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某鋅冶煉廠鋅冶煉渣綜合利用
發(fā)布時間:2025-01-18 11:37
陜西某冶煉廠鋅渣儲量大,堆存多年一直無法處理,占據(jù)很大場地。由于風吹揚塵及雨淋,對周圍環(huán)境及水系污染嚴重。一號線堆存量最大且銅、銀品位高,含銅1.08%、含銀99.40 g/t、含鐵20.15%;二號線和三號線銅、銀含量低,含銅0.3 ~ 0.5%,含銀40 ~ 50 g/t、含鐵29.32%。銅元素以黃銅礦形式存在,銀包裹在硫化銀、方鉛礦、黃銅礦等硫化物中。鐵是黃鐵礦演變而來,褐鐵礦、磁鐵礦、及碳隕鐵型單質鐵皆有之。在冶煉過程中,由于焙燒原因黃銅礦晶體表面燒蝕嚴重,但是核心仍然具有黃銅礦性質。銅、銀、鐵三種元素主要以共熔體結構存在。對于一號線鋅渣從浮選銅元素入手,兼顧回收銀、鐵;對于二、三號線鋅渣采用弱磁選單一回收鐵元素。兩種方案所產(chǎn)生尾礦銷售給水泥廠作為配料。整個回收工藝,實現(xiàn)無尾礦綜合回收利用。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4028566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圖1 浮選銅銀閉路試驗工藝流程
在鋅渣的形成過程中,由于有焙燒+硫酸浸出作業(yè),鋅渣中的礦物表面特性完全不是普通礦石中的樣子,黃銅礦可浮性變得很差。整個鋅渣呈酸性。經(jīng)過大量調整劑、捕收劑及工藝流程對比條件試驗,最終制定出浮選銅銀工藝流程。閉路流程見圖1,試驗結果見表4。表4回收銅銀閉路試驗結果Table4....
圖2 磁選試驗工藝流程
磁選試驗的目的是除掉浮選精礦中的有機碳及脈石雜質。通過鋅渣的工藝礦物學分析知,銅銀鐵主要以共熔體形式存在,利用鐵礦物的磁性,達到鐵碳分離。由于共熔體中銅銀與褐鐵礦、赤鐵礦、磁鐵礦、單質鐵、黃鐵礦、磁黃鐵礦都有關系,所以采用強磁選,提高磁選過程中銅銀回收率。在這里首先對浮選精礦第三....
圖3 焙燒溫度試驗工藝流程
所得磁選精礦通過物理辦法已經(jīng)無法再提高銅銀品位,因為銅銀鐵礦物以共熔體結構存在。所以不得不采用焙燒+第四次超細磨+硫酸浸出的化學選礦工藝。通過條件試驗確定工藝流程見圖3。焙燒溫度560℃,焙燒時間3h,硫酸用量300kg/t。試驗結果見表7。表7磁選精礦焙燒+硫酸浸出試驗結....
圖3 焙燒溫度試驗工藝流程
回收鐵試驗,目標礦物為其中的磁鐵礦和碳隕鐵型單質鐵,試驗條件及工藝流程見圖4,試驗結果見表9。表9二、三號鋅鋅渣磁選試驗結果Table9MagneticseparationtestresultsofzincandzincslagofNo.2and....
本文編號:40285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yjlw/4028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