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尺度機械粉碎對秸稈物性及酶解效率的影響和機理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13 21:35
農作物秸稈是十分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原料。乙醇生物轉化是農作物秸稈能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徑,農作物秸稈通過酶解產生單糖,然后經過微生物發(fā)酵產生生物乙醇。農作物秸稈復雜的化學組成及空間結構形成的生物抗性導致細胞壁在酶解過程中轉化為單糖的效率低、成本高。為降低農作物秸稈的生物抗性和提高酶解轉化效率,通常需要對農作物秸稈進行一定的預處理。機械粉碎預處理作為秸稈處理的第一步,已成為農作物秸稈生物能源轉化工藝中的必備操作單元。本論文針對農作物秸稈在不同尺度上的生物抗性,以玉米芯、水稻秸稈、小麥秸稈和玉米秸稈為研究對象,系統(tǒng)研究了不同尺度機械粉碎對農作物秸稈的微觀結構和理化性質的影響,測定了酶解效率和不同尺度機械粉碎方式的能耗,探究了不同尺度機械粉碎能耗、微觀結構和酶解效率間的量化關系。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種機械粉碎/水熱復合預處理方式,以期能夠降低粉碎能耗同時增加轉化效率。本論文的主要結論如下:(1)細胞尺度玉米芯粉體(<50-30μm)呈現出不同于植物尺度(>1 mm)和組織尺度(500-100 μm)玉米芯粉體的微觀結構和理化性質:纖維內部孔徑暴露于粉體表面導致比表面積增大,纖維素結晶度和...
【文章來源】:中國農業(yè)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120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圖1-1生物乙醇制備流程(Rubin,?2008)??
1.2.1纖維素??纖維素是農作物結稈中含童最多的聚合物(30%-50%),是由葡萄糖基通過p-1,?4糖苷鍵形??成的大分子聚合物,分子式為CgHhOs—(C6Hlfl05)?—C6Hn05。纖維素鏈呈線性排列且不存在支??鏈結構,如圖1-3所示。纖維素中葡萄糖基的數量即為纖維素的聚合度,天然存在的纖維素聚合??度一般都高于10000,如在天然棉花中纖維素聚合度在15000左右(Agbor等,2011)。??-?〇H?]?〇H??OH?〈?OH?/??OH?0H??圖1-3纖維素鏈結構??纖維素的高分子結構除了鏈結構外還包括聚集態(tài)結構。聚集態(tài)結構?般指的是高分子整體的??內部結構,包括晶體結構和取向等(楊淑蕙,2011)。纖維素中的葡萄糖環(huán)是一種較為穩(wěn)定的椅式??構象,因此整條纖維素鏈呈現彎曲的螺旋結構,這也導致纖維素鏈上大貴自由羥基可以形成分子??間和分子內氫鍵結構(圖1-4)。借助X射線衍射可以清晰觀察到纖維素的聚集態(tài)結構,一部分的??整呈X,這區(qū),一整
半纖維素是農作物秸稈中含量第二多的聚合物(20°/。-50%),與纖維素不同,半纖維素不是均??一聚糖,而是一些復合聚糖的總稱。組成半纖維素的單體主要有:D-木糖,D-葡萄糖,D-甘露糖,??D-半乳糖,L-阿拉伯糖和D-葡糖糖醛酸等(圖1-5)。這些單體在構成半纖維素時,一般由2-4種??結構單體構成不均一聚糖,并且半纖維素鏈帶有數量不等的支鏈結構。半纖維素并不是農作物秸??稈細胞壁中的結構多糖,而是填充在纖維素微纖絲之間的粘合劑,聚合度(80-120)要顯著小于??纖維素,因此也比纖維素更易于水解(Agbor等,2011)。半纖維素的去除能夠增加纖維素酶與纖??維素的接觸面積,從而提高纖維素的轉化效率。???H??H?oh〇h??〇H?、〇H??L>匍甸糖?l>甘露糖?D?芊乳糖??Ha?^>h??〇H?0?HO?OH??L?河拉伯糖?D-木糖?丨)?匍萄糖醛酸??圖N5半纖維素的組成單體??1.2.3木質素??木質素在農作物秸稈中含量約為5%-20%,木質素具有苯基丙烷單位的基本骨架,其主要單??體有如下三種:①對-羥基苯基丙烷;②愈創(chuàng)木基丙烷;③紫丁香基丙烷(圖1-6)。這三種單體通??過碳氧鍵和碳碳鍵形成具有各向異性的三維立體結構的聚合物(Hendriks?&?Zeeman,?2009)。木??質素在胞間層的濃度最高,在次生壁中濃度最低,但由于次生壁的厚度比胞間層和初生壁的厚度??大很多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我國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現狀及焚燒碳排放估算[J]. 石祖梁,賈濤,王亞靜,王久臣,孫仁華,王飛,李想,畢于運. 中國農業(yè)資源與區(qū)劃. 2017(09)
[2]機械超微粉碎與不同粒度常規(guī)粉碎對紅茶理化特性的影響[J]. 張陽,肖衛(wèi)華,紀冠亞,陳雪禮,韓魯佳,高崇風.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16(11)
[3]玉米秸稈超微粉碎與醇解液化研究[J]. 劉歡,顧邢偉,王雪,韓魯佳,肖衛(wèi)華. 農業(yè)機械學報. 2015(11)
[4]纖維素結晶度的測定方法[J]. 馬曉娟,黃六蓮,陳禮輝,曹石林. 造紙科學與技術. 2012(02)
[5]木質纖維素生物質預處理技術研究現狀[J]. 張元晶,魏剛,張小冬,魏云鵬,喬寧. 中國農學通報. 2012(11)
[6]木質纖維素生物質預處理技術的研究進展[J]. 胡秋龍,熊興耀,譚琳,蘇小軍,賀應龍,劉祥華,易錦瓊. 中國農學通報. 2011(10)
[7]超微粉碎對小麥麩皮物理性質的影響[J]. 王躍,李夢琴. 現代食品科技. 2011(03)
[8]不同粒徑脫脂米糠膳食纖維的組成成分及理化特性的研究[J]. 李倫,張暉,高云中. 糧食與飼料工業(yè). 2008(12)
[9]中國生物質能產業(yè)發(fā)展現狀及趨勢分析[J]. 王久臣,戴林,田宜水,秦世平.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07(09)
[10]超細粉碎對黃芪有效成分溶出的影響[J]. 陳宇紅. 寧夏醫(yī)學雜志. 2007(03)
博士論文
[1]玉米秸稈撿拾粉碎溝埋還田機研究[D]. 鄭智旗.中國農業(yè)大學 2017
[2]可抽提物對玉米秸稈水熱預處理效果的影響研究[D]. 李梓木.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16
[3]木質生物質粉碎及規(guī);品蹤C械設計及理論研究[D]. 付敏.東北林業(yè)大學 2010
碩士論文
[1]立式香蕉秸稈粉碎還田機關鍵部件優(yōu)化設計與試驗[D]. 甘聲豹.海南大學 2015
[2]粉碎預處理對秸稈沼氣發(fā)酵浮渣形成的影響研究[D]. 熊霞.中國農業(yè)科學院 2015
[3]水稻秸稈纖維素的純化及紡絲工藝的研究[D]. 劉詩萌.西南交通大學 2014
[4]紫外吸收光譜結合偏最小二乘法海水硝酸鹽測量技術研究[D]. 楊鵬程.國家海洋技術中心 2013
本文編號:3228383
【文章來源】:中國農業(yè)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120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圖1-1生物乙醇制備流程(Rubin,?2008)??
1.2.1纖維素??纖維素是農作物結稈中含童最多的聚合物(30%-50%),是由葡萄糖基通過p-1,?4糖苷鍵形??成的大分子聚合物,分子式為CgHhOs—(C6Hlfl05)?—C6Hn05。纖維素鏈呈線性排列且不存在支??鏈結構,如圖1-3所示。纖維素中葡萄糖基的數量即為纖維素的聚合度,天然存在的纖維素聚合??度一般都高于10000,如在天然棉花中纖維素聚合度在15000左右(Agbor等,2011)。??-?〇H?]?〇H??OH?〈?OH?/??OH?0H??圖1-3纖維素鏈結構??纖維素的高分子結構除了鏈結構外還包括聚集態(tài)結構。聚集態(tài)結構?般指的是高分子整體的??內部結構,包括晶體結構和取向等(楊淑蕙,2011)。纖維素中的葡萄糖環(huán)是一種較為穩(wěn)定的椅式??構象,因此整條纖維素鏈呈現彎曲的螺旋結構,這也導致纖維素鏈上大貴自由羥基可以形成分子??間和分子內氫鍵結構(圖1-4)。借助X射線衍射可以清晰觀察到纖維素的聚集態(tài)結構,一部分的??整呈X,這區(qū),一整
半纖維素是農作物秸稈中含量第二多的聚合物(20°/。-50%),與纖維素不同,半纖維素不是均??一聚糖,而是一些復合聚糖的總稱。組成半纖維素的單體主要有:D-木糖,D-葡萄糖,D-甘露糖,??D-半乳糖,L-阿拉伯糖和D-葡糖糖醛酸等(圖1-5)。這些單體在構成半纖維素時,一般由2-4種??結構單體構成不均一聚糖,并且半纖維素鏈帶有數量不等的支鏈結構。半纖維素并不是農作物秸??稈細胞壁中的結構多糖,而是填充在纖維素微纖絲之間的粘合劑,聚合度(80-120)要顯著小于??纖維素,因此也比纖維素更易于水解(Agbor等,2011)。半纖維素的去除能夠增加纖維素酶與纖??維素的接觸面積,從而提高纖維素的轉化效率。???H??H?oh〇h??〇H?、〇H??L>匍甸糖?l>甘露糖?D?芊乳糖??Ha?^>h??〇H?0?HO?OH??L?河拉伯糖?D-木糖?丨)?匍萄糖醛酸??圖N5半纖維素的組成單體??1.2.3木質素??木質素在農作物秸稈中含量約為5%-20%,木質素具有苯基丙烷單位的基本骨架,其主要單??體有如下三種:①對-羥基苯基丙烷;②愈創(chuàng)木基丙烷;③紫丁香基丙烷(圖1-6)。這三種單體通??過碳氧鍵和碳碳鍵形成具有各向異性的三維立體結構的聚合物(Hendriks?&?Zeeman,?2009)。木??質素在胞間層的濃度最高,在次生壁中濃度最低,但由于次生壁的厚度比胞間層和初生壁的厚度??大很多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我國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現狀及焚燒碳排放估算[J]. 石祖梁,賈濤,王亞靜,王久臣,孫仁華,王飛,李想,畢于運. 中國農業(yè)資源與區(qū)劃. 2017(09)
[2]機械超微粉碎與不同粒度常規(guī)粉碎對紅茶理化特性的影響[J]. 張陽,肖衛(wèi)華,紀冠亞,陳雪禮,韓魯佳,高崇風.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16(11)
[3]玉米秸稈超微粉碎與醇解液化研究[J]. 劉歡,顧邢偉,王雪,韓魯佳,肖衛(wèi)華. 農業(yè)機械學報. 2015(11)
[4]纖維素結晶度的測定方法[J]. 馬曉娟,黃六蓮,陳禮輝,曹石林. 造紙科學與技術. 2012(02)
[5]木質纖維素生物質預處理技術研究現狀[J]. 張元晶,魏剛,張小冬,魏云鵬,喬寧. 中國農學通報. 2012(11)
[6]木質纖維素生物質預處理技術的研究進展[J]. 胡秋龍,熊興耀,譚琳,蘇小軍,賀應龍,劉祥華,易錦瓊. 中國農學通報. 2011(10)
[7]超微粉碎對小麥麩皮物理性質的影響[J]. 王躍,李夢琴. 現代食品科技. 2011(03)
[8]不同粒徑脫脂米糠膳食纖維的組成成分及理化特性的研究[J]. 李倫,張暉,高云中. 糧食與飼料工業(yè). 2008(12)
[9]中國生物質能產業(yè)發(fā)展現狀及趨勢分析[J]. 王久臣,戴林,田宜水,秦世平.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07(09)
[10]超細粉碎對黃芪有效成分溶出的影響[J]. 陳宇紅. 寧夏醫(yī)學雜志. 2007(03)
博士論文
[1]玉米秸稈撿拾粉碎溝埋還田機研究[D]. 鄭智旗.中國農業(yè)大學 2017
[2]可抽提物對玉米秸稈水熱預處理效果的影響研究[D]. 李梓木.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16
[3]木質生物質粉碎及規(guī);品蹤C械設計及理論研究[D]. 付敏.東北林業(yè)大學 2010
碩士論文
[1]立式香蕉秸稈粉碎還田機關鍵部件優(yōu)化設計與試驗[D]. 甘聲豹.海南大學 2015
[2]粉碎預處理對秸稈沼氣發(fā)酵浮渣形成的影響研究[D]. 熊霞.中國農業(yè)科學院 2015
[3]水稻秸稈纖維素的純化及紡絲工藝的研究[D]. 劉詩萌.西南交通大學 2014
[4]紫外吸收光譜結合偏最小二乘法海水硝酸鹽測量技術研究[D]. 楊鵬程.國家海洋技術中心 2013
本文編號:32283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xnylw/322838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