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層式化學生物聯(lián)合沼氣脫硫工藝研發(fā)
發(fā)布時間:2023-02-05 20:26
沼氣是一種高品位清潔能源,在能源日益缺乏的今天備受關注,但其中的H2S會影響其廣泛利用。目前國內(nèi)常用干法脫硫去除H2S,但其成本高,操作繁瑣,有二次污染。生物法能高效去除H2S且對環(huán)境友好,可大力推廣。工程上沼氣生物脫硫的推廣應用需要高效低耗、操作安全的工藝,故本文從工藝優(yōu)化、菌種篩選、中試運行出發(fā),考察工藝參數(shù)對脫硫效率的影響,優(yōu)化工藝參數(shù),篩選具有高效脫硫性能的菌種,重點研發(fā)分層式沼氣化學生物聯(lián)合脫硫裝置,以期為清潔沼氣利用提供技術支撐。主要結論如下:1)探究了分層式沼氣化學生物聯(lián)合脫硫工藝的運行性能和控制條件。①快速啟動了生物脫硫池。啟動階段生物脫硫池硫化物平均去除率為87.44%;穩(wěn)定運行階段保持進水硫化物濃度為490±5 mg/L,曝氣量為40~50 L/min,HRT為3 h的條件下,硫化物去除效率穩(wěn)定在99%以上,容積去除速率達到4.24 kg Sm-3d-1。②探明了吸收液堿濃度和吸收液噴淋量對化學吸收塔吸收H2S影響效果。吸收液噴淋量的影響顯著于吸收液堿濃度的影響效果,化學吸收塔進氣H2S濃度為1500ppm,吸收液濃度為2.00 g/L,吸收液噴淋量為27.8L/h...
【文章頁數(shù)】:8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
序言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沼氣中硫化氫污染
1.2 沼氣脫硫工藝
1.2.1 干法脫硫
1.2.2 濕法脫硫
1.2.3 生物脫硫
1.2.4 化學生物聯(lián)合脫硫
1.3 沼氣生物脫硫微生物
1.3.1 硫氧化菌
1.3.2 硫氧化機理
1.4 本課題研究意義與內(nèi)容
1.4.1 研究意義
1.4.2 研究內(nèi)容
1.4.3 技術路線
2 分層式化學生物聯(lián)合沼氣脫硫工藝性能研究
2.1 材料與方法
2.1.1 試驗裝置
2.1.2 接種污泥
2.1.3 富集培養(yǎng)
2.1.4 分析方法
2.1.5 填料選擇
2.1.6 正交試驗
2.1.7 活性污泥物理性狀形態(tài)觀察
2.1.8 脫硫污泥的比活性
2.2 結果與討論
2.2.1 生物脫硫池的性能
2.2.2 化學吸收塔的性能
2.2.3 分層式化學-生物聯(lián)合工藝運行性能
2.3 小結
3 分層式化學生物聯(lián)合沼氣脫硫菌群演替和菌種研究
3.1 材料與方法
3.1.1 電子顯微鏡觀察
3.1.2 DNA提取與PCR擴增
3.1.3 高通量測序
3.1.4 菌種分離
3.1.5 菌株鑒定
3.1.6 活性測試
3.1.7 分析方法
3.2 結果與討論
3.2.1 生物脫硫池活性污泥群落演替
3.2.2 分離菌株及其生理生化特性
3.2.3 菌株16S rRNA序列及其系統(tǒng)發(fā)育分析
3.2.4 菌株的硫氧化活性
3.2.5 溫度和pH對純菌菌株的活性影響
3.2.6 溫度和pH對混培物的活性影響
3.3 小結
4 分層式化學生物聯(lián)合沼氣脫硫工藝中試研究
4.1 材料與方法
4.1.1 沼氣處理量
4.1.2 中試裝置的反應器結構
4.1.3 分析方法
4.2 結果與討論
4.2.1 各處理單元設計
4.2.2 中試裝置的啟動
4.2.3 中試裝置啟動過程的調(diào)控
4.2.4 中試裝置的高效運行
4.2.5 中試工藝成本核算
4.3 小結
5 結論與展望
5.1 主要結論
5.2 創(chuàng)新點
5.3 不足與展望
參考文獻
個人簡歷
碩士階段取得的成果
本文編號:3735612
【文章頁數(shù)】:8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
序言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沼氣中硫化氫污染
1.2 沼氣脫硫工藝
1.2.1 干法脫硫
1.2.2 濕法脫硫
1.2.3 生物脫硫
1.2.4 化學生物聯(lián)合脫硫
1.3 沼氣生物脫硫微生物
1.3.1 硫氧化菌
1.3.2 硫氧化機理
1.4 本課題研究意義與內(nèi)容
1.4.1 研究意義
1.4.2 研究內(nèi)容
1.4.3 技術路線
2 分層式化學生物聯(lián)合沼氣脫硫工藝性能研究
2.1 材料與方法
2.1.1 試驗裝置
2.1.2 接種污泥
2.1.3 富集培養(yǎng)
2.1.4 分析方法
2.1.5 填料選擇
2.1.6 正交試驗
2.1.7 活性污泥物理性狀形態(tài)觀察
2.1.8 脫硫污泥的比活性
2.2 結果與討論
2.2.1 生物脫硫池的性能
2.2.2 化學吸收塔的性能
2.2.3 分層式化學-生物聯(lián)合工藝運行性能
2.3 小結
3 分層式化學生物聯(lián)合沼氣脫硫菌群演替和菌種研究
3.1 材料與方法
3.1.1 電子顯微鏡觀察
3.1.2 DNA提取與PCR擴增
3.1.3 高通量測序
3.1.4 菌種分離
3.1.5 菌株鑒定
3.1.6 活性測試
3.1.7 分析方法
3.2 結果與討論
3.2.1 生物脫硫池活性污泥群落演替
3.2.2 分離菌株及其生理生化特性
3.2.3 菌株16S rRNA序列及其系統(tǒng)發(fā)育分析
3.2.4 菌株的硫氧化活性
3.2.5 溫度和pH對純菌菌株的活性影響
3.2.6 溫度和pH對混培物的活性影響
3.3 小結
4 分層式化學生物聯(lián)合沼氣脫硫工藝中試研究
4.1 材料與方法
4.1.1 沼氣處理量
4.1.2 中試裝置的反應器結構
4.1.3 分析方法
4.2 結果與討論
4.2.1 各處理單元設計
4.2.2 中試裝置的啟動
4.2.3 中試裝置啟動過程的調(diào)控
4.2.4 中試裝置的高效運行
4.2.5 中試工藝成本核算
4.3 小結
5 結論與展望
5.1 主要結論
5.2 創(chuàng)新點
5.3 不足與展望
參考文獻
個人簡歷
碩士階段取得的成果
本文編號:37356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hxgylw/373561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