7Ma 萬年前,東方的遠已經(jīng)在這里繁衍生息,留下了遠古祖先的燦爛文明足跡中期和晚期,分別出現(xiàn)了小橫山文化和四家村文化,新、馬大海、龍街等地也出現(xiàn)了大量人類文明的痕跡。人
是如前人所述為晚上新世—早更新世的一套巨厚、半膠結的河湖相地層(組),而是晚于這個時期多套河流相沉積的地層。以下從野外觀察及認識和分析說明本論文對土林地層的新認識。土林的組成物質與元謀組不同。前人所述的元謀組地層主要為一套由、粘土、亞粘土、厚層狀砂層、雜色粘土和炭質粘土組成河湖相細顆粒沉(圖 3.a)。經(jīng)野外考察,在元謀東南部的甘棠土林、哨房梁子土林為一套粒湖相沉積物,而西南部的尹地土林、龍川江西邊的班果土林、挨昌土林茂土林、多克土林、灣堡土林的組成物質主要為較粗的砂礫石層,為河流積,交錯沉積層理明顯發(fā)育。南部的浪巴鋪土林則為典型的河湖相沉積。成物質顆粒的粗細結果分析,土林的組成物質與元謀組不同,土林為粗顆礫石層(圖 3.b),元謀組為細顆粒粉砂層,并且土林地層沒有元謀組所特厚層青灰色粘土條帶和鈣結合。此外,土林地層發(fā)育了多層特有的紅色鐵層,也稱鐵帽,厚度從 1cm—100cm 不等。鐵帽的發(fā)育有助于減少暴雨對的沖刷,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而元謀組沒有鐵質膠結層(鐵帽)。
本文編號:2828573
【學位單位】:云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4
【中圖分類】:P931;P535
【部分圖文】:
1 緒論1.1 元謀土林形成年代研究的價值和意義土林是一種特殊的流水侵蝕地貌,因遠望如林而得名。組成土林的物湖相沉積物、河流沖溝堆積和冰水凍融泥石流堆積,這些沉積物受流成外觀高大挺拔,色彩繽紛,神秘多姿的地貌景觀,倍受人們喜愛,重要的旅游資源[1-4]。土林在中國從南到北都有分布(圖 1),主要分布在我國地形二級與三交界處,如吉林乾安土林、西藏扎達土林、張掖南臺土林、甘肅天水西昌黃聯(lián)土林、元謀土林、南澗土林、景東土林等[5-8]。其中扎達土林,而最有名的為元謀土林,分布面積達 50km2,形態(tài)也較扎達土林典豐富[9-10]。
2圖 2.土林分布圖在全國土林旅游資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早在明霞客曾途經(jīng)元謀土林,并較詳細的記述了班果、新華物茂土林已成為全國唯一一個 AAAA 級土林景區(qū)[12],發(fā)中。近年來,元謀土林以其獨特的地貌景觀不僅吸引來觀賞,而且還是重要的影視基地,有陳凱歌、張藝謀極》、《千里走單騎》等多部影視作品,其中《無極》在斯卡最佳鏡頭之一。元謀土林旅游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和影視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而且提升了地方的知名度。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早在 1.7Ma 萬年前,東方的遠已經(jīng)在這里繁衍生息,留下了遠古祖先的燦爛文明足跡中期和晚期,分別出現(xiàn)了小橫山文化和四家村文化,新、馬大海、龍街等地也出現(xiàn)了大量人類文明的痕跡。人
是如前人所述為晚上新世—早更新世的一套巨厚、半膠結的河湖相地層(組),而是晚于這個時期多套河流相沉積的地層。以下從野外觀察及認識和分析說明本論文對土林地層的新認識。土林的組成物質與元謀組不同。前人所述的元謀組地層主要為一套由、粘土、亞粘土、厚層狀砂層、雜色粘土和炭質粘土組成河湖相細顆粒沉(圖 3.a)。經(jīng)野外考察,在元謀東南部的甘棠土林、哨房梁子土林為一套粒湖相沉積物,而西南部的尹地土林、龍川江西邊的班果土林、挨昌土林茂土林、多克土林、灣堡土林的組成物質主要為較粗的砂礫石層,為河流積,交錯沉積層理明顯發(fā)育。南部的浪巴鋪土林則為典型的河湖相沉積。成物質顆粒的粗細結果分析,土林的組成物質與元謀組不同,土林為粗顆礫石層(圖 3.b),元謀組為細顆粒粉砂層,并且土林地層沒有元謀組所特厚層青灰色粘土條帶和鈣結合。此外,土林地層發(fā)育了多層特有的紅色鐵層,也稱鐵帽,厚度從 1cm—100cm 不等。鐵帽的發(fā)育有助于減少暴雨對的沖刷,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而元謀組沒有鐵質膠結層(鐵帽)。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仁鵬;石晨霞;;對西藏札達土林國家地質公園旅游業(yè)發(fā)展的思考[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1年13期
2 張生;第四紀沉積物常用測年方法及其適用性研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4期
3 張云翔,邱占祥,鄭良,張家華,姜礎;云南元謀小河盆地含古猿化石地層的沉積特點與對比[J];沉積學報;2001年01期
4 尤玉柱;劉后一;潘悅容;;云南元謀、班果盆地晚新生代地層與脊椎動物化石[J];地層古生物論文集;1978年04期
5 程捷,劉學清,岳建偉,王海芝,張西娟;“元謀組”及“元謀動物群”含義的厘定[J];地層學雜志;2002年02期
6 趙藝學;;大同土林景區(qū)主要自然景物-土林形成發(fā)展過程及安全保護[J];干旱區(qū)資源與環(huán)境;2012年07期
7 高紅;電子自旋共振斷代方法及信號的選擇問題[J];哈爾濱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2002年03期
8 馬永法;康春國;;ESR測年法在黃土中的應用及存在的一些問題[J];哈爾濱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2006年04期
9 李普,錢方,馬醒華,浦慶余,邢歷生,鞠石強;用古地磁方法對元謀人化石年代的初步研究[J];中國科學;1976年06期
10 岳樂平,張云翔,祁國琴,F.Heller,王建其,楊利榮,張睿;云南元謀盆地含古猿化石層古地磁年齡及古生物學意義[J];中國科學(D輯:地球科學);2003年11期
本文編號:28285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zrdllw/2828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