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梳分離接合過程模擬
發(fā)布時間:2022-02-15 22:35
精梳是紡制高檔面料以及特殊用布所用紗線的重要工序,但是由于精梳生產(chǎn)過程中所涉及的工藝參數(shù)較多,且參數(shù)選配隨著原料的規(guī)格以及成紗要求而改變,使得精梳生產(chǎn)工藝的選擇十分困難。因此用計算機模擬精梳過程,根據(jù)所加工的原料以及所需要的成紗質(zhì)量,確定準確精梳質(zhì)量以及其他精梳相關(guān)工藝參數(shù),不僅能充分提高效率,還可以為實現(xiàn)虛擬紡紗流程提供重要基礎。基于前人對錫林梳理棉叢的模擬,對纖維分離和搭接過程進行了分析。在模擬過程中設定了給棉長度、落棉隔距和分離羅拉順轉(zhuǎn)定時等精梳工藝參數(shù),確定了分離叢重量分布、棉網(wǎng)均勻度、接合率、落棉率、落棉中的短絨率和精梳條中的短絨率為精梳的考察指標,并給出了各個考察指標的在計算機程序中的計算方法,為編寫完整的精梳程序奠定基礎。為了探究精梳工藝參數(shù)對精梳效果的影響,本文改變精梳工藝參數(shù),將實驗測量的結(jié)果與模擬值進行對比,驗證模擬效果。結(jié)果表明,增加給棉長度,落棉率減小,分離叢長度增加,分離叢質(zhì)量大、棉網(wǎng)接合率高,多層疊合率大,接合牢度大,但增大給棉長度會惡化棉網(wǎng)的片段不勻率;增大落棉隔距,落棉率增大,精梳條短絨率降低,棉網(wǎng)接合率高,多層疊合率大,接合牢度大,但增大落棉隔距會惡化...
【文章來源】:東華大學上海市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不同彎鉤類型纖維在紗條中的實際與模擬示意圖
東華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第二章精梳分離接合過程的模擬9第二章精梳分離接合過程的模擬2.1棉叢分離的模擬經(jīng)過錫林梳理后,鉗板將棉叢送向分離鉗口。棉叢頭端被分離羅拉握持,進入鉗口時,分離接合開始,鉗板擺動到最前方,不再有纖維喂入分離鉗口時,分離接合結(jié)束。2.1.1前進給棉分析圖2-1為前進給棉過程,B表示分離隔距(落棉隔距加上分離羅拉半徑和下鉗板鉗口圓弧半徑);在圖2-1中,A為給棉長度,K為給棉系數(shù)系數(shù)(頂梳插入棉叢前給棉的長度與總給棉長度的比值)。圖2-1前進給棉的示意圖
東華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第二章精梳分離接合過程的模擬10與后退給棉不同的是,前進給棉是鉗板在前進過程中給棉羅拉開始給棉。在前進給棉過程中,頂梳插入須叢之前已經(jīng)給棉羅拉已經(jīng)開始給棉,并且頂梳插入須叢后給棉仍在繼續(xù),此時喂給的棉層因受頂梳梳齒的阻止而涌皺在頂梳的后面,直到頂梳離開須叢時,涌皺的棉層才能因彈性而挺直。2.1.2鉗板運動及分離時間的確定根據(jù)精梳機的運動特性,鉗板擺動到最前方(圖2-1中(5))的時間為24分度,即分離結(jié)束時間為24分度[15],在一個周期(鉗次)中,鉗板輸送給分離羅拉的棉叢長度為一個給棉長度(圖2-1中的A),因此給棉長度不同,分離開始的時間(圖2-1中的(4),鉗板將棉叢頭端送達分離鉗口的時間)也不同。當鉗板到達最前位置,下鉗板前緣到后分離羅拉表面的距離即為落棉隔距(如圖2-2),落棉隔距不相同時,鉗板所能到達的最前位置也不一樣,鉗板的運動規(guī)律會隨之發(fā)生改變,且鉗板將棉叢送達分離鉗口的時間也不同,因此落棉隔距不僅影響鉗板運動規(guī)律也會影響分離開始的時間。圖2-2落棉隔距結(jié)合落棉隔距的定義,參考鉗板的運動規(guī)律,根據(jù)中原工學院提供的JSFA588型精梳機在不同落棉隔距時的鉗板傳動機構(gòu)的相關(guān)數(shù)據(jù),擬合了精梳機錫林轉(zhuǎn)速為300r/min時的鉗板運動方程,得到速度與時間的關(guān)系曲線如圖2-3。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精梳機頂梳工藝參數(shù)對梳理效果的影響[J]. 薛慶,朱文碩,巫鰲飛,任家智. 紡織導報. 2019(05)
[2]棉精梳機梳理器材精細化質(zhì)量管理實踐[J]. 王允剛,馬希鵬,岳耀華,劉允光. 紡織器材. 2018(06)
[3]基于纖維長度根數(shù)分布的精梳加工模擬及棉網(wǎng)質(zhì)量預測[J]. 賈國欣,任家智,馮清國. 紡織學報. 2017(06)
[4]棉精梳機分離羅拉運動位移研究[J]. 王振宇,李新榮,蔣秀明,蘭天保,杜宏睿. 紡織器材. 2017(03)
[5]基于精梳機運動計算機模擬的棉叢接合率研究[J]. 賈國欣,馮清國,任家智. 河南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01)
[6]降低精梳條干不勻率的技術(shù)措施[J]. 肖際洲,段昕,歸玉成,劉允光. 棉紡織技術(shù). 2016(10)
[7]使用加密頂梳提高精梳質(zhì)量的實踐[J]. 孟昭民. 紡織器材. 2017(01)
[8]精梳梳理元件與成紗質(zhì)量的關(guān)系[J]. 劉允光,肖際洲,李子信. 棉紡織技術(shù). 2016(09)
[9]基于嶺回歸分析的精梳紗棉結(jié)預測模型構(gòu)建[J]. 李國鋒. 棉紡織技術(shù). 2016(07)
[10]生條中纖維左頭端的分布[J]. 張弘強,胡遠波,姜展,匡雪琴,郁崇文. 紡織學報. 2016(05)
博士論文
[1]基于計算智能的精梳毛紗質(zhì)量預測[D]. 王侃楓.東華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滌棉精梳混紡工藝研究[D]. 陳宇恒.中原工學院 2016
[2]HC500型精梳機分離接合工藝研究[D]. 李李.中原工學院 2014
本文編號:3627394
【文章來源】:東華大學上海市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不同彎鉤類型纖維在紗條中的實際與模擬示意圖
東華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第二章精梳分離接合過程的模擬9第二章精梳分離接合過程的模擬2.1棉叢分離的模擬經(jīng)過錫林梳理后,鉗板將棉叢送向分離鉗口。棉叢頭端被分離羅拉握持,進入鉗口時,分離接合開始,鉗板擺動到最前方,不再有纖維喂入分離鉗口時,分離接合結(jié)束。2.1.1前進給棉分析圖2-1為前進給棉過程,B表示分離隔距(落棉隔距加上分離羅拉半徑和下鉗板鉗口圓弧半徑);在圖2-1中,A為給棉長度,K為給棉系數(shù)系數(shù)(頂梳插入棉叢前給棉的長度與總給棉長度的比值)。圖2-1前進給棉的示意圖
東華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第二章精梳分離接合過程的模擬10與后退給棉不同的是,前進給棉是鉗板在前進過程中給棉羅拉開始給棉。在前進給棉過程中,頂梳插入須叢之前已經(jīng)給棉羅拉已經(jīng)開始給棉,并且頂梳插入須叢后給棉仍在繼續(xù),此時喂給的棉層因受頂梳梳齒的阻止而涌皺在頂梳的后面,直到頂梳離開須叢時,涌皺的棉層才能因彈性而挺直。2.1.2鉗板運動及分離時間的確定根據(jù)精梳機的運動特性,鉗板擺動到最前方(圖2-1中(5))的時間為24分度,即分離結(jié)束時間為24分度[15],在一個周期(鉗次)中,鉗板輸送給分離羅拉的棉叢長度為一個給棉長度(圖2-1中的A),因此給棉長度不同,分離開始的時間(圖2-1中的(4),鉗板將棉叢頭端送達分離鉗口的時間)也不同。當鉗板到達最前位置,下鉗板前緣到后分離羅拉表面的距離即為落棉隔距(如圖2-2),落棉隔距不相同時,鉗板所能到達的最前位置也不一樣,鉗板的運動規(guī)律會隨之發(fā)生改變,且鉗板將棉叢送達分離鉗口的時間也不同,因此落棉隔距不僅影響鉗板運動規(guī)律也會影響分離開始的時間。圖2-2落棉隔距結(jié)合落棉隔距的定義,參考鉗板的運動規(guī)律,根據(jù)中原工學院提供的JSFA588型精梳機在不同落棉隔距時的鉗板傳動機構(gòu)的相關(guān)數(shù)據(jù),擬合了精梳機錫林轉(zhuǎn)速為300r/min時的鉗板運動方程,得到速度與時間的關(guān)系曲線如圖2-3。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精梳機頂梳工藝參數(shù)對梳理效果的影響[J]. 薛慶,朱文碩,巫鰲飛,任家智. 紡織導報. 2019(05)
[2]棉精梳機梳理器材精細化質(zhì)量管理實踐[J]. 王允剛,馬希鵬,岳耀華,劉允光. 紡織器材. 2018(06)
[3]基于纖維長度根數(shù)分布的精梳加工模擬及棉網(wǎng)質(zhì)量預測[J]. 賈國欣,任家智,馮清國. 紡織學報. 2017(06)
[4]棉精梳機分離羅拉運動位移研究[J]. 王振宇,李新榮,蔣秀明,蘭天保,杜宏睿. 紡織器材. 2017(03)
[5]基于精梳機運動計算機模擬的棉叢接合率研究[J]. 賈國欣,馮清國,任家智. 河南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01)
[6]降低精梳條干不勻率的技術(shù)措施[J]. 肖際洲,段昕,歸玉成,劉允光. 棉紡織技術(shù). 2016(10)
[7]使用加密頂梳提高精梳質(zhì)量的實踐[J]. 孟昭民. 紡織器材. 2017(01)
[8]精梳梳理元件與成紗質(zhì)量的關(guān)系[J]. 劉允光,肖際洲,李子信. 棉紡織技術(shù). 2016(09)
[9]基于嶺回歸分析的精梳紗棉結(jié)預測模型構(gòu)建[J]. 李國鋒. 棉紡織技術(shù). 2016(07)
[10]生條中纖維左頭端的分布[J]. 張弘強,胡遠波,姜展,匡雪琴,郁崇文. 紡織學報. 2016(05)
博士論文
[1]基于計算智能的精梳毛紗質(zhì)量預測[D]. 王侃楓.東華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滌棉精梳混紡工藝研究[D]. 陳宇恒.中原工學院 2016
[2]HC500型精梳機分離接合工藝研究[D]. 李李.中原工學院 2014
本文編號:36273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qgylw/362739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