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馬氏體氣閥鋼凝固特性的連鑄關鍵工藝設計及應用
發(fā)布時間:2021-07-07 10:32
針對馬氏體氣閥鋼連鑄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漏鋼、表面缺陷和內(nèi)部缺陷問題,基于鋼種特性分析,設計了馬氏體氣閥鋼連鑄的關鍵工藝。通過冷卻制度、保護渣、過熱度和電磁攪拌設計,顯著提高了鑄坯表面質(zhì)量和內(nèi)部質(zhì)量,打通了連鑄生產(chǎn)馬氏體氣閥鋼的關鍵技術難點。
【文章來源】:四川冶金. 2020,42(05)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典型馬氏體氣閥鋼凝固過程相組成變化
典型馬氏體氣閥鋼導熱系數(shù)
二冷目標溫度曲線制定原則是鑄坯表面溫度均勻且波動較。贿B鑄過程中矯直應變力較大的區(qū)域,應避開鋼種的高溫脆性區(qū)。根據(jù)馬氏體氣閥鋼高溫脆性區(qū)來看,過矯直溫度需≥950℃。由此設計了相應的水表。如圖4為40Cr10Si2Mo鋼方坯表面和中心溫度隨離結晶器彎月面距離的變化,可以看出鋼液在結晶器一次冷卻的作用下,方坯表面溫度迅速下降,結晶器出口方坯表面溫度大約為1161℃,溫度相對較高,這是由于結晶器冷卻強度低,熱通量為0.8085MW。隨后在二次冷卻的作用下,方坯內(nèi)部熱量向鑄坯表面?zhèn)鬟f,在方坯表面主要通過加熱二冷水散失熱量,方坯表面溫度逐漸降低。方坯在出二冷三區(qū)處表面溫度大約為962.6℃。從過矯直的鑄坯表面溫度來看,目前拉速情況下,過矯直溫度均控制在950℃以上,處于鋼種高溫塑性區(qū),有利于保證鑄坯皮下質(zhì)量。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氣閥鋼方坯連鑄機設計特點[J]. 黃小東. 現(xiàn)代冶金. 2018(02)
[2]連鑄工藝參數(shù)對5Cr9Si3馬氏體耐熱不銹鋼方坯質(zhì)量的影響[J]. 黃小東. 江西冶金. 2018(01)
[3]薄板坯連鑄的粘結機制分析及控制實踐[J]. 韓立海,姜英,唐作宇. 連鑄. 2014(06)
[4]53Cr21Mn9Ni4N方坯質(zhì)量控制[J]. 黃小東,戴逸,陳又新. 連鑄. 2013(06)
[5]馬氏體氣閥鋼粗晶問題探討與實踐[J]. 趙杰,郭淑娟,張秀麗. 科學技術與工程. 2012(11)
本文編號:3269471
【文章來源】:四川冶金. 2020,42(05)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典型馬氏體氣閥鋼凝固過程相組成變化
典型馬氏體氣閥鋼導熱系數(shù)
二冷目標溫度曲線制定原則是鑄坯表面溫度均勻且波動較。贿B鑄過程中矯直應變力較大的區(qū)域,應避開鋼種的高溫脆性區(qū)。根據(jù)馬氏體氣閥鋼高溫脆性區(qū)來看,過矯直溫度需≥950℃。由此設計了相應的水表。如圖4為40Cr10Si2Mo鋼方坯表面和中心溫度隨離結晶器彎月面距離的變化,可以看出鋼液在結晶器一次冷卻的作用下,方坯表面溫度迅速下降,結晶器出口方坯表面溫度大約為1161℃,溫度相對較高,這是由于結晶器冷卻強度低,熱通量為0.8085MW。隨后在二次冷卻的作用下,方坯內(nèi)部熱量向鑄坯表面?zhèn)鬟f,在方坯表面主要通過加熱二冷水散失熱量,方坯表面溫度逐漸降低。方坯在出二冷三區(qū)處表面溫度大約為962.6℃。從過矯直的鑄坯表面溫度來看,目前拉速情況下,過矯直溫度均控制在950℃以上,處于鋼種高溫塑性區(qū),有利于保證鑄坯皮下質(zhì)量。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氣閥鋼方坯連鑄機設計特點[J]. 黃小東. 現(xiàn)代冶金. 2018(02)
[2]連鑄工藝參數(shù)對5Cr9Si3馬氏體耐熱不銹鋼方坯質(zhì)量的影響[J]. 黃小東. 江西冶金. 2018(01)
[3]薄板坯連鑄的粘結機制分析及控制實踐[J]. 韓立海,姜英,唐作宇. 連鑄. 2014(06)
[4]53Cr21Mn9Ni4N方坯質(zhì)量控制[J]. 黃小東,戴逸,陳又新. 連鑄. 2013(06)
[5]馬氏體氣閥鋼粗晶問題探討與實踐[J]. 趙杰,郭淑娟,張秀麗. 科學技術與工程. 2012(11)
本文編號:32694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yjlw/3269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