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沉淀—納米復合樹脂吸附耦合工藝去除堿性礦冶廢水中高濃度砷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30 20:00
隨著我國有色冶金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有色金屬冶煉過程中產生的含砷廢水排放量與日俱增,對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質造成嚴重污染。近年來國家立法對含砷廢水排放要求日益嚴格,有色金屬冶煉廢水中砷的去除和達標排放成為亟待解決的重要環(huán)境技術問題。本文針對江西某鎢礦冶煉廠排放的廢水砷含量高、堿性強、金屬離子及硅酸根離子含量高的特點,開發(fā)出一種鐵鹽共沉淀-納米復合樹脂吸附的新型耦合除砷工藝,并進行了工藝參數(shù)優(yōu)化和可行性分析。在共沉淀預處理工序,采用了沉淀物性質穩(wěn)定、沉渣量小、除砷效果突出的氯化鐵作為除砷共沉淀劑,同時加入氯化鈣以降低廢水中硅酸根的含量、進一步提升砷去除率,并減少吸附工段硅酸根對砷酸根吸附位點的競爭。試驗中考察了氯化鐵共沉淀工藝除砷的效率,優(yōu)化了反應參數(shù)。優(yōu)化結果表明,氯化鐵投加量為520 mg/L、氯化鈣投加量為300 mg/L、反應pH為6.5、反應時間60 min、沉淀20 min時,共沉淀效果最佳,砷的去除率高于93%,且廢水中的三價砷被完全去除。在納米復合樹脂吸附深度處理工序,將實驗室新開發(fā)的載鋯納米復合樹脂HZO-201和已商品化的載鐵納米復合樹脂HFO-201兩種高效除砷吸附劑進行理...
【文章來源】:南京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1中國地下水砷污染風險模型示意圖[K)]??
電吸附處理技術(Electro-Sorption?Technology,?EST?)利用電極表面靜電引力??吸附水中離子和帶電粒子,富集水中目標污染物于電極表面,實現(xiàn)水質的凈化。??該方法具有處理效果好、裝置簡單、操作易于掌握等優(yōu)點1331。圖1.2為電吸附處??理技術的原理示意圖,吸附時原水從一端進入由正、負電極形成的通道,水中離??子和帶電粒子受電場作用分別向帶相反電荷的電極移動,被電極吸附在表面所形??成的雙電層中。解吸時使用原水,并將正負電極短接,就可使電極上的粒子不斷??解吸下來,直至進出水電導率相近為止134]。但是電吸附技術并沒有實現(xiàn)砷的特異??性去除,而是將水中的帶電離子和粒子全部截留,容易造成資源的浪費,暫時不??適合大規(guī)模工業(yè)應用。??\m??。負離f-??吸附過程?解吸過程??圖1.2電吸附及解吸過程示意圖??1.1.3.7鐵氧體法??鐵氧體法最初由日本電氣公司(NEC?corporation)開發(fā),是在鐵鹽共沉淀法??基礎上,為了加強沉淀分離效果而開發(fā)的除砷工藝,其原理是將含砷氫氧化鐵膠??6??
圖1.3技術路線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鐵鹽除砷技術研究進展[J]. 張志斌,李錦祥,邊興玉,魏壘壘,郭寧彬,王志俊. 山東建筑大學學報. 2012(01)
[2]砷與食品安全及其對黃渤海主要經濟貝類的影響研究[J]. 劉天紅,于曉清,王穎,孫元芹,盧君,鄭永允. 科學養(yǎng)魚. 2010(12)
[3]醫(yī)學地理學在尼日利亞環(huán)境問題研究中的作用[J]. 叢澤,張寶元,劉永泉. 國外醫(yī)學(醫(yī)學地理分冊). 2010 (03)
[4]高鐵酸鉀處理含砷廢水[J]. 蔣國民,王云燕,柴立元,舒余德,王慶偉,陳潤華. 過程工程學報. 2009(06)
[5]污水中內分泌干擾物的去除技術研究進展[J]. 李軼,饒婷,胡洪營. 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 2009(04)
[6]一本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寶貴教科書——評《燃煤污染型砷中毒 環(huán)境與疾病圖譜》[J]. 穆茂. 肝臟. 2008(06)
[7]中國主要含砷礦產資源的區(qū)域分布與砷污染問題[J]. 肖細元,陳同斌,廖曉勇,武斌,閻秀蘭,翟麗梅,謝華,王莉霞. 地理研究. 2008(01)
[8]活性污泥法處理含砷廢水初探[J]. 蘇廷芝,顧國維. 四川環(huán)境. 2006(04)
[9]膜分離技術處理電鍍廢水的實驗研究[J]. 夏俊方,曹海云. 上海環(huán)境科學. 2006(02)
[10]1995-2004年全國預防醫(yī)學領域砷研究文獻統(tǒng)計[J]. 梁京輝,王秋水,王玲芬. 預防醫(yī)學情報雜志. 2006(01)
本文編號:3258397
【文章來源】:南京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1中國地下水砷污染風險模型示意圖[K)]??
電吸附處理技術(Electro-Sorption?Technology,?EST?)利用電極表面靜電引力??吸附水中離子和帶電粒子,富集水中目標污染物于電極表面,實現(xiàn)水質的凈化。??該方法具有處理效果好、裝置簡單、操作易于掌握等優(yōu)點1331。圖1.2為電吸附處??理技術的原理示意圖,吸附時原水從一端進入由正、負電極形成的通道,水中離??子和帶電粒子受電場作用分別向帶相反電荷的電極移動,被電極吸附在表面所形??成的雙電層中。解吸時使用原水,并將正負電極短接,就可使電極上的粒子不斷??解吸下來,直至進出水電導率相近為止134]。但是電吸附技術并沒有實現(xiàn)砷的特異??性去除,而是將水中的帶電離子和粒子全部截留,容易造成資源的浪費,暫時不??適合大規(guī)模工業(yè)應用。??\m??。負離f-??吸附過程?解吸過程??圖1.2電吸附及解吸過程示意圖??1.1.3.7鐵氧體法??鐵氧體法最初由日本電氣公司(NEC?corporation)開發(fā),是在鐵鹽共沉淀法??基礎上,為了加強沉淀分離效果而開發(fā)的除砷工藝,其原理是將含砷氫氧化鐵膠??6??
圖1.3技術路線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鐵鹽除砷技術研究進展[J]. 張志斌,李錦祥,邊興玉,魏壘壘,郭寧彬,王志俊. 山東建筑大學學報. 2012(01)
[2]砷與食品安全及其對黃渤海主要經濟貝類的影響研究[J]. 劉天紅,于曉清,王穎,孫元芹,盧君,鄭永允. 科學養(yǎng)魚. 2010(12)
[3]醫(yī)學地理學在尼日利亞環(huán)境問題研究中的作用[J]. 叢澤,張寶元,劉永泉. 國外醫(yī)學(醫(yī)學地理分冊). 2010 (03)
[4]高鐵酸鉀處理含砷廢水[J]. 蔣國民,王云燕,柴立元,舒余德,王慶偉,陳潤華. 過程工程學報. 2009(06)
[5]污水中內分泌干擾物的去除技術研究進展[J]. 李軼,饒婷,胡洪營. 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 2009(04)
[6]一本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寶貴教科書——評《燃煤污染型砷中毒 環(huán)境與疾病圖譜》[J]. 穆茂. 肝臟. 2008(06)
[7]中國主要含砷礦產資源的區(qū)域分布與砷污染問題[J]. 肖細元,陳同斌,廖曉勇,武斌,閻秀蘭,翟麗梅,謝華,王莉霞. 地理研究. 2008(01)
[8]活性污泥法處理含砷廢水初探[J]. 蘇廷芝,顧國維. 四川環(huán)境. 2006(04)
[9]膜分離技術處理電鍍廢水的實驗研究[J]. 夏俊方,曹海云. 上海環(huán)境科學. 2006(02)
[10]1995-2004年全國預防醫(yī)學領域砷研究文獻統(tǒng)計[J]. 梁京輝,王秋水,王玲芬. 預防醫(yī)學情報雜志. 2006(01)
本文編號:32583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yjlw/3258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