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酸酯功能材料的制備與性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1-18 19:09
聚丙烯酸酯的分子結(jié)構(gòu)賦予其系列優(yōu)異的性能,如耐化學腐蝕、電氣絕緣性、粘附性、成膜性、無毒性、無刺激性以及生物惰性等,使其廣泛應(yīng)用于軍、民等領(lǐng)域。然而,聚丙烯酸酯機械性能、耐候性、抗老化性能不佳,限制了其應(yīng)用范圍的拓展。因此,聚丙烯酸酯的功能化是近期科學研究的重點,包括聚丙烯酸酯材料生物相容性能的改善以及自修復性能的提高;诖,本文制備了擁有良好力學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的衣康酸改性聚丙烯酸酯,并在此基礎(chǔ)上將可逆脲鍵引入分子主鏈制備自修復聚丙烯酸酯功能材料。具體研究內(nèi)容如下:1.以span-20、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10(OP-10)和十二烷基硫酸鈉(SDS)為復合乳化劑體系,以衣康酸(I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乙酯(EMA)和丙烯酸乙酯(EA)為共聚單體,在過硫酸鉀引發(fā)劑體系通過種子乳液聚合制備衣康酸改性的聚丙烯酸酯乳液(PIA)。當復合乳化劑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1.5%,OP-10:SDS:Tween-80的比例為1:2:1,引發(fā)劑質(zhì)量分數(shù)為0.5%時,乳液穩(wěn)定性較高,單體轉(zhuǎn)化率較高,凝膠率較小;TEM結(jié)果表明IA含量增加PIA乳液ZETA電位的降低和乳膠粒粒徑的增大;DSC結(jié)...
【文章頁數(shù)】:8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文獻綜述
1.1 聚丙烯酸酯的概述
1.2 聚丙烯酸酯的種類
1.2.1 按合成工藝分類
1.2.2 按熱加工分類
1.3 聚丙烯酸酯的性能
1.3.1 力學性能
1.3.2 熱性能
1.3.3 生理惰性
1.3.4 電性能
1.3.5 耐溶劑性能
1.3.6 耐候性
1.4 聚丙烯酸酯的應(yīng)用
1.4.1 光學材料
1.4.2 醫(yī)藥材料
1.4.3 聚丙烯酸酯橡膠
1.4.4 日用品
1.4.5 涂料和薄膜
1.4.6 膠黏劑
1.4.7 纖維、紙張和皮革工業(yè)
1.5 聚丙烯酸酯材料的改性
1.5.1 有機硅改性聚丙烯酸酯
1.5.2 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共聚改性
1.5.3 有機氟-聚丙烯酸酯共聚改性
1.5.4 纖維素衍生物改性聚丙烯酸酯
1.5.5 環(huán)氧樹脂改性聚丙烯酸酯
1.6 自修復聚合物概述
1.7 自修復聚合物的分類
1.7.1 可逆共價鍵自修復聚合物
1.7.2 超分子自修復聚合物
1.8 本文的研究內(nèi)容及意義
2.衣康酸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與性能研究
2.1 實驗部分
2.1.1 實驗原料
2.1.2 實驗儀器
2.1.3 衣康酸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
2.2 分析與表征
2.2.1 乳液性能測試
2.2.2 傅里葉紅外光譜測試(FTIR)
2.2.3 核磁共振測試(1H-NMR)
2.2.4 掃描電鏡測試(SEM)
2.2.5 粒徑和粒度分布
2.2.6 綜合熱分析測試(TGA)
2.2.7 拉伸性能測試
2.2.8 ZETA電位
2.2.9 透射電子顯微鏡(TEM)
2.2.10 差示掃描量熱法(DSC)
2.2.11 安全性評價
2.3 結(jié)果與討論
2.3.1 PIA乳液聚合最佳反應(yīng)條件的探究
2.3.2 PIA的結(jié)構(gòu)表征
2.3.3 PIA的乳液性能
2.3.4 PIA的熱性能
2.3.5 PIA的微觀形貌
2.3.6 PIA的拉伸性能測試
2.3.7 PIA細胞毒性
2.3.8 PIA小白鼠體內(nèi)毒性
2.4 本章小結(jié)
3.聚丙烯酸酯-聚脲自修復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3.1 實驗部分
3.1.1 實驗試劑
3.1.2 實驗步驟
3.2 分析與表征
3.2.1 紅外光譜(FTIR)
3.2.2 核磁共振測試(1H-NMR)
3.2.3 綜合熱分析測試(TGA)
3.2.4 差示掃描量熱法(DSC)
3.2.5 復合粘度
3.2.6 變溫紅外
3.2.7 動態(tài)熱機械性能分析(DMA)
3.2.8 交聯(lián)密度
3.2.9 修復拉伸性能測試
3.3 .結(jié)果與討論
3.3.1 FTIR
3.3.2 1H-NMR
3.3.3 復合粘度
3.3.4 變溫紅外光譜
3.3.5 DSC
3.3.6 TGA
3.3.7 DMA
3.3.8 自修復聚合物的力學性能和自修復性能表征
3.4 本章小結(jié)
4.結(jié)論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shù)論文及獲獎目錄
本文編號:3879853
【文章頁數(shù)】:8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文獻綜述
1.1 聚丙烯酸酯的概述
1.2 聚丙烯酸酯的種類
1.2.1 按合成工藝分類
1.2.2 按熱加工分類
1.3 聚丙烯酸酯的性能
1.3.1 力學性能
1.3.2 熱性能
1.3.3 生理惰性
1.3.4 電性能
1.3.5 耐溶劑性能
1.3.6 耐候性
1.4 聚丙烯酸酯的應(yīng)用
1.4.1 光學材料
1.4.2 醫(yī)藥材料
1.4.3 聚丙烯酸酯橡膠
1.4.4 日用品
1.4.5 涂料和薄膜
1.4.6 膠黏劑
1.4.7 纖維、紙張和皮革工業(yè)
1.5 聚丙烯酸酯材料的改性
1.5.1 有機硅改性聚丙烯酸酯
1.5.2 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共聚改性
1.5.3 有機氟-聚丙烯酸酯共聚改性
1.5.4 纖維素衍生物改性聚丙烯酸酯
1.5.5 環(huán)氧樹脂改性聚丙烯酸酯
1.6 自修復聚合物概述
1.7 自修復聚合物的分類
1.7.1 可逆共價鍵自修復聚合物
1.7.2 超分子自修復聚合物
1.8 本文的研究內(nèi)容及意義
2.衣康酸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與性能研究
2.1 實驗部分
2.1.1 實驗原料
2.1.2 實驗儀器
2.1.3 衣康酸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
2.2 分析與表征
2.2.1 乳液性能測試
2.2.2 傅里葉紅外光譜測試(FTIR)
2.2.3 核磁共振測試(1H-NMR)
2.2.4 掃描電鏡測試(SEM)
2.2.5 粒徑和粒度分布
2.2.6 綜合熱分析測試(TGA)
2.2.7 拉伸性能測試
2.2.8 ZETA電位
2.2.9 透射電子顯微鏡(TEM)
2.2.10 差示掃描量熱法(DSC)
2.2.11 安全性評價
2.3 結(jié)果與討論
2.3.1 PIA乳液聚合最佳反應(yīng)條件的探究
2.3.2 PIA的結(jié)構(gòu)表征
2.3.3 PIA的乳液性能
2.3.4 PIA的熱性能
2.3.5 PIA的微觀形貌
2.3.6 PIA的拉伸性能測試
2.3.7 PIA細胞毒性
2.3.8 PIA小白鼠體內(nèi)毒性
2.4 本章小結(jié)
3.聚丙烯酸酯-聚脲自修復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3.1 實驗部分
3.1.1 實驗試劑
3.1.2 實驗步驟
3.2 分析與表征
3.2.1 紅外光譜(FTIR)
3.2.2 核磁共振測試(1H-NMR)
3.2.3 綜合熱分析測試(TGA)
3.2.4 差示掃描量熱法(DSC)
3.2.5 復合粘度
3.2.6 變溫紅外
3.2.7 動態(tài)熱機械性能分析(DMA)
3.2.8 交聯(lián)密度
3.2.9 修復拉伸性能測試
3.3 .結(jié)果與討論
3.3.1 FTIR
3.3.2 1H-NMR
3.3.3 復合粘度
3.3.4 變溫紅外光譜
3.3.5 DSC
3.3.6 TGA
3.3.7 DMA
3.3.8 自修復聚合物的力學性能和自修復性能表征
3.4 本章小結(jié)
4.結(jié)論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shù)論文及獲獎目錄
本文編號:38798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hxgylw/387985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