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塘底泥中重金屬濃度空間分布及其對微生物多樣性和底泥環(huán)境質量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3-07 16:59
本研究以齊齊哈爾市氧化塘底泥為主要研究對象,檢測底泥中重金屬Cr、Pb、Cd、Hg、Cu、Zn、Ni和As的濃度,考察這些重金屬在底泥中的分布特征及污染程度,結合各處理單元的運行功能以及8種重金屬的濃度分布特點對研究區(qū)域進行區(qū)塊劃分(高、中、低濃度區(qū)塊);采用底泥理化性質、底泥呼吸、底泥酶活、底泥微生物數量及微生物多樣性考察重金屬對底泥環(huán)境質量的影響,運用多元統(tǒng)計分析法,以各主成分特征值貢獻率為權重,加權計算各土壤評價指標值,綜合判斷評價不同濃度區(qū)塊底泥的質量狀況,建立氧化塘底泥污染環(huán)境評估體系,為齊齊哈爾氧化塘底泥以及水體水質的生態(tài)治理和修復提供科學依據,為該區(qū)域的環(huán)境恢復提供參考。本研究主要取得如下結果:(1)氧化塘內底泥中重金屬Cr、Pb、Cd、Hg、Cu、Zn、Ni、As濃度檢測結果顯示,所有采樣點中重金屬含量由高到低順序排列依次是Zn>Cu>Cr>Pb>Ni>Cd>As>Cr>Hg,Cd濃度顯著超過控制標準《農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標準》,是研究區(qū)域主要重金屬污染物。結合各處理單元的運行功能以及8種重金屬的濃度分布特點將研究區(qū)域劃分為...
【文章來源】:哈爾濱師范大學黑龍江省
【文章頁數】:111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技術路線
哈爾濱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14第2章底泥樣品中重金屬含量分析2.1樣品采集與預處理2.1.1研究區(qū)域地理位置齊齊哈爾市坐落于于黑龍江省西南部,地處于松嫩平原西部、嫩江中游,介于北緯45°63′至48°56′,東經122°24′至l27°38′。東北方向與綏化市、東南與大慶市、南與吉林省白城市、西與呼倫貝爾市、北與黑龍江省黑河市接壤。圖1-2研究區(qū)域地理位置圖Fig.1-2Geographicalmapofstudyarea2.1.2研究區(qū)域介紹“厭-兼-好”串聯系統(tǒng)作為氧化塘組合塘的代表性工藝具有造價運行費用低,占地面積小,操作簡便,耗能少等諸多優(yōu)點,在眾多國家和城市得到了廣泛的推行使用。如黑龍江環(huán)保研究所利用平流式厭氧塘、兼性塘和好氧塘串聯的組合工藝,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進行了“厭-兼-好”中試試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齊齊哈爾氧化塘建于1970年,當時日處理污水10萬噸。隨著城市的發(fā)展,1982年日處理量達17萬噸。為解決塘內前部嚴重淤積和污水短流現象,提高氧化塘的凈化功能,于1986年對原氧化塘進行了改造,于1988年正式投入使用。改造后的氧化塘日處理城市混合污水25萬噸,處理能力明顯提高。改造后的工藝流程為:
哈爾濱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16圖2-1樣品采集點示意圖Fig.2-1Diagramofsamplingpoints2.1.6樣品預處理將采集的底泥樣品從冰箱取出,樣品弄散平鋪在干凈的塑料薄膜上,壓成薄層,放置于無陽光直射暴曬、無污染蒸汽接觸的環(huán)境中,且通風良好的環(huán)境中,時常翻動以便其更好的自然風干。達到風干效果后挑選出雜質,將樣品研磨后過10目尼龍篩精確樣品品質,將最終樣品密封袋中存放。底泥樣品預處理后,進行底泥理化性質、底泥呼吸以及酶活的檢測。2.2試驗儀器與試劑2.2.1試驗儀器本章用到的主要實驗儀器見表2-1。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污染水體底泥重金屬污染現狀及植物修復技術進展[J]. 陳秀粉,趙新民,翟德勤,陳述可,陳信山,劉海博,許真.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 2019(08)
[2]Pb和Cd復合污染土壤酶活性和莧菜重金屬富集特征[J]. 王利民,李昱,王煌平,張青,栗方亮,羅濤,黃東風. 江西農業(yè)學報. 2019(08)
[3]重金屬Cd、Pb離子對土壤酶活性的抑制影響[J]. 楊廷章,李龍飛,譚添,姚菁華,肖雷. 吉林農業(yè). 2019(16)
[4]鉻污染湖泊沉積物微生物修復研究[J]. 馬巖巖,范秀磊. 環(huán)境科技. 2019(04)
[5]錳鎳單一及復合污染對土壤脲酶活性的影響[J]. 宋鳳敏,喬權,湯波,高港,蒲東浩. 江蘇農業(yè)科學. 2019(07)
[6]毒死蜱和重金屬對近海沉積物堿性磷酸酶和過氧化氫酶活性的影響[J]. 李宏觀,李玉,樊楊,柏曉云,吉春慧. 海洋湖沼通報. 2019(02)
[7]氧化塘對重金屬污染的去除研究[J]. 鄧筠. 再生資源與循環(huán)經濟. 2019(03)
[8]重金屬和抗生素的污染對渾河底泥微生物的影響[J]. 杜智鑫,孫佳星,鐘靈毓,王玉卓. 農家參謀. 2019(03)
[9]砷污染濕地生境下土壤微生物多樣性及群落結構特征[J]. 趙立君,任偉,鄭毅,趙蓉,王妍,李佳璇,齊丹卉. 環(huán)境科學研究. 2019(01)
[10]嘉陵江合川段秋季微生物多樣性研究[J]. 但言,沈子偉,余鳳琴,張闖,倪朝輝,黎春. 淡水漁業(yè). 2019(01)
博士論文
[1]黃河上游典型區(qū)域底泥重金屬的含量分析與污染評價[D]. 尚楨.蘭州交通大學 2016
碩士論文
[1]城市排污對河流沉積物反硝化過程及相關微生物群落影響研究[D]. 任名成.華東師范大學 2018
[2]外源性重金屬鉛和鎘對河流底泥微生物酶活和有機質降解的影響研究[D]. 徐娟娟.湖南大學 2015
[3]湘江株洲段典型重金屬污染區(qū)底泥微生物群落結構多樣性及其生物浸出的研究[D]. 張靜霞.中南大學 2011
[4]馬尾松人工林土壤健康監(jiān)測與評價[D]. 梅杰.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 2011
[5]鉛鋅礦區(qū)土壤微生物特性研究[D]. 顏森.四川農業(yè)大學 2010
[6]工業(yè)區(qū)土壤重金屬污染的微生物—植物聯合修復技術初探[D]. 何小燕.中南林學院 2005
本文編號:3069479
【文章來源】:哈爾濱師范大學黑龍江省
【文章頁數】:111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技術路線
哈爾濱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14第2章底泥樣品中重金屬含量分析2.1樣品采集與預處理2.1.1研究區(qū)域地理位置齊齊哈爾市坐落于于黑龍江省西南部,地處于松嫩平原西部、嫩江中游,介于北緯45°63′至48°56′,東經122°24′至l27°38′。東北方向與綏化市、東南與大慶市、南與吉林省白城市、西與呼倫貝爾市、北與黑龍江省黑河市接壤。圖1-2研究區(qū)域地理位置圖Fig.1-2Geographicalmapofstudyarea2.1.2研究區(qū)域介紹“厭-兼-好”串聯系統(tǒng)作為氧化塘組合塘的代表性工藝具有造價運行費用低,占地面積小,操作簡便,耗能少等諸多優(yōu)點,在眾多國家和城市得到了廣泛的推行使用。如黑龍江環(huán)保研究所利用平流式厭氧塘、兼性塘和好氧塘串聯的組合工藝,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進行了“厭-兼-好”中試試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齊齊哈爾氧化塘建于1970年,當時日處理污水10萬噸。隨著城市的發(fā)展,1982年日處理量達17萬噸。為解決塘內前部嚴重淤積和污水短流現象,提高氧化塘的凈化功能,于1986年對原氧化塘進行了改造,于1988年正式投入使用。改造后的氧化塘日處理城市混合污水25萬噸,處理能力明顯提高。改造后的工藝流程為:
哈爾濱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16圖2-1樣品采集點示意圖Fig.2-1Diagramofsamplingpoints2.1.6樣品預處理將采集的底泥樣品從冰箱取出,樣品弄散平鋪在干凈的塑料薄膜上,壓成薄層,放置于無陽光直射暴曬、無污染蒸汽接觸的環(huán)境中,且通風良好的環(huán)境中,時常翻動以便其更好的自然風干。達到風干效果后挑選出雜質,將樣品研磨后過10目尼龍篩精確樣品品質,將最終樣品密封袋中存放。底泥樣品預處理后,進行底泥理化性質、底泥呼吸以及酶活的檢測。2.2試驗儀器與試劑2.2.1試驗儀器本章用到的主要實驗儀器見表2-1。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污染水體底泥重金屬污染現狀及植物修復技術進展[J]. 陳秀粉,趙新民,翟德勤,陳述可,陳信山,劉海博,許真.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 2019(08)
[2]Pb和Cd復合污染土壤酶活性和莧菜重金屬富集特征[J]. 王利民,李昱,王煌平,張青,栗方亮,羅濤,黃東風. 江西農業(yè)學報. 2019(08)
[3]重金屬Cd、Pb離子對土壤酶活性的抑制影響[J]. 楊廷章,李龍飛,譚添,姚菁華,肖雷. 吉林農業(yè). 2019(16)
[4]鉻污染湖泊沉積物微生物修復研究[J]. 馬巖巖,范秀磊. 環(huán)境科技. 2019(04)
[5]錳鎳單一及復合污染對土壤脲酶活性的影響[J]. 宋鳳敏,喬權,湯波,高港,蒲東浩. 江蘇農業(yè)科學. 2019(07)
[6]毒死蜱和重金屬對近海沉積物堿性磷酸酶和過氧化氫酶活性的影響[J]. 李宏觀,李玉,樊楊,柏曉云,吉春慧. 海洋湖沼通報. 2019(02)
[7]氧化塘對重金屬污染的去除研究[J]. 鄧筠. 再生資源與循環(huán)經濟. 2019(03)
[8]重金屬和抗生素的污染對渾河底泥微生物的影響[J]. 杜智鑫,孫佳星,鐘靈毓,王玉卓. 農家參謀. 2019(03)
[9]砷污染濕地生境下土壤微生物多樣性及群落結構特征[J]. 趙立君,任偉,鄭毅,趙蓉,王妍,李佳璇,齊丹卉. 環(huán)境科學研究. 2019(01)
[10]嘉陵江合川段秋季微生物多樣性研究[J]. 但言,沈子偉,余鳳琴,張闖,倪朝輝,黎春. 淡水漁業(yè). 2019(01)
博士論文
[1]黃河上游典型區(qū)域底泥重金屬的含量分析與污染評價[D]. 尚楨.蘭州交通大學 2016
碩士論文
[1]城市排污對河流沉積物反硝化過程及相關微生物群落影響研究[D]. 任名成.華東師范大學 2018
[2]外源性重金屬鉛和鎘對河流底泥微生物酶活和有機質降解的影響研究[D]. 徐娟娟.湖南大學 2015
[3]湘江株洲段典型重金屬污染區(qū)底泥微生物群落結構多樣性及其生物浸出的研究[D]. 張靜霞.中南大學 2011
[4]馬尾松人工林土壤健康監(jiān)測與評價[D]. 梅杰.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 2011
[5]鉛鋅礦區(qū)土壤微生物特性研究[D]. 顏森.四川農業(yè)大學 2010
[6]工業(yè)區(qū)土壤重金屬污染的微生物—植物聯合修復技術初探[D]. 何小燕.中南林學院 2005
本文編號:30694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swxlw/3069479.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