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協同加速吡啶喹啉的降解
【圖文】:
圖 1-1 吡啶生物降解途徑1.2.2 喹啉喹啉,也叫做苯并吡啶、氮雜萘,是一個雜環(huán)芳香性有機化合物。喹啉是一個具有強烈臭味的無色液體,分子式是 C9H7N,分子量 129.16。喹啉自然存在于煤焦油里面,于 1834 年首次由 F. Runge 萃取得到。喹啉也可以由多種方式人工制得[27-28]。1.2.2.1 喹啉的結構與性質喹啉是由一個苯環(huán)與一個吡啶環(huán)組合而成的一種含氮雜環(huán)化合物。喹啉與萘相似,分子結構中 10 個 p 電子相互交疊,但是受氮原子電負性小于碳原子的影響,使得喹啉中吡啶環(huán)上的電子云密度減小。物理性質:喹啉在常溫下為具有強烈臭味的無色吸濕性液體,暴露在光下,
圖 1-2 喹啉生物降解途徑含吡啶、喹啉廢水的處理技術眾所周知,,含吡啶、喹啉的廢水會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和人體健康造成危害,近年不少學者對其進行了相關的研究。目前已有大量有關處理吡啶、喹啉及其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X172;X70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沙玫;徐偉;余宇燕;張淑玲;;5-氯-2,4-二羥基吡啶的合成[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7年20期
2 朱彬,劉恒椽;新顯色劑5-(8-喹啉側氮)-2,3一二羥基吡啶分光光度法測定微量鈷[J];貴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年03期
3 朱彬;;新顯色劑5-(5,7-二溴-8-喹啉偶氮)-2,3-二羥基吡啶光度法測定痕量鈷[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4 朱彬;新顯色劑5-(8-喹啉偶氮)-2,3-二羥基吡啶分光光度法測定微量鈷[J];遵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0年01期
5 徐迪,馬林,張凌,龐朝樂,古練權;酪氨酸酶催化氧化羥基吡啶類化合物的反應研究[J];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6期
6 ;國外專利文獻[J];精細化工原料及中間體;2008年03期
7 譚蓓英,王旭明,汪儆;降解有毒的含羞草素和二羥基吡啶化合物的瘤胃細菌[J];環(huán)境科學;1993年06期
8 趙中杰;分光光度法快速測定奶中的鋅[J];國外醫(yī)學(衛(wèi)生學分冊);1982年05期
9 焦洋;何厚龍;柳華貴;鐘衛(wèi)鴻;;尼古丁污染及其微生物降解研究進展[J];化學與生物工程;2014年08期
10 朱彬;新喹啉偶氮顯色劑DBQADHP的合成及其分析性能的研究[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堯宇翔;細菌分解代謝氮雜環(huán)污染物尼古丁的分子機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邢斐斐;微生物協同加速吡啶喹啉的降解[D];上海師范大學;2019年
2 鄭亞東;假單胞菌ZZ-5降解尼古丁吡咯降解途徑關鍵酶研究[D];鄭州輕工業(yè)大學;2019年
3 姜秋石;醋酸銨或胺參與或催化的綠色多組分反應的研究[D];江蘇師范大學;2014年
4 顏偉忠;兩種吡啶衍生物的異構化及電子吸收光譜溶劑效應的理論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5 方連城;毒死蜱高效降解菌Cupriavidus nantongensis X1中降解基因功能分析[D];安徽農業(yè)大學;2016年
6 溫榮提;尼古丁降解菌Pusillimonas sp.T2的篩選、鑒定、降解特性及代謝途徑的初步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6192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swxlw/2619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