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價鐵/EDTA體系對印染廢水的降解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1-23 18:00
目前,印染廢水是國內(nèi)外最難以處理的工業(yè)有害廢水之一,印染廢水含有的成分比較復雜,它具有有機物濃度高、難降解、可生化性低、毒性大等特點。本文以甲基橙模擬印染廢水,選用Fe/EDTA體系對其進行實驗降解研究,初步探究Fe/EDTA體系協(xié)同降解作用機理。對Fe/EDTA體系降解甲基橙進行單因素實驗探索。實驗研究表明在pH為7. 1,溫度為50℃,甲基橙濃度為10mg/L,EDTA濃度為3 mmol/L,鐵粉用量為0. 1 g時脫色率可達96. 8%,降解效果最好。
【文章來源】:環(huán)?萍. 2020,26(03)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Fe/EDTA體系脫色率機理探究
如圖4所示,甲基橙廢水的脫色率隨著EDTA濃度的增加而變高,因為EDTA是一種絡合劑,能與Fe2+形成絡合離子從而增強降解效果。當EDTA濃度超過4 mmol/L時,脫色率逐漸趨于平衡狀態(tài),由此可見EDTA在投加量0.0877 g,即濃度為3 mmol/L時,降解效果最好,選擇濃度為3 mmol/L為最適EDTA的濃度。3.5 鐵粉投加量的影響
取100 m L的甲基橙模擬廢水,反應溫度為50℃,控制溶液pH為7.1,EDTA投加量為0.087 g,鐵粉為別取0.03 g、0.06 g、0.1 g、0.13 g、0.16 g。反應50 min,然后靜置30min分別測量吸光度,通過計算得出脫色率(圖5)。如圖5所示,在0.03 g到0.1 g這個區(qū)間內(nèi)甲基橙的脫色率隨著鐵粉的增加而變高,而在0.1 g到0.16 g這個區(qū)間內(nèi)逐漸下降,不難發(fā)現(xiàn)在0.1 g這個點曲線達到了最高點。在鐵粉過多的條件下,反應中會產(chǎn)生團聚現(xiàn)象導致反應接觸不充分,從而抑制了反應的脫色效果。由此可見在鐵粉投加量為0.1 g時,降解效果最好,即最適鐵粉投加量為0.1 g。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印染廢水處理回用工藝現(xiàn)狀研究[J]. 溫珺琪. 環(huán)境科學與管理. 2014(02)
[2]染料廢水處理技術研究進展[J]. 任南琪,周顯嬌,郭婉茜,楊珊珊. 化工學報. 2013(01)
本文編號:3604887
【文章來源】:環(huán)?萍. 2020,26(03)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Fe/EDTA體系脫色率機理探究
如圖4所示,甲基橙廢水的脫色率隨著EDTA濃度的增加而變高,因為EDTA是一種絡合劑,能與Fe2+形成絡合離子從而增強降解效果。當EDTA濃度超過4 mmol/L時,脫色率逐漸趨于平衡狀態(tài),由此可見EDTA在投加量0.0877 g,即濃度為3 mmol/L時,降解效果最好,選擇濃度為3 mmol/L為最適EDTA的濃度。3.5 鐵粉投加量的影響
取100 m L的甲基橙模擬廢水,反應溫度為50℃,控制溶液pH為7.1,EDTA投加量為0.087 g,鐵粉為別取0.03 g、0.06 g、0.1 g、0.13 g、0.16 g。反應50 min,然后靜置30min分別測量吸光度,通過計算得出脫色率(圖5)。如圖5所示,在0.03 g到0.1 g這個區(qū)間內(nèi)甲基橙的脫色率隨著鐵粉的增加而變高,而在0.1 g到0.16 g這個區(qū)間內(nèi)逐漸下降,不難發(fā)現(xiàn)在0.1 g這個點曲線達到了最高點。在鐵粉過多的條件下,反應中會產(chǎn)生團聚現(xiàn)象導致反應接觸不充分,從而抑制了反應的脫色效果。由此可見在鐵粉投加量為0.1 g時,降解效果最好,即最適鐵粉投加量為0.1 g。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印染廢水處理回用工藝現(xiàn)狀研究[J]. 溫珺琪. 環(huán)境科學與管理. 2014(02)
[2]染料廢水處理技術研究進展[J]. 任南琪,周顯嬌,郭婉茜,楊珊珊. 化工學報. 2013(01)
本文編號:36048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qgylw/360488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