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餐廚垃圾厭氧發(fā)酵液為底物的PHA生產工藝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2-14 19:41
餐廚垃圾富含有機質,是具有較高利用價值的廢棄物資源。我國目前主要采用厭氧發(fā)酵法處理餐廚垃圾,產生沼氣利用,但在此過程中產生的厭氧發(fā)酵廢液處理難度較大、可能污染環(huán)境。餐廚垃圾厭氧發(fā)酵液中含有豐富的碳源,可通過特定微生物的作用合成為聚羥基脂肪酸酯(PHA)—一種可降解生物塑料的原料,在消減污染的同時還可實現(xiàn)資源循環(huán)利用。本研究以河北省某典型餐廚垃圾處理廠為對象,在系統(tǒng)研究其厭氧發(fā)酵液微生物多樣性的基礎上,選擇PHA中主要研究應用類型PHB和PHV為分析對象,篩選可以高效合成PHA的微生物菌株,對微生物合成PHA的發(fā)酵條件和技術參數進行了優(yōu)化,為餐廚垃圾厭氧發(fā)酵液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提供參考。主要研究結果如下:1.餐廚垃圾發(fā)酵液的理化性質及高通量Miseq測序分析表明:發(fā)酵液中的微生物群落結構受環(huán)境因素影響明顯,影響程度較大的為pH值和氨氮含量,含油量和總糖含量對菌落結構的影響較穩(wěn)定,全鹽量和COD濃度次之。厭氧消化、沼渣脫水樣品中的微生物組成和相對豐度較高,而初始油水分離樣品中的微生物群落種類和豐度相對較低。不同季節(jié)樣品中的優(yōu)勢菌門、屬相似,但相對豐度發(fā)生明顯變化;各工藝單元中,主要優(yōu)勢菌門有...
【文章來源】:北京林業(yè)大學北京市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9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2?兩類PHA的結構式;a,?PHB;?b,PHD??
??結合樣品的理化指標(表2.1、2.2)和群落組成(表2.3、圖2.3)對各工藝單元??樣品中的微生物群落特征變化進行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COD和氨氮含量與微生物群落??的聯(lián)系較密切。COD含量在3個工藝單元中逐漸降低,說明微生物對于有機物的利??用率逐漸升高,物種多樣性和豐度逐步提高;隨著COD含量的降低,放線菌門的平??均豐度在沼渣脫水單元中得到升高,這與楊小麗等(楊小麗等,2013)的研宄結果一??致,產生此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沼液處理后期的S3、SS3處于有氧環(huán)境,放線菌門為好??氧異養(yǎng)菌,在與硝化細菌、氨氧化細菌對氧的競爭中處于優(yōu)勢,促進了有機物的轉化,??使COD的去除效果提高。氨氮含量在油脂分離單元中最低,S2、SS2處于厭氧消化??的主要階段
??時(圖2.5-b),SS1內的優(yōu)勢物種無變化。??餐廚垃圾進入發(fā)酵罐后為嚴格厭氧環(huán)境,其攜帶的細菌不適應發(fā)酵罐內的環(huán)境,??發(fā)酵體系中發(fā)酵性細菌逐漸取代原料中原有的細菌,隨著沼氣發(fā)酵過程的進行,餐廚??垃圾中原有的細菌菌群己經發(fā)生變化。S2厭氧發(fā)酵體系內微生物明顯區(qū)別于其它2??組樣品。S2在綱分類水平上的優(yōu)勢物種有梭菌綱(Clostridia)、厭氧繩菌綱??(Anaerolineae);目分類水平上有厭氧繩菌目(Anaerolineales)、嗜熱厭氧桿菌目??(Thermoanaerobacterales)、梭菌目(Clostridiates);科分類水平上有互營單胞菌科??(Syntrophomonadaceae)、Caldicoprobacteraceae、厭氧繩菌科(Anaerolineaceae);屬??水平上則有互營單胞菌屬、厭氧繩菌科分類下??的未命名屬。SS2在綱分類水平上的優(yōu)勢物種較5月樣品新增了?Synergistia;目分類??水平上Synergistales取代了?5月樣品中的厭氧繩菌目;科分類水平上的互營單胞菌科??和5月樣品相同、其余變?yōu)樽蠁伟疲ǎ校铮颍穑瑁颍铮恚铮睿幔洌幔悖澹幔澹、Synergistaceae??Family_III科;屬水平上除互營單胞菌屬和嗜熱厭氧桿菌與5月樣品相同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餐廚垃圾中的不同組分厭氧消化特性研究[J]. 劉德江,侯鳳蘭,李瑜,馬芳,陳宗軼. 中國沼氣. 2018(06)
[2]餐廚垃圾厭氧消化影響因素分析[J]. 廖曉聰,高用貴,孫偉偉,王智,王干. 環(huán)境衛(wèi)生工程. 2018(05)
[3]葡萄糖和甘油的酸化發(fā)酵方式探究[J]. 楊瑾,殷智,鄭寅. 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 2018(09)
[4]以餐廚垃圾水解酸化液為碳源合成PHA研究[J]. 王攀,邱銀權,陳錫騰,潘柔杏,任連海. 環(huán)境工程. 2018(06)
[5]利用餐廚垃圾水解酸化液合成PHA——耐鹽菌的篩選及其產PHA特性[J]. 王攀,邱銀權,陳錫騰,任連海. 環(huán)境工程. 2018(04)
[6]氨氮對反硝化型甲烷厭氧氧化細菌的影響機理研究[J]. 樓菊青,李佳萍,王析鐳. 環(huán)境科學學報. 2018(08)
[7]高蛋白含量餐廚垃圾水解真菌的篩選和應用[J]. 郝杰威,何再華,周長芳,田興軍. 環(huán)境工程學報. 2018(01)
[8]脂肪酶對餐廚垃圾厭氧產氣的影響[J]. 梁晶晶,蘇輝. 環(huán)境工程學報. 2017(12)
[9]廢水同步脫硫脫氮關鍵工藝參數及微生物群落結構的研究[J]. 曾勇,周俊,閆志英,張雪英,董泰麗,袁月祥,李東,李志東,劉曉風,曹沁,肖莉凡,劉文文. 環(huán)境科學學報. 2018(01)
[10]高效反硝化細菌的快速培養(yǎng)及群落結構多樣性分析[J]. 孟婷,楊宏. 環(huán)境科學. 2017(09)
博士論文
[1]糖耐康干預自發(fā)性2型糖尿病ZDF大鼠胰島素抵抗及機制研究[D]. 吳莉娟.成都中醫(yī)藥大學 2017
[2]基于動態(tài)間歇排水瞬時補料的活性污泥合成PHA新工藝研究[D]. 郭子瑞.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16
[3]濃香型白酒窖泥中梭菌群落多樣性與窖泥質量關聯(lián)性研究[D]. 胡曉龍.江南大學 2015
[4]嗜熱菌強化剩余污泥水解及短鏈脂肪酸積累規(guī)律研究[D]. 楊春雪.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15
碩士論文
[1]NAD(H)激酶調控聚-3-羥基丁酸酯的生物合成機制研究[D]. 張潔.北京化工大學 2016
[2]餐廚垃圾沼液發(fā)酵微生物制取生物聚酯的初步研究[D]. 唐昊.北京林業(yè)大學 2015
[3]餐廚垃圾單相厭氧反應器微生物群落多樣性及其演替研究[D]. 謝影.重慶大學 2013
[4]產聚-β-羥基丁酸菌株篩選及發(fā)酵和提取工藝研究[D]. 董夏夢.浙江師范大學 2012
[5]混合菌群合成聚羥基烷酸最佳工藝條件研究[D]. 田婷.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625154
【文章來源】:北京林業(yè)大學北京市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9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2?兩類PHA的結構式;a,?PHB;?b,PHD??
??結合樣品的理化指標(表2.1、2.2)和群落組成(表2.3、圖2.3)對各工藝單元??樣品中的微生物群落特征變化進行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COD和氨氮含量與微生物群落??的聯(lián)系較密切。COD含量在3個工藝單元中逐漸降低,說明微生物對于有機物的利??用率逐漸升高,物種多樣性和豐度逐步提高;隨著COD含量的降低,放線菌門的平??均豐度在沼渣脫水單元中得到升高,這與楊小麗等(楊小麗等,2013)的研宄結果一??致,產生此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沼液處理后期的S3、SS3處于有氧環(huán)境,放線菌門為好??氧異養(yǎng)菌,在與硝化細菌、氨氧化細菌對氧的競爭中處于優(yōu)勢,促進了有機物的轉化,??使COD的去除效果提高。氨氮含量在油脂分離單元中最低,S2、SS2處于厭氧消化??的主要階段
??時(圖2.5-b),SS1內的優(yōu)勢物種無變化。??餐廚垃圾進入發(fā)酵罐后為嚴格厭氧環(huán)境,其攜帶的細菌不適應發(fā)酵罐內的環(huán)境,??發(fā)酵體系中發(fā)酵性細菌逐漸取代原料中原有的細菌,隨著沼氣發(fā)酵過程的進行,餐廚??垃圾中原有的細菌菌群己經發(fā)生變化。S2厭氧發(fā)酵體系內微生物明顯區(qū)別于其它2??組樣品。S2在綱分類水平上的優(yōu)勢物種有梭菌綱(Clostridia)、厭氧繩菌綱??(Anaerolineae);目分類水平上有厭氧繩菌目(Anaerolineales)、嗜熱厭氧桿菌目??(Thermoanaerobacterales)、梭菌目(Clostridiates);科分類水平上有互營單胞菌科??(Syntrophomonadaceae)、Caldicoprobacteraceae、厭氧繩菌科(Anaerolineaceae);屬??水平上則有互營單胞菌屬、厭氧繩菌科分類下??的未命名屬。SS2在綱分類水平上的優(yōu)勢物種較5月樣品新增了?Synergistia;目分類??水平上Synergistales取代了?5月樣品中的厭氧繩菌目;科分類水平上的互營單胞菌科??和5月樣品相同、其余變?yōu)樽蠁伟疲ǎ校铮颍穑瑁颍铮恚铮睿幔洌幔悖澹幔澹、Synergistaceae??Family_III科;屬水平上除互營單胞菌屬和嗜熱厭氧桿菌與5月樣品相同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餐廚垃圾中的不同組分厭氧消化特性研究[J]. 劉德江,侯鳳蘭,李瑜,馬芳,陳宗軼. 中國沼氣. 2018(06)
[2]餐廚垃圾厭氧消化影響因素分析[J]. 廖曉聰,高用貴,孫偉偉,王智,王干. 環(huán)境衛(wèi)生工程. 2018(05)
[3]葡萄糖和甘油的酸化發(fā)酵方式探究[J]. 楊瑾,殷智,鄭寅. 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 2018(09)
[4]以餐廚垃圾水解酸化液為碳源合成PHA研究[J]. 王攀,邱銀權,陳錫騰,潘柔杏,任連海. 環(huán)境工程. 2018(06)
[5]利用餐廚垃圾水解酸化液合成PHA——耐鹽菌的篩選及其產PHA特性[J]. 王攀,邱銀權,陳錫騰,任連海. 環(huán)境工程. 2018(04)
[6]氨氮對反硝化型甲烷厭氧氧化細菌的影響機理研究[J]. 樓菊青,李佳萍,王析鐳. 環(huán)境科學學報. 2018(08)
[7]高蛋白含量餐廚垃圾水解真菌的篩選和應用[J]. 郝杰威,何再華,周長芳,田興軍. 環(huán)境工程學報. 2018(01)
[8]脂肪酶對餐廚垃圾厭氧產氣的影響[J]. 梁晶晶,蘇輝. 環(huán)境工程學報. 2017(12)
[9]廢水同步脫硫脫氮關鍵工藝參數及微生物群落結構的研究[J]. 曾勇,周俊,閆志英,張雪英,董泰麗,袁月祥,李東,李志東,劉曉風,曹沁,肖莉凡,劉文文. 環(huán)境科學學報. 2018(01)
[10]高效反硝化細菌的快速培養(yǎng)及群落結構多樣性分析[J]. 孟婷,楊宏. 環(huán)境科學. 2017(09)
博士論文
[1]糖耐康干預自發(fā)性2型糖尿病ZDF大鼠胰島素抵抗及機制研究[D]. 吳莉娟.成都中醫(yī)藥大學 2017
[2]基于動態(tài)間歇排水瞬時補料的活性污泥合成PHA新工藝研究[D]. 郭子瑞.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16
[3]濃香型白酒窖泥中梭菌群落多樣性與窖泥質量關聯(lián)性研究[D]. 胡曉龍.江南大學 2015
[4]嗜熱菌強化剩余污泥水解及短鏈脂肪酸積累規(guī)律研究[D]. 楊春雪.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15
碩士論文
[1]NAD(H)激酶調控聚-3-羥基丁酸酯的生物合成機制研究[D]. 張潔.北京化工大學 2016
[2]餐廚垃圾沼液發(fā)酵微生物制取生物聚酯的初步研究[D]. 唐昊.北京林業(yè)大學 2015
[3]餐廚垃圾單相厭氧反應器微生物群落多樣性及其演替研究[D]. 謝影.重慶大學 2013
[4]產聚-β-羥基丁酸菌株篩選及發(fā)酵和提取工藝研究[D]. 董夏夢.浙江師范大學 2012
[5]混合菌群合成聚羥基烷酸最佳工藝條件研究[D]. 田婷.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6251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hxgylw/362515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